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让幸福之城更幸福——沈阳市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01-10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沈阳市政协主席于学利到十月稻田农业科技产业园调研。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市牡丹社区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社区要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

不久前,“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论坛”在上海举行,沈阳连续第三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让幸福之城更幸福,是沈阳市民之所盼,是沈阳市委、市政府之所为,也是沈阳市政协之所思。

幸福之城更幸福,在于老有颐养、幼有善育。2024年,市政协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先后召开“深入实施幸福教育工程,不断提升学生‘三个健康’水平”专题议政性主席会议、“推进我市农村品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双月协商会、“推进我市长期护理服务,打造健康沈阳”专题协商会。

2024年7月15日,市政协主席于学利带队到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浑南区第八小学围绕“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实地调研,并召开民主监督性提案督办协商会议。

于学利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持续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增进民生福祉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幸福城市更幸福,在于产业牢靠、经济繁荣。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沈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尤为重要。2024年,市政协召开十六届二十次常委会会议,围绕“做实做优‘一谷七园’,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进浑南科技城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协商议政。这也是市政协连续第三年聚焦市委工作部署,将浑南科技城建设作为重点协商议题。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对此次调研协商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产业发展与转型,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题中之义。沈阳市政协先后围绕“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推动建设食品产业大市”“培育新型储能产业,打造储能之都”“推进中俄经贸合作产业园建设,做好向北开放大文章”等议题开展调研协商,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沈阳市政协认真落实市委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部署,做好包保重大项目、牵头推进重点事项和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包保县区和企业等工作。推动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专班工作;协调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支持于洪区解决沈阳国际港保税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帮助科技型企业拓展市场。

数据显示,2024年,沈阳市10大重点产业集群规模突破万亿;1-10月,新能源、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54.7%、45.3%、14%、11.5%。

幸福之城更幸福,在于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2024年,沈阳市政协召开“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加快塑造城市发展新优势”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召开“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双月协商会,召开“深化三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书香沈阳建设”等专题协商会……

市政协同时还组织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围绕“社区(村)基层治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开展民主监督,推进问题整改和成果转化落实。

沈阳市政协还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制度化实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配合,助推解决了社区食堂建设、老旧小区燃气入户等问题,助力城市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全面提升。(记者 王金晶)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