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历史文化,赓续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湖湘文化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呈现新气象,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
湖南,这方被洞庭湖水滋养、充满灵秀与活力的湘楚大地,自古以来便人文荟萃、文脉悠长。从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到马王堆汉墓古老遗迹,从湘楚文化到近代湖湘精神,从激昂奋进的红色沃土到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历史的沉淀赋予了湖南丰富的文化底蕴。
以张家界为代表的奇秀山水名片、以韶山等为代表的经典红色名片、以长沙等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和都市休闲名片、以南岳衡山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片、以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等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名片。近两年来,湖南省通过打造“五张名片”进一步提升湖南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贡献力。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7月底召开的十三届省政协第九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开展助力进一步增强湖南文化软实力“六个行动”的实施方案(2024-2027年)》于近日下发。
“六个行动”包括“传承红色基因”聚能行动、“光大湖湘文化”献策行动、“挖掘文化资源”摸底行动、“擦亮‘五张名片’”添彩行动、“引育文化英才”结对行动、“讲故事展形象”鼓劲行动。具体包括助推建设“总书记的红色足迹”精品路线,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的地点路线为主,打造新时代红色文旅亮点;提升“我的韶山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中国红色文旅胜地;助力建好湖南重要红色遗存。注重对湖南农耕、民族民俗文化等湖湘特色文化的挖掘,助力长沙打造“楚汉名城”等。持续深化改善生态环境民主监督,促进三湘大地以青山绿水、蓝天净土迎接八方游客,助推打造湘江生态文化旅游走廊文旅新亮点。发动委员特长、界别特色,联动委员单位,走进乡村、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撒播“文化种子”。组织委员讲好湖南故事,推动湖南文化国际传播,拓展经典湘品的海外市场……29个具体事项已分工到各专委会和相关处室。
赓续红色血脉延续青年担当。去年3月以来,省政协主席毛万春带队多次实地调研,统筹各方力量,聚焦把韶山打造成全国顶级红色文旅胜地,组织召开区域性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今年3至4月,长株潭三市政协联合调研形成相关提案,就“依托伟人故里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IP和精神高地”“讲好红色人文故事”等提交社情民意信息。5月,长株潭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湘潭举行,围绕“助推以‘我的韶山行’为龙头的长株潭文旅融合协同发展”主题开展联动协商。委员们提出充分运用好湖南红色文化资源,助力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推动红色旅游与数字技术融合,通过“红色+”模式,让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越来越好等建议。
助推洞庭湖保护实现新跨越。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常德考察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利用等情况。5月底在常德市召开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主题为“聚焦生态农业、唱响农耕文化、繁荣大美洞庭”,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升级、传承发扬农耕文化、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深入协商,达成“常德共识”:环湖各地各级政协组织要加强高位协商,推动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打造“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推进洞庭湖区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加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研发交流;携手打造“天下洞庭”文旅品牌;加强洞庭湖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守护“洞庭清波”。
为答好“两个融合”命题,在制定“六个行动”方案之前,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深入调研,广泛协商,收集意见建议上千条,向省委、省政府提交包括盘点文化资源家底,做好湖南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顶层设计;建设“沿着总书记足迹,感悟魅力湖南”大思政教育场景;以“我的韶山行”为牵引,打造中国红色文旅胜地;建好红一、二方面军在湖南具有地标意义的重要纪念场馆,讲好“半条被子”“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等发生在湖南的长征故事等;以张家界、里耶、老司城等世界遗产、5A级景区为支点,串联起特色民族村寨,建设好大湘西世界遗产、民族风情精品旅游大走廊、民族团结示范带等13条具体建议。
“站位高、方向明、建议准、落点实。体现了致广大而尽精微,建真言而谋实策。请在工作中加以吸纳和展开。”建议得到省委书记沈晓明和省长毛伟明的肯定性批示。
“以山水为韵、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基、以科技为力、以旅游为媒。”毛万春多次提出,要在提升湖湘文化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上体现政协担当。目前,省政协正上紧“发条”、开足“马力”,以落实“六个行动”助力湖湘风情展现全新活力,让人们真正从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美丽的三湘四水中得实惠、获滋养。
(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