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政协奋进新征程(山东篇)

2023-07-14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淄博市政协:打造“积极向上”的协商强磁场

“住养老院花费高,去了会给孩子增加经济负担。”“村里都是些老伙计,住养老院互相不认识,想聊聊天都不知道说啥好。”……

淄博市政协主席张延廷(前排左二)带队调研淄川区“有事多商量”协商议事会客厅

阳春三月,淄博市政协社法和民宗委“构建多样化服务,提升居民养老生活品质”调研组,深入全市各区县,对养老服务设施及医养结合情况进行调研,与老人面对面深入访谈交流。

这是市政协直达现场共商良策的众多议事场景之一角。去年以来,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用好聚识优势,扭住中心环节,擦亮“有事多商量”协商品牌,丰富协商形式,围绕党政中心工作落实聚心聚智聚力。

搭建平台,协商议政“质效双升”

市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专题协商议政。这是市政协举行的首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并作专题报告,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现场听取发言并与委员互动交流。

6月19日,全市召开“有事多商量”协商平台工作会议,调度全市线上平台建设进展情况,梳理部署工作任务。截至目前,线上平台已顺利实现与省平台端口对接,换届以来的重要协商活动数据资料录入工作全面展开。

目前,市政协正筹备开展新一期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已经确定了12项重点协商议题。

重心下移,“到现场+再监督”聚合发展

从第一次现场协商的与众不同,到次次组织委员走进基层的习以为常。市政协的协商议政,直达问题现场,“一竿子插到底”。

在区县,一场场粘泥土、带露珠的协商会也如火如荼。淄川区“尽责政协”志愿服务队进企业、进村居,现场发现问题,现场协商解决;临淄区搭建“齐商量”云平台,全区190位委员按地域下沉联络室;各区县纷纷将协商会场搬进项目一线、村庄社区、田间地头……

今年6月,市政协在协商计划中增加了民主监督内容,对上年度“红色文旅项目建设”两个协商议题成果转化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切实发挥好政协民主监督助落实、促发展的重要作用。

贴近民生,写好“为民惠民”答卷

“目前,小区物业公司出资建设的电动车棚,增设了1000个充电口,极大缓解了居民需求。”桓台县少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负责人孙涛告诉记者。

聚焦助力打造全域共同富裕先行城市,市政协各专委会围绕“三农”问题开展系列调研协商,形成的“数字赋能换道超车,全力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协商报告,入选省政协30个创新案例。

“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方法,坚持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完善平台建设,优化协商流程,突出协商重点,推动线上协商、线下协商同步发力,全面提升协商质效。”市政协主席张延廷说。

 

潍坊市政协:“知情明政”激发“双向奔赴”活力

6月初,一场“知情明政”活动启动暨政情通报会拉开了潍坊市政协精心运筹的“一盘大棋”帷幕,“开展‘知情明政’系列活动,同心协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付诸实施。

潍坊市政协主席李爱杰(前排右二)带队到企业调研

“开展‘知情明政’系列活动,是市政协服务党政中心工作的创新举措和重点打造的履职品牌,其目的在于推动政协委员知情明政、精准献策,推动党政部门广开言路、纳谏问计,实现部门与政协委员的双向奔赴、深度融合、同向而行,同心协力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市政协主席李爱杰说。

今年以来,潍坊市政协聚焦市委提出的“七个加力突破”,围绕“贴近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委员服务基层”的全年履职主题,不断完善政协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召开推动委员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并建立联系包靠委员企业制度,同时兼顾政协委员和党政部门需求,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探索开启“知情明政”系列活动,对“全市拼经济,政协怎么干”作出回应。

为了更好“知情明政”,市政协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知情明政”系列活动同心协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

创新出活力、添动力、增效力。从活动现场发放的党政部门纳谏问计清单、政协委员献策关注清单上看,委员献策关注清单有1373条、首批参与的8个部门纳谏问计清单有241条。

委员关注清单都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规划建设更多的城市公园”等,部门问计清单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经济发展现阶段的问题,如“提升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等。“两张清单”作为知情明政、双向奔赴的起点与交汇点,是政协委员与党政工作深度融合的关键,也为出单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子落而满盘活。在活动启动现场,参与政情通报会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发现,有些委员建议恰好切中部门需求。如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委员提出的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等建议进一步丰富了教育部门推进心理健康工作的措施。结合委员建议,市教育局今年中高考期间专门开通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全力护航学生、家长心理健康。

