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丰厚的文物资源是山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张王牌。
近日,为推动山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围绕“加强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推动重点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召开常委会会议。委员们共聚一堂,聚焦山西文物遗产保护和利用,助力文旅融合发展进行协商建言。
省政协委员任磊作大会发言时表示,近些年山西一直在主打文物牌,但与堪称独步天下的文物资源优势相比,与业内人士对山西文旅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让文物发声,讲清其所承载的各种信息、价值,让更多的人认识接受,这是文物活化利用的关键环节,也是亟待加强的重要一环。”任磊建议,要组织专业技术力量系统梳理文物古迹,对其历史文化价值作出专业、权威的解读,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像云冈石窟、省博物院、晋之源壁画博物馆等单位在科技赋能文物活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文物资源价值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社会影响力,文物旅游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相匹配。”省政协委员何进分析说,文物保护单位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主要从文物保护、研究和公益性展示的角度出发,基本不考虑经济收益。其原因在于山西省优质的文物资源还没有转化为优质的文旅产品,科技赋能文物活化利用程度不高。
据统计,山西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361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占全国总数的10.5%。今年年初,省政协主席吴存荣带队在忻州市五台山调研期间,邀请省宗教局、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建厅、交通运输厅、应急管理厅、文物局、林草局等单位,就常委会会议相关议题进行研究讨论。
走访、分析、论证……调研期间,委员们与政府部门、文旅企业负责人等面对面深入交谈。大家直奔主题,真心话甚至“烦心话”让全程调研更接地气、更富成效。省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联合太原、大同、忻州、晋中、运城5市政协,线上线下省内省外开展多维度调研,召开情况通报会、专题座谈会等各类会议1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5份。
省政协常委、太原市政协主席操学诚提出,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有效激发文旅产业新活力。比如,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新机制,扎实有序推动“文物认养”,依法合规适度开展相应的建设或经营活动,不仅让文物资源“活”起来,还要“火”起来。
“抽象的城市气质需要具体形象来表达。”省政协委员、山西文旅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张云霞认为,门户城市应该提炼IP形象,并多场景应用、高频次重复、广路径传播,形成城市名片、城市地标、城市印象,成为城市的核心吸引物和发展牵引力,让城市因独特而出圈,因不同而出众。
吴存荣表示,山西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要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以履职实效助力山西由文旅资源大省向文旅产业强省迈进。
(记者 王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