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以安居保乐业促发展——甘肃省政协关注生态及地灾搬迁工程

2023-08-07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我们积极协调各市州,将投资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生态地灾避险搬迁项目列入2023年省列重大建设项目和全省重点投资项目清单,明确项目推进的责任单位和进度安排,力促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工。”近日,在甘肃省政协“大力实施生态及地灾搬迁工程以安居保乐业促发展”月协商座谈会上,省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委员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

甘肃是全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12.14%,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域超过全省总面积的50%,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2.07万处,受威胁人口达243.27万人。

按照年度协商调研计划安排,省政协组织有关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民主党派省委会组成3个调研组,会同有关市(州)县(区、市)政协,围绕“大力实施生态及地灾搬迁工程以安居保乐业促发展”专题,先后深入省内5个市州和兰州新区14个县(区、市)29个乡镇的47个搬迁安置点、生态地灾治理点、相关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园区等开展了实地调研和座谈。

深入实地调研,带着问题参会,委员们发言直奔主题。

“政策给予搬迁群众的贴息贷款办理存在一定困难,不能完全落实到位。”

“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民房抗震能力不高,存在安全隐患。”

“搬迁后群众生活方式转变慢、就业门路少而窄、后续服务管理还不够精细化。”

“搬迁群众就业创业渠道较窄,且远离自己的承包地,生产成本高,持续增收有困难。”

对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委员们直言不讳。

选择搬迁项目安置区域和实施地点,是搬迁工程的核心和重点,也事关群众的长远利益。省政协常委、民革省委会副主委袁斌才在发言中建议,“生态及自然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实施,应加大省级统筹力度,科学选定安置区域和实施地点,重点向省内、市州、县域产业聚集区域搬迁。”

针对搬迁群众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技能的问题,省政协委员、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庆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根据市场需求,统筹培训力量,按照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自身特点优势等,采取“菜单式”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开拓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后劲。

针对不少群众搬迁意愿不强的问题,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王若愚建议,要建立搬迁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搬迁工程项目推进的质量和效果;建立搬迁工作信息公开制度,广泛征求搬迁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强安置区教育、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社区服务管理,做好搬迁群众分类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委员们与省自然资源厅、发改委、生态环境厅等相关部门热烈交流。

应邀参会的省政府副省长雷思维表示,委员们分析问题透彻,意见建议务实。他希望委员们继续关注并监督生态及地灾搬迁工程,同时相关部门要把委员意见建议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并向委员及时反馈情况。

“生态及地灾搬迁工程是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搬迁工作有关要求的务实之策、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脆弱生态环境的双赢之策、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问题的治本之策。”省政协主席庄国泰表示,要持续聚焦生态搬迁这一“省之要者”深化调查研究,协助党委政府把生态搬迁这件民生实事办出实效。

(通讯员 王钊)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