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政协奋进新征程(北京篇)

2023-06-02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东城区政协:突出界别特色 广泛凝聚共识

各界别每年要至少召开一次界别会议、组织一次特色活动,分别提交一份高质量的界别提案、大会发言和社情民意信息——这是被委员们津津乐道的东城区政协“五个一”界别活动,在提高界别履职质量的同时,还推动了政协统战和协商民主有机融合。

东城区政协“月聚•悦读”活动暨经济界别“紫金聚识沙龙”启动仪式

界别是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优势所在。换届以来,东城区政协不断强化界别意识,引导各界别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打造界别履职品牌,推动各界别成为密切联系界别群众、广泛凝聚共识的桥梁纽带。

依托亲民小屋“文沁阁”、社区活动站点“美后肆时”和文化文物古迹“角楼图书馆”,东城区政协建立三个“聚识书屋”,每月由各界别轮流承办“月聚•悦读”学习活动,不断强化对界别委员的思想引领。换届后,第一时间对委员和界别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制定《关于加强界别工作的实施意见》,明晰了“1(专委会)+1(界别)+X(民主监督小组、委员工作室、政协委员街道活动小组等)”委员履职路径。

完善责任落实机制,东城区政协建立界别召集人制度、区政协委室联系界别制度,66名委员召集人、政协5个专委会工作室以及26个界别组织依托单位成为落实界别工作要求的骨干团队。同时完善“三联系”工作机制,构建9名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58名政协常委、58名政协常委联系341名界别委员、341名委员联系所在界别群众的工作体系。保障激励机制同样不可或缺,制定《委员履职评价办法》,增加界别活动比重,将委员参加界别活动情况纳入年度履职记录,作为参选“年度优秀政协委员”的重要参考,激励委员踊跃参加界别活动。

创新驱动,才能激发工作活力。

东城区政协组织各界别通过嵌入等方式搭建平台,发挥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商会、文联等组织和平台优势,通过推行“委员工作室建在界别上”,依托界别优势和委员资源,建立15个界别委员工作室,努力将委员工作室建设成为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和基层群众的平台,有效组织社会各方面资源服务群众的政协品牌。

为了探索实施“协商于民”行动计划,东城区政协建立5个政协委员街道活动小组,开展助力簋街经济发展、花市未来建设等特色活动,积极参与“协商于民行动计划”,探索政协协商服务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以群众满意的履职实效生动诠释人民政协的“人民性”。同时,在系列“界别活动创新奖”的鼓励之下,各界别积极创新、打造品牌、树立典型,努力为助推首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海淀区政协:架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3月份种植的花生长势很好,枝繁叶茂!”大屏幕上,西部某农场职工李云成正躬下身,连根拔起一株花生。屏幕这一边,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雨专注地盯着画面。在北京市海淀区石油共生大院政协委员工作站,张雨通过这场实时连线,为大家讲述了工作站的助农故事。

海淀区政协首批政协委员工作站授牌仪式

近年来,海淀区政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思路,把委员工作站建设作为建立和完善委员联系群众工作机制的实际举措和主要抓手,切实打通政协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新时代政协履职为民作出了积极探索。

依托29个地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建立“片区型”“区域型”和“社区型”工作站,在重点园区和产业楼宇打造“园区型”“楼宇型”工作站,依托委员个人及领域特色建立“专业型”工作站,立足界别属性建立“界别型”工作站,与市政协委员联合组建“联动型”工作站……紧扣工作站“新”的特点和委员“专”的优势,海淀区政协提出了“稳妥推进、分类实施、资源整合、务求实效”的十六字工作方针。“在建站过程中,我们不搞‘撒网式’布局和‘清一色’标准,做到先试点、再拓展、后铺开,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确保工作站持续运转、取得实效。”据海淀区政协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海淀区政协共建立各类型委员工作站35个。

委员工作站建成了,如何高效运转?海淀区政协牢牢把握委员工作站的职责特点,确立了“政协党组联系指导+业务委室协调推进+街镇党(工)委组织保障+站长、联络员执行落实”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配套出台工作站管理办法和基本工作制度。结合8种基础建站模式,对建立的35家委员工作站,逐一制定实施细则,形成制度汇编,推动委员工作站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正如张雨在工作站发生的助农故事,各工作站结合自身定位,都开展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比如设立“小讲堂”宣讲“大政策”。把委员专长与群众需求结合起来,为区域内的企业群众开展公益宣讲活动。针对企业关注度较高的普惠性政策,邀请职能部门领导现场答疑解惑。聚焦群众关心的中考招生、基础教育改革、“双减”政策等问题,组织教育界委员深入解读。贴近群众生活需求,邀请经济界的委员为辖区群众解读金融政策,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带动“微协商”赋能“精治理”。以委员工作站为平台,扎实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形成“群众出题、政协选题、委员解题”的协商模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组织委员参与接诉即办、垃圾分类、物业管理、养老综合服务、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共享单车管理、破解城市更新难题、街道城市发展规划等基层协商,把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

