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要闻

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习近平主席致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贺信引起热烈反响

2023-11-27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11月24日,以“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为主题的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引发相关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作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将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溯历史的源头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辨识当今的中国

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傅道彬深切感受到:“中国学是以研究中国为基础的学问,这决定了中国学是从中国历史传统出发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统一性、和平性的突出特征,在以六经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学术中得到鲜明体现。中国古典学术知识的继承性、方法的独特性,使得中国学术表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在他看来,从中国传统出发的中国学最终是指向现代的,溯源中华文明的历史发源,本质上还是探索中国发展的现实道路。“虽然中国学以中国历史与现实为背景,却是面向世界的,是在世界性语境中提出的,以文明互鉴为目的。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总是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融,而不是冲突与对抗。不同文明之间的相遇,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机遇。借助这样的历史机遇,中国学一定能够赢得新的历史跨越和发展空间。”傅道彬对中国学发展充满信心。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让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文联专职副主席,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国独有的戏曲艺术高度浓缩了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精华,它所承载的艺术价值、思想道德和人文内涵,千百年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谷好好认为,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过程中,戏曲艺术必将承担更加繁重的历史责任:“我们不仅要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更要勇于守正创新,全面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以更加扎实的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实际行动努力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共同的进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外国人通过中国学,可以更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和’文化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怀;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理解中国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对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的选择。中国的现实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理解五千年文明的当代选择,必须把中国学做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开大学讲座教授俞金尧告诉记者,人类历史已进入深度全球化时代,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交融是必然的,中华文明生命力强,必然有其优长,有值得世界其他文明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研究中国学则获得了与中华文明互鉴的一个渠道。

在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马东平看来,中国学体现在历时性上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和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体现在共时性上就是在中华文明基础上,当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纵观历史,中华文明不断与世界各类文明交流互鉴、彼此成就,在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程中,更需要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各国学者责无旁贷!”马东平表示。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解决当今世界很多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上述文化都是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互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值得深刻挖掘并译介和传播出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彭萍坦言,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当代世界中国学指明了方向,相信世界中国学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杨雪 张丽)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