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广西政协委员建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群众心中

2025-01-09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各族人民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引导全区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建言践行、担当作为。

针对如何从基层社区抓起,建设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自治区政协委员、南宁市妇联主席吴秀红建议,要完善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关爱一老一小”、拓展“一刻钟”便民服务圈等民生实事和公共事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社区服务,扩大就业、培训、就学、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覆盖面,保障各民族群众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丰富社区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交流、联谊平台,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多元一体的多民族融居格局。

自治区政协常委、玉林市政协主席吕剑枫认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要加大主题公园建设、文化长廊打造的力度,使群众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熏陶;并通过全媒体平台矩阵,将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基本知识广泛传播到社会和基层,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参与度和知晓率。

自治区政协委员、柳州市民宗委主任吴慧兰提出,抓住党员干部“关键少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培训内容,通过组织举办专题培训、报告会、研讨会、开展宣传宣讲、现场教学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实现大中小幼各学段全覆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校园实践活动,增强教育活动的互动感和体验感。

明代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领广西狼兵跋山涉水,奔赴江南,取得抗倭大捷,谱写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感人故事。自治区政协常委、百色市政协主席石国怀呼吁,积极推动“瓦氏夫人抗倭”历史事迹的普及教育,把这一历史事迹融入中小学思政课堂,纳入党校、高校等教育机构的民族团结进步课程体系;同时,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将这一故事打造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优质资源。

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邓路遥提出,建立和完善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的学科体系,鼓励多学科共同参与广西历史文化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充分挖掘利用广西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为加快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贡献广西力量。

“持续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工作,发展边境地区特色产业、改善边境群众民生福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所在。”自治区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委杨正川建议,规划建设“沿边现代经济带”,优化使用边民互市贸易免税政策,大力发展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产业,切实保障和改善边境地区民生。

自治区政协主席孙大伟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深刻认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重大意义,强化改革意识,坚定改革信心,增强改革定力,切实抓好落实,持续助力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肖亮升 通讯员 潘柯君)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