积极顺应信息化的趋势,通过设立委员邮箱、召开视频会议,依托政协移动互联平台(掌上政协App)、全国政协“假如我是委员”小程序等信息化手段,搭建“云平台”拓宽“新渠道”,推动委员与群众开展网络沟通和线上交流,使委员工作站成为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来源。

与此同时,以委员工作站建立为契机,海淀区政协还依托街镇举办政情通报会,引导地区委员知情明政,增强委员联系群众的工作能力,努力让群众更为经常、更加真实地听到政协“声音”,看到政协“身影”,感受政协“作为”。

 

门头沟区政协:扎实提高委员深度协商能力

党的二十大提出“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门头沟区政协在扎实提高委员深度协商能力上进行了探索实践。“作为扎根北京生态涵养区的基层政协,面对从煤炭经济到绿色经济的深刻转型,面对两山转化、生态课题的系统性专业性复杂性,面对转型期间思想多元、诉求多样、矛盾多发的民生实际,我们深切体会到唯有深度协商、充分互动,才能商出良策、议出共识,也唯有把功夫下在‘会外’、下到委员身上,深度协商才能生动、见效且后劲澎湃。”

门头沟区政协的委员田间工作站

深入知情明政是深入协商的基础。门头沟区政协一方面引领委员进入“决策层”。以“书香政协”建设为载体,开办“班长讲座”,邀请区委书记出席政协年初第一次常委会会议讲形势、区长出席全体委员读书班讲区情,引领委员知大局、明大势;开办“局长讲堂”,邀请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上台开讲,讲部门情况、讲行业政策、讲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引领委员紧跟决策、把握政策;开展“每周悦读”,组建“全体委员微信悦读分享群”,采取委员接力的方式,每周由一名委员担当轮值委员,围绕当周重要会议及社会热点自拟主题并领学、促学、督学,引领委员共学新知、深入交流。

另一方面,引领委员进入“基层”。深化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在民众集中、民情集中、民诉集中之处,陆续揭牌设立政协委员“田间工作站”“民宿工作站”“科创工作站”“村居工作站”“法律工作站”“非遗工作站”“京西古道工作站”等15个委员联系群众工作站(室),组织委员依托站点开展政策宣讲、反映群众诉求、提供专业服务;在建好、用好“固定”站点的同时,以界别为单位组织委员开展“连心桥”联系群众主题教育,要求每名委员至少联系10名群众,不固定场所、不固定时间、不局限方式开展联系,让每一名委员都成为“联系群众移动工作站”。

做实“双线协商”,以深入实践促深度协商是门头沟区政协的另一个具体举措。

在做实“长线协商”上,着眼政协五年届期,紧扣市委提出的京西地区转型发展和区委确立的“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战略,每年选择那些小切口问题持续关注、年年协商。比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推动城市更新行动计划落地”等议题,每一项都很宏观复杂,但都关涉地区长远发展。区委把这些工作确立为“长线协商”议题,要求政协围绕同一个事每年从不同角度提出真知灼见,倒逼委员要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建言资政、深度协商能力。

在做实“全线协商”上,立足破解提案办理协商中存在的提办双方见面不够、互动不足、效果不充分等问题,变“节点协商”为“全线协商”,加大委员同承办单位的互动频次,在“跟办提案”中磨炼协商能力。“办前”,进行组团对接。由政协组织提案人与承办单位集中对接,让提办双方开一次会就能解决一揽子情况通报、对接联系等事务性问题。“办中”,增加协商互动。引导承办单位多同委员沟通见面、听取意见,实现全过程办理公开;引导委员走进承办单位、走进政府,多了解政府决策运行机制,找准帮忙助力的着力点、切入点,以提出更好提案。“办后”,进行双向评价,把提案“提得怎样、办得怎样”都摆在台面上进行定量互评,激励委员把提案提好、承办单位把提案办好。

提高深度协商实效离不开协商能力建设。门头沟区政协针对初任委员(特别是45岁以下的青年委员),探索开展“点对点”培养模式,由政协主席班子、各委室主任及老委员同新委员建立“一对一”结对联系(目前已建立22对),深入开展传帮带,即在业务上传、在思想教育中帮、在共事处事中带,提升政协组织整体协商能力水平,同时在“年度优秀政协委员”评选工作中,引领委员在政协各项履职中提高标准、追求卓越。

 

通州区政协:以党建引领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重点工作向区委请示报告,重要改革事项等争取区委支持,重点调研、协商、监督议题计划报区委审定,党派团体界别提案、大会发言、联组讨论建议等提请区委主要领导阅签,重要协商议政活动邀请区委相关领导参加……这是通州区政协重引领、强功能、促融合,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通州区政协组织机关干部重温入党誓词

