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大保护 大开放 高质量——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建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

2024-05-14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编者按: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这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主持召开西部大开发主题的座谈会,也是党的二十大后第八次召开区域协调发展的专题会议。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更好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更好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本期我们就相关提案进行摘编。

全国政协委员肖文交: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层次人才引育

案由:

促进西部地区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推进区域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对于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人才发展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一是西部地区人才相对于东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全局和长远看,引进培养战略科学家和凝聚一流创新团队的规模和层次还有一定差距,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领域,人才政策吸引力不强。二是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高水平创新平台少,建设整体较为滞后,研究力量薄弱、创新创业人才匮乏,难以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三是西部地区高校、科研院所高水平师资少,科技、教育资源结合不够紧密,自身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建议:

一是出台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层次人才引育的配套政策。在国家级人才称号与项目评审等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鼓励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投入科技创新事业。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加快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西部地区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和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国家创新平台建设向西部地区倾斜。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在能源矿产资源、新材料、中药民族药等特色优势领域,支持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科技支撑。

三是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人才高地。发挥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科研机构科教融合优势和地方高校主阵地作用,一体推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探索“智库援疆”,定期选派东中部地区战略科学家到西部地区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创新平台共建。

 

全国政协委员杨建成:打造国家西部高端核医学创新驱动产业链

案由: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在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政策体系支持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但仍然面临内生动力不足、创新支撑力不强等新的挑战。

除了资源地域特色等要素禀赋优势外,西部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整体相对不足。但也应看到,西部也具有一批以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且在国际基础前沿研究、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也发展了一批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创新高技术。比如,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发展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和放疗同位素药物生产前沿技术、贵州基于地理优势发展的“中国天眼”“中国数谷”等创新名片,成为西部创造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但是这些基于基础前沿的特色创新技术没有很好地应用转化,产业链没有形成规模,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够。

建议:

国家应在顶层设计方面更加重视和关注国家战略力量在西部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前瞻性地布局、有组织地推动西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让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在国家层面开展西部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的深入调研,遴选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创新高科技,通过政策倾斜大力推进基于优势创新技术的成果转移转化,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和示范性的创新驱动发展典范,打造区域创新带动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性示范项目。

打造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和放疗同位素药物生产前沿技术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建设基于先进核科学技术的“诊、疗、控”一体的高端核医学创新产业战略高地。

从国家层面布局,支持推动西部利用地区地域优势,大力推进高端核医学产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推广和示范。

 

全国政协委员杨静华:加快补齐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短板

案由:

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和沿线省份的共同努力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抓住当前我国西南周边环境相对有利的历史机遇,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加快补齐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短板,这不仅有助于深化陆海双向开放,促进西部各省协同互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还有助于西部地区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的作为、取得更大突破,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建议:

一、加快推进经越南至中南半岛的泛亚铁路东线、南宁联接泛亚铁路东线以及泛亚铁路中东线等跨境互联互通项目,支持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扩能改造,打通经广西通往中南半岛的铁路瓶颈,形成南宁与昆明“双枢纽”的对东盟开放格局。

二、支持南深高铁玉林至深圳段、柳州经梧州至广州铁路、南宁经桂林至衡阳高铁、黄桶至百色铁路、黔桂铁路增建二线、云桂沿边铁路、南昆铁路百色至威舍段增建二线等项目建设,研究建设怀化至桂林铁路、双层集装箱铁路通道项目。

三、支持湖南城步经南宁至峒中、成都经贵阳至南宁、荔波至河池、望谟至乐业、兰海高速公路钦州至北海段改扩建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同时在航空方面打造南宁、桂林国际航空枢纽。

四、加大对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支持钦州港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防城港30万吨级散货码头、铁山港30万吨级码头及配套航道等重点项目建设。