市教育局第一时间将“知情明政”工作作为联系群众、接受监督的重要途径和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抓手,设立专班对委员关注事项进行研究落实。市城管局梳理选聘口袋公园园长、参与网格巡查、环卫工人作业体验等“委员体验岗”开放供给清单11项……首批参与的政府部门主动邀请委员担任特邀监督员、出席部门“听证会”、参加政务“开放日”,并积极创造条件,采取体验式跟踪调研的方式帮助政协委员融入工作,深入行业一线岗位现场体验、摸透实情。

6月21日,市政协“知情明政”活动情况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明确要求。市政协秘书长王立杰表示:“市政协机关要统筹力量、扎实推进,规范有序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形成可操作、可持续、可复制的知情明政‘潍坊经验’。”

 

济宁市政协:聚力搭好台 唱响协商戏

去年以来,开展协商活动30余项,组织委员协商议政发言200余人次,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建议案、调研报告、协商工作专报30余件,其中20余项建言成果得到党政领导批示,一大批“金点子”进入党委政府决策……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得益于济宁市政协牢牢把握主要工作是协商、主要方式是“搭台”的定位要求,聚力搭建“有事多商量·济事商量”协商平台,服务中心大局的政协担当。

济宁市政协主席霍媛媛(左二)带队调研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

换届之初,市委书记林红玉提出,要重视加强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坚持党委会同政府、政协共同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完善政协建议案、提案、调研报告等的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让协商成果及时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工作的实招。

“要把‘搭台’的职责进一步落实落细,以‘济事商量’为引领,健全协商规则,拓宽协商形式,明确协商流程,更好激发专门协商机构的潜能和活力。”市政协主席霍媛媛表示。

去年11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期间,“擦亮‘有事多商量·济事商量’协商品牌”写入大会决议。连续两年,市委常委会专题审议政协年度协商计划,由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联合印发。

市政协以打造“有事多商量·济事商量”协商品牌为载体,形成了以政协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专题协商座谈会为重点,以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和基层议事协商为常态的广泛多层协商议政格局。

各县市区政协在市政协“有事多商量·济事商量”平台之下,积极搭建切合地方实际的子平台,将“商量”文化与地方历史文脉相融合,邹城“邹鲁协商”、泗水“洙泗共商”、鱼台“棠邑有约”、微山“细致入微”、梁山“共谋梁策”等特色协商子品牌各具特色;镇街协商议事室试点建设全面铺开,加快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打通了为民履职“最后一公里”;市政协各专委会也结合各自业务特色,积极参与“一委一品”创建,形成了“想方设法”“文化基石”等子品牌,构建起系统规范、上下联动、形式多样、品牌统一的协商平台体系。

线上线下协商并行,加强“数字赋能政协履职”,创设“有事多商量·济事商量”云协商平台,开通“码上商量”小程序,围绕重点调研协商议题,组织委员交流讨论、协商议政,促进了线上线下良性互动,扩大了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为进一步提升协商议政的专业性,吸收更多高层次人才参与政协重大协商议政活动,市政协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金融、法律等领域中物色和选聘16位各界别专家、学者建设了特聘专家队伍,通过个别咨询、对口协商、专题协商等履职方式,提供专业性的意见建议,帮助提升政协协商议政水平。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为用而商、为事而商。“有事多商量·济事商量”平台将以协商实现凝心、以凝心实现聚力,以协商实效助推济宁高质量发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临沂市政协:“三创三联三提升” 提案工作上水平

临沂市政协坚持把质量作为提案工作的生命线,创新开展提案培育审查、领办督办、评选表彰,一体推进提案联合培育、联合督办、联合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提案质量水平。

临沂市政协到兰陵县调研提案工作

市政协每年组织开展“知情明政”系列活动,引导委员围绕中心,找准切入口,积极撰写高质量提案。

——下好选题“先手棋”。坚持“党政点题、部门荐题、社会征题”相结合,多渠道征集提案线索,每年形成科学合理的提案选题目录200余个,推动提案进一步向党政中心工作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

——固稳调研“压舱石”。积极搭建平台、畅通渠道,鼓励委员自主调研、带题调研,经常邀请委员参加座谈交流、监督视察及各类意见征求会、情况通报会,推动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委员撰写提案了解情况创造条件。

