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聚焦·乡村振兴丨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2025-02-25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编者按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期关注各地政协和政协委员立足地方实际,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的履职实践。

海南省政协——绘就休闲农业发展新画卷 

“发展休闲农业既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建议对农民定期进行培训,增强其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在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日前,海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组织省政协全体委员开展线上读书活动,围绕“以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海南乡村振兴建设”主题进行学习交流。

2009年,海南率先在全国成立省级休闲农业发展局,2017年又率先在全国提出发展共享农庄,促使海南休闲农业迈进快速发展轨道。

近年来,休闲农业在海南取得到了长足发展,相关企业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并迅速朝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业态、新产业和新动能。

今年,海南省政协以“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海南乡村振兴”为主题,在福建、广东和省内儋州、澄迈、文昌等市县开展调研。此前又以此为主题开展了网络协商议政活动,取得了丰富的协商成果。

省政协副主席李国梁在领学中强调,高质量发展休闲农业,不但有助于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农村环境,还能广泛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及对旅游、教育、康养的消费需求。“今天开展线上学习交流,着重讨论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为推动海南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建议,为今后履职指导方向。”李国梁说。

省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王美珍表示,要把线上读书活动同党中央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贯通起来,深刻领会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实现海南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广泛引导政协委员在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尽责履职,发挥作用。

省政协委员、台盟海南省委会常委羊彤介绍,2023年海南投入经营的共享农庄共接待游客700.12万人次,营收14.16亿元,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亮点。从空间分布看,海口、三亚及东部黄金旅游线路上的共享农庄呈集群化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呈散点式发展。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乡村振兴研究室主任范武波建议,将分散的休闲农业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形成能相互带动的产业集群,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全方位良性发展;明确发展定位和方向,优化开发类型,避免低质开发和盲目运营;坚持以特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史景观为基础,依托特定的农村生产生活景观,融合旅游、餐饮、住宿、康养等产业,全程重视整体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

委员们建议,海南自贸港休闲农业的发展要以多元融合为导向,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融入民族文化和传统农耕技艺,增强乡村吸引力;加大对农村旅游路线和设施的开发,开展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活动;将高新科学技术渗透于休闲农业的发展阶段,通过科技兴农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记者 陈启杰 通讯员 林娜)

 

山东莒南县政协——一片茶叶的共富之约

2024年,我们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立足镇域产业实际,依托茶产业链,灵活开展‘小微协商’活动,创新打造‘茗聚协商’工作品牌,进一步汇聚茶产业界的智慧和共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修林日前带队到临沂市莒南县视察“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山东省政协委员、莒南县洙边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推广研究员赵进军对省政协调研组说道。

近年来,莒南县立足资源优势,把茶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扶持发展。党委有部署,政协见行动。县政协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莒南县茶溪川田园综合体示范区打造了“茗聚协商·有事多商量”协商议事室,深入助力茶产业的品质塑造、链条延伸、文旅融合。

作为“南茶北引”第一镇的洙边镇,茶业是洙边镇的特色农业产业,如何从“茶叶”到“茶业”,让“绿叶子”变“金叶子”?品质塑造尤为关键。2024年以来,县政协依托“茗聚协商·有事多商量”协商议事室,积极构建“111N”协商模式,就“推广茶园绿色生产技术”“茶园标准化管理”“茶园有机土壤改良”等课题,累计开展各类小切口调研和“小微协商”活动30余次。

“通过‘小微协商’最大限度汇聚种植户、专家学者的先进理念、经验和建议,不断发扬优势、补齐短板,全力助推洙边镇茶产业发展。”活动的牵头组织者,洙边镇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王海燕如是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县政协聚焦产业发展导向,以茶产业为切入口,以洙边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为依托,将“统筹打造示范片区,全域推进乡村振兴”列为专题议政性协商课题,会同县农业农村局等22个部门联动发力,组织政协委员、智库成员和相关专家通过现场调研、会议座谈等形式,深入交流、出谋划策,提出了集群集约强定力、品牌打造增潜力、产业融合提活力等意见建议,持续推动茶产业的融合聚集、连片发展。

目前,位于洙边镇的茶溪川田园综合体示范区茶叶种植面积达3万亩,涵盖了红茶、绿茶、白茶、黄茶四大茶系,拥有茶企20余家,带动6000余名农民就业,产值达4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县乡村振兴‘5515’工程,以‘有事多商量·莒识共商’协商平台为主线,积极搭平台、建机制、拓渠道、促转化,做精做深‘协商+’的文章,赋能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推进全域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县政协主席赵洁说。(孙炜 马超楠)

 

江西丰城市政协——让“金点子”结出“金果子”

“本地产品本地销售难急需政府重视,希望政府在政府采购上向本地产品倾斜!”

