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打造制造强国高地
——湖北省政协常委会会议协商“加快培育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集群”综述

2023-09-14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9月7日,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到会听取意见并讲话。

加速新型工业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长江经济带上干流岸线最长的省份,湖北正以加速培育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中部“支点”,向打造制造强国高地奋进。

9月7日、8日,湖北省政协召开十三届三次常委会会议,围绕“加快培育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题议政。湖北省省长王忠林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并与政协委员开展协商交流,共谋发展大计。

主动牵住这个“牛鼻子”

工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湖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武船、武重、武钢、武锅等一批“武”字头企业,见证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期,国家工业体系布局中部的历史缩影。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3年位列世界第一。湖北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进工业强省建设,2022年,湖北工业增加值1.75万亿元,居全国第七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十个工业大省第一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考察湖北,对湖北的产业发展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牵住新型工业化这个“牛鼻子”,才能赢得新一轮博弈。今年年初,湖北省出台《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将全省五大优势产业的培育目标瞄向世界级产业集群;王忠林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5大优势产业”。

省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省政协协商议政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智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事,省政协紧扣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大议题,连续五年每年聚焦一个方面协商议政。去年围绕制造业主力群集群建设进行协商,今年围绕加快培育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集群献计献策。

湖北省政协主席孙伟说,聚焦“加快培育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主题协商议政,既是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履职尽责,也是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复杂外部环境、引导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坚定发展信心、更好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协商议政活动。

“省政协各位主席亲力亲为参与调研,广大委员积极认真开展研究,近年来提交了有关新型工业化相关建议提案30多件,建言报告50多篇,有力服务了省委、省政府决策。立足本职工作,相关行业委员充分发挥责任担当,广泛联系一线基层,汇聚行业智慧,凝聚群众共识,推动形成共促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王忠林在参加省政协常委会会议时充分肯定。

王忠林提出,要锚定打造具有全国全球影响力的“一地四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物流核心区、创新改革示范区、高新产业聚集区、城乡融合示范区)战略定位,围绕总量倍增、质效提升、动能强劲、主体壮大具体目标,实施提能、护航、蝶变、登峰、固链、协同、出海等7大行动,采取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支持、强化能力建设、强化工作协同等有力措施,推动思想向新型工业化聚焦、工作向新型工业化聚集、力量向新型工业化聚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建设先行区、建设战略支点、谱写新篇章提供强大支撑。

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

2022年,湖北主导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营收首次突破7000亿元,汽车、食品、机械、石化等产业营收均超过6000亿元,强力支撑湖北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迈上5万亿台阶。

作为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之一,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产业集群总营收截至2022年已突破5000亿元。“追光”之路在湖北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由零突破”的过程。1976年,中国第一根石英光纤在武汉邮科院诞生。2001年,光谷成立——被视作中国光通信产业发源地,这里走出很多“首个”——第一个光通信国际标准、首个400G硅光模块、首台10万瓦光纤激光器、首条柔性折叠显示屏生产线……

如今,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已覆盖集成电路、光通信、激光、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等领域。全球首款128层QLC闪存芯片在光谷研发成功;首款1.6T硅光互联芯片在这里完成封装和系统传输测试,传输速率世界第一……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光谷”,充分肯定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强调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

同时也要看到,“独树一帜”的先发优势要完成向产业优势的转变,也要正视诸多问题。会上,省政协副主席马旭明作主题发言时提到:“产业细分领域规模不大、龙头企业不强、自主品牌不多。关键环节对外依存度高,龙头企业受到外国制裁。产业链不够完整,供需易脱节,风险预判应对不充分。”

“独树一帜”优势产业如何实现突破性发展?今年以来,湖北省政协在求解“中国光谷”到“世界光谷”转变之路上全力以赴。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湖北省政协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省政协组织部分全国、省、市政协委员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调研,与重点企业座谈,详细了解情况,认真研究问题,围绕进一步做大做强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提出意见建议,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凝聚强烈共识,形成推进合力。

今年3月,孙伟等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充分发挥“独树一帜”优势 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提案》,得到了全国政协及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为加快推进湖北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争取更大支持。

6月初,孙伟率队赴广东省学习考察,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了解广东省在全面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的经验做法。8月16日省政协召开助推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突破性发展座谈会,再次沟通情况,协商建言。