——拉紧评审“过滤网”。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召开提案培育评审会议,对拟立案重点提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市政协全会召开期间,抽调10余个党政部门精干力量组成大会提案审查组,对提案进行充分协商、集中审查和“预交办”,提案交办的精准性得到明显提升。

市政协注重创新提案督办方式,建立联合领办督办机制。去年3月,市委书记深入生产车间、项目一线,就市政协重点提案——《加快现代化钢铁新城建设,打造全市工业经济新高地》进行调研督办。去年以来,像这样的现场督办活动,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共开展了26次。

——提级加强领导。将改进提案办理工作纳入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市委常委会会议每年听取重点提案领办督办情况汇报,专题研究部署重点提案督办工作,有力提升了提案督办层次,调动了提办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力加压推进。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领办、市政协领导督办、相关职能部门具体承办、提案者全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领办1-2件重点提案,从源头上推动促进了提案办理工作和相关领域工作开展。

——提速加快落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结合各自分工,采取实地督导、走访调研、现场视察、座谈了解等方式集中领办督办40余件重点提案,提案成果转化应用加快、作用明显提升。

市政协创新提案评价体系,建立联合考评表扬机制。去年10月,市政协下发专门通知,部署开展提案质量评价工作。

聚焦有效提升考核质量,推动提案表扬纳入全市重点督查范围,建立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联合评选表扬优秀提案、先进承办单位工作制度。

——强考核严标准。积极向市委争取提高政协提案办理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的权重;对《提案办理考核实施细则》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规范办理责任、方式、程序。

——优评议提质量。在全年提案办理结束后,面向提办双方开展互评,评议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提案和先进承办单位的重要依据。

——重表扬激动能。修订《优秀提案、先进承办单位、先进提案工作者评选表扬办法》,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提出优秀提案、先进承办单位表扬名单。

 

日照市政协:创新打造“阳光协商”工作品牌

去年以来,日照市政协创新打造“有事多商量·阳光协商”工作品牌,较好发挥了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日照市政协主席杨留星(右二)带队调研东港区协商议事室

中共日照市委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有事多商量·阳光协商”工作平台打造,市委常委会多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将“阳光协商”工作品牌列入市委工作要点和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计划,写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党委、政府、政协三家办公室联合下发《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党政领导带头参加“阳光协商”活动,先后对协商成果作出批示25次。

为建好平台机制,市政协注重从搭平台、建机制等方面做好工作。

——搭好工作平台。按照有场所、有制度、有计划、有管理、有活动、有档案“六有”标准,在全市分层级搭建“协商议事室、社情民意信息站、人才智力库、法律服务团”为架构的“阳光协商”平台。目前,在全市分层级搭建各类平台100余个,组建人才智力库170人、法律服务团84人,开展协商活动800余场次,收集建议3600余条。

——建好工作机制。配套出台实施意见和具体操作办法15个;协商平台的办公地点、开放时间通过本地新闻媒体告知社会群众和政协委员;全市1500余名市县(区)政协委员全部编入相应的协商平台,每个协商平台至少有1名政协委员联系,在此基础上,创新开展“到界别群众中去”实践活动,通过界别学习、界别协商、界别服务等形式,引导委员到界别群众中“讲、听、聚、引、帮”,广泛汇聚正能量。

——优化工作流程。制定出台《政协日照市委员会年度协商计划实施办法》,对“协商什么”“谁来协商”“如何协商”等协商实践进行规范。明确协商议题,采取党委政府点题、委员荐题、群众出题等方式广泛征集。根据不同协商议题,确定各层面参与协商议事的对象,累计邀请有关党政领导、部门单位负责人、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基层群众代表、人才智力库、法律服务团约3万人次参加协商。

成果转化是检验协商成效的关键。市政协建立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对达成共识、需要落实的事项,积极协助党委政府组织实施,实施情况形成“结果反馈清单”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并向利益相关方反馈;对受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委托的协商事项,协商结果及时向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目前,市政协通过《政协专报》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协商成果25份,提出意见建议320余条,助推解决群众身边的困难和问题500余个。

市政协制定出台《政协日照市委员会委员履职考核细则》,把建好用好协商平台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委员参与“有事多商量·阳光协商”活动纳入履职考评范围,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对协商成果专题督办、市政协委员工作室每月对各区县政协、市政协各专委会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调度检查,对委员参加协商情况统计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实现了“要我参与协商”向“我要参加协商”的转变。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