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研究

学以致用,推动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创新发展

2025-02-24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体,也达中国特色处理宗教问题之用,是“两个结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成果,也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总纲要。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中,要坚持学以致用,推动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创新发展。

宗教问题具有政治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与自身的宗教属性交织,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做好新时代的宗教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宗教工作全过程各领域,牢牢掌握宗教工作的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对宗教工作的统筹领导和谋划部署,启动实施宗教事务机构改革,建立健全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宗教事务治理格局,在宗教工作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强化党的组织领导,使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合力得到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宗教中国化,一是指外来宗教的本土化。异域文化要融入中华文化,完成同异转化和异同会通,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二是指宗教的时代化。当前,随着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持续深入,宗教中国化的学术研究渐成体系,思想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载体形式日趋多元具体,政界、学界、宗教界共进共推的协同合力更加凝聚,宗教中国化的当代实践走深走实。我们要深刻理解,宗教中国化的落脚点不仅是“意境”上的中国化,更关键的是“义理”上的中国化,即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深化宗教思想教义,而不是把宗教中国化简单等同于建筑样式、着装风格、语言表达等外在形式的中式呈现。还要明确,宗教中国化既是当前任务,也是长久目标。宗教中国化贵在坚持,重在日常,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劲头去干,以钉钉子的精神去抓,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最终推动宗教中国化不断向纵深发展,落地生根,成风化俗”。

做好党的宗教工作,要坚决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认为宗教是封建文化残余,传播神鬼迷信。二是认为宗教是济世良方,不仅伦理教化作用明显,而且是重要的文旅资源。一些地方出现宗教活动场所“被承包”、宗教教产“被上市”、宗教符号“被营销”等商业化违法违规乱象,某种程度上正是源于这种错误认识。做好宗教工作,要“自觉克服简单化和片面性两种错误倾向”,具体到实践中就是要注意宗教工作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导”的宗教工作方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于社会批判理论的继承创新,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执两用中、守中致和智慧的吸收转化,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协调指航定向。

中国共产党对宗教长期性规律的认识始于建党伊始,贯穿于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归纳出宗教的长期性、复杂性等“五性”特征。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阐明了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要求全党同志务必要对宗教的长期性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西藏、青海、宁夏等边疆民族地区宗教活动场所的考察中强调,“宗教的发展规律在于‘和’。任何宗教的生存发展,都必须同所在社会相适应。”对宗教规律的把握跃升到新的高度。“长”解决的是思想认识短视狭隘的问题,而“和”重在明确宗教界在当下及未来的行动选择,勉励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传统,增进“五个认同”,理顺五大宗教关系,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和宗教观,持续巩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

遵规守戒、重视自律是我国各宗教一贯的历史传统,在各大宗教的义理体系中含有丰富的戒、律、法等自我约束性规范,是宗教界维护自身秩序的宝贵资源。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和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建构,我国的社会运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宗教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面临更为紧迫的现代化转型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支持引导宗教界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全面从严治教,带头守法遵规、提升宗教修为。”当前,我国宗教发展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面临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影响了宗教界的整体形象和健康传承,从严治教成为各界的共同心声。只有全面从严治教,推进自我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生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机制,宗教界才能更好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在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下,支持引导宗教界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将全面从严治教引向深入,是宗教界实现自我净化、回归宗教本真、解决自身问题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必须掌握的思想指引和工作遵循,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阐释中国宗教之治提供了指南,要进一步学深悟透,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

(作者潘宏纹系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民宗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