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工作

聚侨海智力 助改革创新 促东北振兴
——中国致公党“海创论坛·2024”侧记

2024-09-02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东北地区的重要使命任务。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

日前,由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海创论坛·2024”在辽宁沈阳召开。创办于2021年的海创论坛已成为致公党中央在新时代凝聚涉侨涉海创新创业力量、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在今年的主题论坛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东北地区如何发挥优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形成海归创新创业集聚地等议题深入探讨交流,助力东北地区、助力辽宁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下好协同创新“先手棋”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今年的一大热词,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兼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一德说,对东北地区来说,当务之急是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重工业区的衰退是全球科技变革与经济周期调整的常见现象。但要主动求变,加快转变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探索建立市场驱动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马一德举例说,鲁尔地区工业产值曾占德国的40%,依靠强化前沿技术的产学研合作,由钢铁煤炭工业区转变为新都市区,仍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3年,工业4.0成为德国的国家发展战略,鲁尔区是该战略的核心动力,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与中国比邻的日本,其九州岛在20世纪20年代也是以煤炭、钢铁、造船、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60年代这些传统产业开始急剧下滑,九州市政府积极引进接续替代型产业,60年代中期三菱电机建造了首座集成电路工厂,孵化了集成电路产业以替代旧产业,到80年代中期,九州已成为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工业生产基地。“德国鲁尔和日本九州的例子告诉我们,通过科技赋能和前瞻性产业引进,可以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集群化发展焕发生机活力。”马一德表示。

对此,他建议:一方面,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沈飞”“哈飞”“大连造船厂”等军工骨干企业和“哈工大”“哈工程”“沈理大”等军工特色重点高校实现军民高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综合运用税收优惠、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政策工具,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作机制,组建科技领军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对接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计划,实现“三省一区”科技人才、科技平台、科技计划项目等统筹联动协作,推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 促成跨区域合作

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使全球产业链布局和贸易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东北地区除了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还要扩容升级,促进跨区域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广泛的地理覆盖,成员国从中亚到东欧、从南亚到东北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合作网络。这样的地理覆盖使得我们能够有效地协调和推进大规模的跨国项目合作。”参加此次论坛的国际合作组织代表、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组织事务特别助理童丹说,“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东北更应发挥桥梁作用,连接欧亚大陆,为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提供便利。”

童丹表示,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可以助力推动东北地区跨境经贸合作项目,吸引成员国企业投资东北,特别是在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推动双向投资合作。还可以支持东北地区举办国际经贸论坛、展览会等活动,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更多的合作项目提供契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海创论坛作为致公党中央一个品牌的高端国际会议,汇集了来自全球的政商领袖、学术专家和行业精英,共同探讨某个地区或某个领域的合作与发展。”童丹认为,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可以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与辽宁省政府共同打造一个包含上合组织国家在内的更大平台,推动辽宁与上合组织国家、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深度合作,为辽宁引入更多的国际资源和投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推动跨区域合作的观点,马一德也深表认同。“要通过搭建跨区域合作平台,促进东北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催化产业发展与城市集群发展。”马一德说,一方面要借鉴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着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四链”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区域创新体系,推动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市场监管联动发展,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另一方面,东北地区也要强化产业承接能力,找准自身功能定位,通过托管、共建园区等方式,引导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向东北地区有序转移。

打造东北亚科技人才汇聚高地

“纵观全球,中国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充满机遇和挑战。”说起自己与东北的渊源,致公党中央留学人员委员会副主任、深圳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汪之涵追溯到留学时代。“留学期间,我每年都会利用假期回国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我曾于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在辽宁大连参加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期间切身感受到国内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制造业水平迅速提升。这样的见闻更加坚定了我归国创业的信念。”

于是,2009年,汪之涵回到祖国,与清华、剑桥的校友团队共同创办青铜剑科技,投入功率半导体创新事业,走上科技创业道路。

“科技创业道路必然是崎岖不平的,除了勇往直前,还需要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志向和能力,留学回国人员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全球化新时代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汪之涵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社会数字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加快从土地、劳动和资本向知识、数据和人才转变。“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而留学回国人员正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内迎来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拥抱“中国机遇”、投身中国梦,成为众多海外人才的共同选择。汪之涵说:“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创造条件、优化环境。辽宁的‘兴辽英才计划’、大连海创周等活动,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引才品牌。”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并提出“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对此,马一德建议,在探索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基础上,东北三省一区的人大常委会应联合研究出台支持该区域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的法律法规,为外籍人才、港澳台人才、海外华侨和留学归国人才在东北的就业、生活以及出入境等提供便利。“实施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破除人才‘引育用留’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探索放宽俄罗斯及中亚相关国家人才在东北地区创新创业权限的相关机制。”马一德说,通过开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绿色通道”,提高科研人员技术决策和成果转化收益,落实人才供求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匹配机制,进一步扩大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等平台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记者 刘圆圆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