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研究

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承担新时代文化使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几点认识

2023-11-14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沃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深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注重学习历史,结合我们正在干的事业和正在做的事情,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坚守理论创新的文化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这一真理不是对所有具体问题的现成回答,而是提供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行动指南,开辟了理论创新的前进道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发展和运用,正是因为始终地汲取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始终地富有中华文明的独特气韵,具有无比深厚的根基,不断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进程中展现出蓬勃的生机活力。

(一)中华文明延展了理论创新的历史纵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已经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上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中华文明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的现象,各种农业、工业、商业的政策,各种税收、货币、土地的制度,各种分封、郡县、羁縻的形式,各种儒家、道家、佛教的意识形态,都不同程度地登上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舞台。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宝贵历史财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悠久历史的丰富材料,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就不仅立足于现实的实践基础,提炼自现实的成功做法;而且能够可靠地立足于过去的、历史的实践基础,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获得启发借鉴,在追溯、分析、研判历史事件中得到检验。

(二)中华文明丰富了理论创新的文化资源。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仅是其核心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就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历史时期,产生了众多前后连贯的学说学派和思想大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等等。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共同筑就了中华文明的思想宝库,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精神殿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思想文化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就不仅有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它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而且有了在时间中积淀、在历史中凝结的直接思想来源,极大丰富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文化内涵。

(三)中华文明巩固了理论创新的自信自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洋溢着巨大的创造力,创造出辉煌的成就。比如,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推动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国的哲学思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同样深深推动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铸就了灿烂星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最终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开辟了一条代表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光明道路。这些贯穿五千多年时空的历史事实不断地证明,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无论来自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没有什么挑战是战胜不了的;这些历史事实同样在不断地证明,我们这个民族是光荣的伟大的民族,有能力而且有责任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正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进程中,我们的自信自觉,就不仅来自于现实中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且熔铸了中华文明劈波斩浪的历史气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传承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文化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就是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所在、精神命脉所系、价值追求所向,是理解中华文明的指路明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底色。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践发展需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不仅诠释了党的科学理论的精髓要义,表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而且延续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一)“六个必须坚持”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认同。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统一性。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无论是起于草莽还是起于贵胄,每一个朝代都自觉强调政治延续的正统;无论是战火频仍还是和平兴盛,每一代儒者都自觉追寻思想传承的道统。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的史册典籍从未中断,华夏大地上从来不乏精忠报国、为民请命的仁人志士。这些塑造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诠释着中华民族的风骨气节。“六个必须坚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高度概括,是对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理念和心理结构的高度凝练,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统一性在当代的集中表达。

(二)“六个必须坚持”集中阐发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包容性。中华文明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始终洋溢着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中华文明又是在多元并存、兼收并蓄中传承发展,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差异。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大多王朝的士大夫都将儒学作为正统,但儒学本身却是在自我扬弃中不断前进。战国时代,儒学从孔子一变而为孟荀;汉代吸收黄老与阴阳五行学说后,一变而为两汉经学;宋代吸收本土道家文化和外来佛学文化后,一变而为理学、气学、心学;明代又针对前人学说的局限性,促成了心学的极大发展。儒学这一中华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脉络,连同中华文明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与成就,无不证明中华文明创新包容的优秀品格。“六个必须坚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的全面挖掘与总结发展,是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汲取“人类知识总和”中的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基本结论,是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包容性在当代的集中表达。

(三)“六个必须坚持”集中表达了中华文明的宏伟气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早在春秋这个一度国与国相斫的时代,有识之士就倡言止戈为武、慎战不战、好战必亡;在永乐盛世开启的郑和下西洋,带去的不是坚船利炮、炮火硝烟、经济掠夺,而是厚往薄来,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和”始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华民族的内部融合史与对外交流史,始终在宣扬、践行着“和”的价值。“六个必须坚持”贯穿着中华文明屹立五千多年而生命依旧的“和”的智慧与气象,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和”的理念在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概括与展开,是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在当代的集中表达。

(四)“六个必须坚持”集中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根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国历史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六个必须坚持”进一步回答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根本遵循,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人民至上汲取“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的经验;自信自立体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守正创新传承“守中致和”“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理念;问题导向发扬“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传统;系统观念凝结“九州共贯”“多元一体”“见微知著”的智慧;胸怀天下发展“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思想,赋予了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是中华文明根脉在当代的集中表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产物和理论形态,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需要而生,并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作为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华文化”命名的中央级教育机构,在加强中华文化教育、研究和对外交流工作中承担重要职责。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擦亮中华文化学院“金字招牌”,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

(一)加强科学理论的中华文化阐释。持续加强教职工思想理论武装,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六个必须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中华文化阐释,大力推动中华文化方面特色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重大课题研究,深刻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价值理念与鲜明特色,办好黄河文明论坛等学术论坛和学术研讨会,打造学术活动品牌,为巩固文化主体性提供支持。

(二)夯实共识教育的文化认同基础。以学科建设为牵引,协同推动中华文化相关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文化共识类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进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持续扩大中华文化教育培训覆盖面,推动培训对象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为主向民族宗教界人士、全国中华文化学院教职工、战略合作单位从事文化工作人员等拓展,更好发挥中华文化对于统一战线不同群体凝聚政治共识的作用,增强统战干部和工作人员以文化人、以文促同的能力。

(三)提升对外传播的文化影响力。积极打造海内外中华文化交流平台,深化与国际传播、对外交流领域“领头雁”单位的战略合作,加强与各战略合作单位协调联动,拓展中华文化对外交流渠道。探索打造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和传播交流新载体,与有关单位共同办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持续推出中华文化海外公开课,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工作再上新台阶。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邀请外籍知名专家学者来院举办讲座、参加学术活动,组织教师赴海外开展学术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助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四)努力建设全国社院创新发展联合体。用好全国社院体系,加强对全国社院开展中华文化教学工作的指导,联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为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社院力量。办好全国中华文化学院工作会议,共同做深做实中华文化教育、研究和对外交流工作。加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炼展示,发掘地方中华文化学院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联合地方中华文化学院举办中华文明系列学术论坛,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举办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系列活动,助力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孙克庄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