首页>地方政协

深圳市政协港澳委员就深港澳合作、大湾区发展建言献策 为一域增光 为全局添彩

2025-03-02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刷脸’回家的感觉真好。”近日,在深圳市政协全会的港澳委员小组讨论中,吕硕晋委员分享了从深圳湾口岸新通道过关的愉快体验。深圳湾口岸“免出示证件”刷脸通关试点实现首月超90万人次刷脸通关。“通关效率的大幅提升让深港跨境往来更加便捷,也彰显了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他希望,推动更多口岸充分发挥AI技术优势,进一步便利目前的跨境车辆通关模式,为大湾区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区域互联互通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深圳市聚焦“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联通、规则机制一体化衔接、民生领域一体化融通。一批可见可感可及的实际举措和成果让委员们感慨: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接下来更要为深港澳合作、大湾区发展建言献策。

科技创新是深港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刘根森委员针对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建议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流动与人员往来便利化,推动要素流通规则与国际规则接轨,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供支撑。

深耕智能产业的黄卜夫委员希望,推动更多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落地,打造更智能高效的“智慧工厂”,让制造业在新的科技浪潮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马绍祥委员提出,要充分发挥香港的优势,努力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助推深圳科技创新。他建议,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要在制度上突破,让两个园区发挥引进人才的职能,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支柱。

目前深港两地专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依赖传统高校体系。黄善端委员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深港两地高校专业服务教研工作,出现“重学历、轻实战”现象。他建议,充分发挥深港两地优势,打造支持各产业现实所需的“实战化”专业培训体系,加快培育助力深港发展所需的专业服务人才队伍。

麦融斌委员认为,深圳可充分联动香港优势,共塑国际体育消费新高地。建议深港共建“赛事﹢文旅”合作平台,依托香港国际网络引进顶级赛事IP,协同开发跨境体育旅游产品。借全运会契机,联合打造“深港双城赛事周”。共建体育科技孵化器,推动香港高校体育科研成果在深圳转化,构建“赛事经济﹢数字科技﹢跨境消费”的湾区体育生态圈。

青年是湾区的未来。关恩赐、陈国雄、吴邦兴、赖俊霖等委员表示,将继续为港澳青年来深发展提供更多精准服务,增强港澳青年对祖国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推动港澳青年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鼓励他们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市委港澳办、市口岸办、市侨办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就委员发言进行现场回应,并表示对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将逐条研究、抓好落实。

“将继续发挥好港澳委员的‘双重积极作用’,努力以高水平履职成果为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谈及新年履职计划,简慧敏委员信心满满。(记者 白杨)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