“很多农户都需要技术支持,我认为可以多开设相关农业种养护课程!”

“新媒体时代,农业产品要走出去,要‘线上’‘线下’相结合。”

日前,在江西省丰城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提案专题协商活动中,政协委员们和市农业农村局、市富硒办、市水利局、市林业局等提案承办单位负责人一起走进恒顶食品、天玉油脂、飞煌禽业等企业,调研了解丰城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为“如何走好农业产业化道路”献计献策。

丰城市耕地总面积达140万亩以上,连续多年获得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称号;丰城麻鸭已成功列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名录;油茶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富硒土壤面积更是达到78.7万亩。如何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更好地以农业产业化助推乡村振兴,成为丰城市政协委员们关心关注的重要课题。

不少政协委员发现,丰城的粮食、畜牧、水产等农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但产品销售却以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农民收入无法得到很大提升。壮大产业龙头、拓展农业功能、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成为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经多次前期广泛调研后,市工商联在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通过产业振兴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建议》提案,建议立足优势特色,壮大产业龙头,拓展农业功能,推动丰城乡村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丰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市农业农村局作为提案主办单位,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会同市富硒办、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协办单位开展专题研究和认真办理,形成了提案答复。

“政协委员的这件提案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引进了广州云蝶科技、创设了富硒碎米荠科技小院,深耕富硒品牌建设,不断做大做强丰城农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在会上表示。

丰城市政协主席张小平表示,市政协将持续跟踪,着力做好提案办理后的建议落地,确保合理建议得到采纳、办理成果得到转化,让委员“金点子”结出“金果子”。(熊珵 杨焘 记者 王磊)

 

河南正阳县政协——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如何进一步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日前,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政协召开乡村产业发展专题议政会议,委员们围绕议政主题建言献策。

“目前,县域乡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难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正阳县政协常委李玉荣建议,积极推动种植业、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和培育,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同时,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工作,积极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吸引更多消费者。

县政协委员杨雷刚认为,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扶持一批有科学头脑的种植、养殖新农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特色农产品质量。完善冷链物流设施,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让农产品由现货销售转为反季销售。

“要鼓励乡村种粮大户和农民合作社与县域相关企业合作,形成‘企业﹢政府﹢农户’模式,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养殖积极性,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县政协常委杨建新说。

与会县政府副县长代广红认真倾听,表示将认真吸纳委员的意见建议,及时梳理问题,制定工作清单,分类解决。“要以此次专题议政会议为契机,取长补短、真抓实干,为推进全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县政协主席李迎春表示。(通讯员 钟长顺 夏化云 记者 王有强)

 

陕西韩城市政协——“花椒之乡”唱响振兴进行曲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助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近日,在陕西省韩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九小组讨论会现场,来自农业、民族、宗教界的政协委员们一起,围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主题踊跃建言、深入交流,共商良计、共谋发展。

“要最大限度优化农业种植布局,特别是对于优质产品,做到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椒则椒、宜药(中药)则药。”市政协委员、市粮农公司负责人梁勇建议,提高耕地利用率,高效利用撂荒地,加大水利方面的投资。同时,降本增效,发展循环农业,实现粮食种植管理“一体化经营”。

市政协委员、陕西富强宏图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福强表示,要坚持产业强农富农,聚焦花椒、肉鸭、果蔬等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加大金融支持、加快人才引进,鼓励经营主体培育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科学精准拓宽市场渠道,带动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市政协委员、神农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文凯补充道,既要强化企业造血功能,还要由政府牵头引进电商,让韩城的农产品走出去。

韩城是全国闻名的“花椒之乡”,花椒作为当地的乡村特色主导产业,是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市政协委员、寒利花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博提出,要维护好韩城花椒大红袍品牌形象,加强政府监督,坚决打击一切有损品牌形象的行为。

市政协委员、太史红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胜利呼吁,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开展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提升粮食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平,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产量稳中有升。(记者 路强 通讯员 杨敏)