马旭明在主题发言上提出要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共举,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芯片产业国产化替代进程。

省政协常委、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梁鸣代表武汉市政协发言时建议构建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全力推动武汉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湖北实验室,充分发挥国家级研究平台、省级研究平台功能作用。通过开通特殊高端人才签证“绿色通道”等举措,以全球视野引进领军人才及科学家。

会上,一份在今年初发布的《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让与会委员看到,以光电子信息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具象——到2024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万亿元,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全国“独树一帜”的领先地位。湖北正以光谷为核心,辐射带动“武鄂黄黄”都市圈直至全省,打造一个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孙伟在闭幕会上与委员们交流时说,省委提出突破性发展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产业和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能够为产业发展带来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市场竞争优势,有利于以重点突破带动产业体系整体跃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

尖刀攻坚从“跟跑”到“领跑”

付诚是今年新任的全国政协委员,武汉依迅北斗时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二十多年来,他带领公司致力于北斗+时空智能领域芯片、板卡、终端等软硬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G+北斗试点项目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等。

“与光电子信息产业5000亿元的产值相比,湖北北斗及关联产业产值约500亿元,居中部第一,有全国北斗领域院士8位,国家级人才计划57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50个,北斗技术研发和成果创新居全国前列,核心产值占全国总量7.7%。”付诚在发言中表示,“基于湖北北斗产业发展核心优势,除通过强链补链构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集群外,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支持核心零部件、基础材料和装备完成进口替代,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堵点,夯实‘硬科技’支撑湖北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黎东辉在会议现场回应时说:今年上半年,北斗产业突破性发展态势良好,北斗产业实现营收360亿元,同比增长30%。技术创新发展提速,一批全球领跑、并跑的创新成果纷纷涌现。下一步将认真吸纳付诚委员的建议,持之以恒下好技术创新先手棋,加快推动北斗高精度授时芯片、北斗通导遥一体化芯片及北斗+原子钟等原创技术攻关,让技术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推动优势产业突破发展的最大增量,力争2025年北斗产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

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是湖北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实践,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湖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必然选择。

“领跑”的关键在持续不断地创新与突破。记者从会议提供的五大优势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中发现,实施“尖刀”技术攻关工程,集中优势力量突破产业领域关键瓶颈技术,是五份行动方案中最突出的共性动作。

作为科教大省,王忠林曾用“压箱家底”形容湖北的科教优势。数据显示,湖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由全国第10位提高到第8位,排名中部第1位,进入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第一方阵”。

汽车产业是湖北第一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链是全国最完整、配套能力最强的省份之一,商用车占全国产量的9.1%,稳居全国第1。加快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是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稳定全省制造业发展底盘的必由之路。

2022年,湖北新能源汽车产量29.3万辆,同比增长98%,《湖北省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湖北省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点任务清单》提出,力争到2024年,实现湖北全省汽车产业产值跨越万亿台阶,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与此同时上述方案勾画了新的发展格局——发挥东风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以“一谷”(“中国车谷”)为核心、“一廊”(“汉孝随襄十”汽车走廊)为支撑、“多点”(“宜荆黄黄”)协同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以新能源与智能网汽车为主攻方向,发布汽车产业重大核心共性技术发展指南。滚动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库,力争三年在氢燃料电池、车规级大算力芯片、整车控制器、激光雷达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汽车产业电动化变革已开始向智能化变革趋势转变。

省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孙击翔代表省政协科学技术协会界别发言时建议,发挥优势构建协同创新,推动“车谷”“光谷”双向联动,促进汽车、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创新企业之间的跨界合作,推进“下一代汽车”技术、电子和通信网络技术融合发展,构建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综合示范应用交通走廊。

此次常委会会议不仅是议政建言的舞台,也是凝聚共识的平台。在听取委员发言后,王忠林表示,大家的发言紧扣实际、直指关键,省政府将认真梳理研究,充分吸收借鉴。同时,他从五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了湖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责任担当、方法路径。委员们在讨论中纷纷表示,讲话对于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知情明政、履职尽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作专题讲座。孙伟强调,要紧紧围绕助力提高优势产业集群科技水平、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强化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撑、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等重点问题,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综合运用各种履职方式,深入调研协商、开展民主监督、广泛凝聚共识、促进工作落实,努力做好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成果转化的“后半篇”文章。

(记者 毛丽萍 通讯员 郑轩)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