五、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建设支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陆海贸易通道。推动与新加坡、越南等东盟国家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试点。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在矿产品检验、保税、混配矿、国际交易结算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打造北部湾有色金属集散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马宗保:支持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案由: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屏障,其人才储备水平直接决定了这道屏障是否坚实可靠。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卫生资源尤其是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但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薄弱,卫生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建议:

一是加大对西部地区医学类高校支持力度。结合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并实施“西部医疗卫生人才振兴计划”,指导西部地区制定标准规范的医学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促进医学人才在数量规模、专业类别、培养层次、区域分布等方面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大对西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制定出台面向西部地区的医疗人才培养计划,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评选等方面有计划地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宏观调控力度,适度增加对西部地区医学生招生比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东部高水平医科大学对西部地区医学院校在办学治校、一流学科、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指导和对口支援力度。

三是加大对西部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经费支持力度。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按照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思路,建议加大对西部地区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项目建设,进一步补齐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四是提高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待遇。加大《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着重在乡村医生绩效工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社会保险、养老待遇等方面提高标准,确保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全国政协委员王蜀黔:建立帮扶机制 促进贵州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案由: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专项政策支持,贵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正努力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特别是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方面贵州不断加码,但在重大科研成果、重要科研平台、国家重点学科(一流学科)、科研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贡献率、国家级人才等反映科教发展的硬性指标方面,仍处于全国中下游位置。为了缩小差距,贵州迫切需要国家部委建立专门机制提供帮扶。

建议:

由教育部、科技部牵头,建立对口帮扶机制,推动贵州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升。

一是建立院士对口帮扶机制。针对贵州优势资源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数字产业、特色轻工等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建立人才、技术清单,面向国内外“揭榜挂帅”。支持院士及其团队来贵州进行指导、项目合作和建立工作站,引导专家对口支持贵州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

二是支持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贵州在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字技术、空天科技、节能降碳、绿色农药、山地农业等领域培育建设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

三是建立专家提升计划。提高在黔专家进入国家级专家库的比例,增加贵州推荐国家级人才的名额,探索对贵州或西部地区国家级人才单列名额。加大“西部之光”等国家级人才培养计划对贵州的支持力度。组织在黔专家参加国家发展规划编制、科技项目评审、高级别专家研讨会进行学习培训,支持在黔专家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项目、重点研发计划。

四是支持贵州增设博士点,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

五是支持贵州专家和外国专家的国际交流。加大国家外国专家项目对贵州的支持,加大对贵州科技人才出国(境)培训支持力度。

六是支持国家高新科技企业贵州基地建设。瞄准产业链重点环节、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科技力量的科技领军和一流企业,促进产业孵化和产业化。

 

全国政协委员王春秀:大力支持宁夏打造西部种业基地

案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工作,把种业振兴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把打造西部种业基地作为推进种业振兴的重要举措,加快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但是,依然存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工作不全面;育种创新能力不足,信息化育种技术滞后,育种人才相对短缺;基地建设水平不高,与现代化种业基地标准还有一定差距等短板弱项。因此,建议国家支持宁夏打造西部种业基地。

建议:

一是提高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将宁夏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纳入国家中期库建设,共同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支持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持续巩固滩羊、静原鸡等国家种质资源保种场能力,创建肉牛、滩羊国家核心育种场。支持建设野生植物原生境生态保护区,加大对重点、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力度,维护宁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二是推进省部育种联合攻关。充分发挥国家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作用,强化省部协同攻关,支持宁夏开展特色优势种业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将宁夏奶牛、瓜菜等纳入国家育种联合攻关总体规划布局,实施生物育种项目,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三是提升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水平。持续支持宁夏已建设的国家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支持贺兰县(小麦)、灵武市(水稻)创建国家制种大县,为西北春麦区和粳稻区提供优质种源。支持中国(宁夏)良种牛繁育中心建设,开展畜禽新品种生产性能测定评价和遗传评估,打造立足宁夏、辐射西北、走向全国的西部种业基地。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