 

福建清流县政协——让“土特产”驶上“新车道”

在日前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县政协主席邹卫东呼吁,要为特色农业装上现代产业“新引擎”,引起了委员们的共鸣。

清流县特色农业资源丰富,“清流豆腐皮”“清流溪鱼”“清流黄羊”“清流鲜切花”已获国家地理保护标志,赖坊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

如何让老区向“新”奋进,走好增收致富之路,一直是许多县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

“要统一‘清流溪鱼’标准,支持企业建设标准化实验室。”近年来,清流县政协通过“调研协商﹢提案办理”组合拳,有效推动清流溪鱼产业发展及品牌打造,2024年全县渔业产量约2.79万吨。刘夏洁、陈志仁等委员聚焦当前溪鱼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建议把提升品质作为产业核心,强化校企合作,设立准入门槛,提升产业品牌影响力。

“目前,生态蛋鸡已成为清流特色产业之一。”陈孙华委员提出,要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集蛋鸡产业产品展示、销售等于一体的“数字交流平台”,抢占蛋鸡产业竞争新高地。

童光辉、黄春凤等委员认为,要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种粮经济效益,尤其是要加大对粮农优质稻宣传和项目补助,推广“鸭稻共生”种植模式。

“新一年,我们要汇聚更多委员力量聚焦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邹卫东表示,县政协将继续打好“调研协商﹢提案办理”组合拳,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广泛建言,助力“土特产”驶上现代农业“新车道”,全面赋能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记者 王惠兵 通讯员 张华)

 

重庆城口县政协——乡村“土疙瘩”变成“金疙瘩”

“目前全县收购鲜核桃400多吨,带动全县320余户农户实现产业增收100余万元!”在2024年的核桃丰收季,重庆市城口县政协核桃产业委员工作室牵头委员马明便和村民们一起在种植园里忙碌,高兴地交流。大家忙着挥舞竹竿敲打核桃、捡拾筛选、整理装车……欣喜又有了一个好收成。

核桃产业是城口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城口也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然而长期以来,当地主要采取传统实生繁殖方式种植核桃,导致品种混杂,品质良莠不齐,产量低且不稳,普遍存在挂果难、挂果少的问题。

为了让核桃产业发展更有活力,20224月,城口县政协在高观镇施礼村4社重庆市核桃科技专家大院内成立了“核桃产业委员工作室”。县政协委员、重庆市渝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明作为牵头委员,带领符晓霞、李敬、王涌等6名农业界、科技界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专业才能和主体作用,在核桃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成功选育出“渝城1号”优良核桃品种。

运用该品种,城口县先后在高观镇、东安镇、厚坪乡等7个乡镇建设了核桃低效林改造(高接换优)高产示范园。“改造后核桃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许多低效林由原来的不挂果向亩产两三百斤过渡。”马明介绍,目前“渝城1号”核桃品种已经在城口县及周边区县大面积推广,带动2万余户农户实现增收。

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核桃产业效益,核桃产业委员工作室的委员们近年来多次走村入户,与果农沟通交流种植技术,同时利用委员工作室这一平台,邀请国内、市内知名专家学者100多人次现场指导,举办各种技术培训和科技讲座20多场次,培育了一批招得拢、用得上、接地气的乡土技术员和“土专家”,累计培训技术员1000余人次。

谈及委员工作室的下一步计划,马明表示,将联合更多政协委员着力共同推动核桃深加工建设和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为果农发展核桃产业提升利润空间,带动秦巴山区木本粮油核桃产业发展。

据了解,除了核桃产业,老腊肉、食用菌也是城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为从科技支撑、政策支持、市场拓展等方面全周期服务产业发展,县政协以界别为依托,以发挥界别特长为基础,在农业、科技界别还分别建立了“城口老腊肉产业委员工作室”“城口食用菌产业委员工作室”,助力城口特色产业提质发展。

县政协主席何国兵表示,将通过规范化建设、制度化运行、星级化评估,不断彰显界别特色,提升履职能力,因地制宜打造好具有城口辨识度、影响力的委员工作室,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李占毅 凌云)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政协召开“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推进会,持续打造“协商大篷车”乡村振兴协商品牌,促进委员担当作为。图为参会人员深入委员企业了解当地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黄俊杰 颜金昌 摄影报道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