通州区政协充分发挥党组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坚持对履职选题、建言成果、队伍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全程把关。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党组工作规则等12项党建制度和37项党支部工作规定。制定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的《年度履职任务清单》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定期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强化示范引领,发挥党员委员履职尽责“排头兵”作用。在疫情防控中,党员委员主动亮出身份,带动广大委员深入一线调研,反映社情民意,踊跃捐款捐物。在重大项目拆迁现场,党员委员带领委员深入到界别群众中,配合党委政府做好被拆迁人思想工作,为保障工程顺利推进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以“两个全覆盖”确保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有效落实。通州区政协健全组织体系,构建“政协党组+机关党组+委室联合分党组+机关党总支、机关党支部”党建“四合一”扁平化运行机制,由机关党组成员兼任联合分党组书记、党总支委员、党支部书记,按“一方隶属、双边活动”原则,122名党员委员全部编入联合分党组下设的13个党员小组,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完善联系制度。在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等制度基础上,建立了党组成员联系走访企业家委员制度,深入企业一线,带去党的声音,解决委员诉求,汇聚起纾困解难、凝聚共识的正能量。

创新运行机制。把工作站建设作为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重要载体,覆盖各街镇、各界别的26个委员工作站,全部进驻到属地党群活动中心,形成以街镇党委成员为站长,界别召集人为副站长,全体委员入站的组织框架,同时建立党支部,明确在工作站开展活动助力地区发展的同时,支部书记要及时向党委汇报,主动接受属地党委领导,保证了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强化思想引领。运用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常委集中学习、专委会学习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委员笃学深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通力同心”委员读书活动。去年以来,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开展了一系列线上委员读书活动,委员参与互动交流4000余次,发表读书体会10余万字。同时,利用13家“悦读书屋”,举办41场次线下活动,千余人次参与。

聚焦副中心高质量发展,通州区政协坚持与党委政府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色小镇建设、运河文化建设、接诉即办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协商议政、建言献策。2022年各类建议得到市委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53次,其中,不少建议纳入政府文件和工作方案中。

 

大兴区政协:把握新职能新定位 推动提案工作创新发展

“区政协通过提案这一形式,为区委区政府开展工作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希望能够在新的方面踊跃提出提案,为区委、区政府做好相关工作提供助力”这是2022年大兴区政协提案委与区委办、区政府办座谈交流会上的一番话。

大兴区政协召开双月民主协商议政会

也是大兴区政协积极立足新职责,促进提案工作整体跃升的一个缩影。在提案工作中,大兴区政协利用提案中出现的高频词语,按照归口原则,对提案进行细致划分,由提案委主任总协调,副主任和政协常委任组长的委员督办小组,分别领取一类提案,充分发挥自身提案办理的丰富经验,全程参与提案办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大兴区政协打造的“委员走基层”平台,通过与一线群众现场沟通交流,为提案办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将平等深入协商、增进理解认同、共促问题解决融入协商办理全过程。

围绕提案中涉及的老旧楼宇电梯改造、垃圾分类入户等基层治理新动向,联合政协“协商议事团”,广泛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党派成员深入社区,以“拉家常”形式开展协商座谈12次,为老旧楼宇电梯改造、垃圾分类入户这两个事关全体居民的新情况破题提供政策、法律、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为提案效果真正落到实处提供助力。

加强重点提案转化落地,同样是做好提案工作的重点。

2022年,以“委员走基层、纾困在行动”为主题,委员们深入机关、镇街和企业,针对复工复产、助企纾困等积极调研,落实区委区政府惠企纾困政策,了解企业生产基本情况、服务需求,转化委员提案16件,及时报送区主要领导,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助力企业化解难题、提振信心、稳定预期,实现了重点提案的转化落地。

此外,为了确保提案工作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大兴区政协修订完善《提案工作条例》等7项提案工作制度规定,覆盖提案各项工作,形成制度闭环。将委员提案数量、提案获奖情况等纳入委员履职量化考核。同时,制定《大兴区政协提案工作指南》2.0版本,内容涵盖提案的定义、撰写、提交与审查、办理等方面,便于委员了解掌握提案工作。

面对疫情影响,大兴区政协还拓展了智慧政协系统提案功能,率先试点开展网上办理协商,联合相关部门就提案办理“双公开”机制进行协商议政。通过信息系统将委员提案和办理报告向社会公布,着力实现提案办理“双公开”。

继续做好提案“双评议”工作也是确保提案办理成效的重要一环。区政协通过座谈交流、共同调研、发放征询意见表等方式针对全部提案人和承办单位开展意见征求,从而使提案委能够掌握“提”“办”真实情况。大兴区政协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当前正和相关部门探索将提案办理效果纳入巡视机制,将各部门提案办理情况和办理效果纳入各单位巡视反馈意见,为提案办理保驾护航。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