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核心阅读
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面临产业结构与年轻人择业倾向契合度需进一步提高、吸引年轻人的“引爆点”不够多等困难。委员建议讲好“青岛故事”,实施青年就业帮扶前置机制,让就业青年早日融入城市发展。
青年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做好青年人才集聚工作,助力青岛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近日,青岛市政协围绕“全面提升青岛市集聚青年人才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主题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市政协主席孟庆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共青团青岛市委书记周正介绍,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工作。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被写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连续三年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并推动区市同步纳入,形成全市统筹推进的建设局面。
青岛市政协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今年4月,市政协聚焦青年住房问题,依托“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举办了“守护青年安居梦 构筑新时代活力城”协商活动,协商讨论解决青年群体住房问题,取得良好效果。
这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市政协再次聚焦青年所需所求所盼,广泛发动政协委员、特邀信息员以及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区(市)政协,从不同角度开展调研,最终收到49篇建言材料,35篇被收入材料汇编。
会上,12位政协委员、专家和青年代表作了口头发言,提出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与协商交流。
市政协委员、青岛汇瀚森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苒博认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面临产业结构与年轻人择业倾向契合度需进一步提高、吸引年轻人的“引爆点”不够多等困难。
对此,他建议挖掘新“青岛十景”等具有青岛特色的新IP,把握文旅融合新态势,讲好“青岛故事”。打造文旅融合沉浸式体验品牌,助推“两天音乐节”变“青岛五日游”,实施青年就业帮扶前置机制,用人单位提前对接高校,让就业青年早日融入城市发展,让青岛成为青年人才的第二故乡。
“委员的发言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大启发。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擦亮‘电影之都’品牌,抢抓网络视听产业新赛道,推出一批富含青岛元素的优秀作品,发挥‘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溢出效应。打造‘音乐之岛’,继续引进年轻人喜爱的明星演唱会、潮流音乐节。”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加强与市总工会、人社局等部门合作,发挥工匠学院、职工技能实训基地、技能鉴定中心等平台作用,扩大社会培训总量与覆盖面。”市教育局负责人回应道。
“要进一步完善青年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高品质青年人才社区。”“要提高夜经济‘青春指数’,打造新型青年‘引力场’。”“要构建优质教育环境,提高青年人才家庭满意度。”委员们建议不断,交流协商的场面十分火热。
“委员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积极回应委员关切、通报了相关工作情况,充分体现了对政协工作和委员建言的高度重视。”孟庆斌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新使命、新要求,推动形成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运用协商、调研、民主监督、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持续围绕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协商建言,助力提升青岛集聚青年人才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