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广集众智 广谋良策 广聚共识
——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获奖委员“委员读书漫谈群”发言摘登(三)

2022-08-05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2021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表彰仪式3月7日下午在北京举行,20位委员获此殊荣。

自3月21日起,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漫谈群”陆续邀请20位获奖委员入群发言,交流履职收获和心得体会,起到示范带动、相互促进的作用,激发广大委员以更饱满的热情履职尽责,以积极昂扬的姿态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根据发言情况,人民政协报于4月29日、6月1日分别以“笃行不怠勤履职 一届政协一生情”“珍惜荣誉勤履职 担当责任勇奉献”为题,刊登部分委员在读书群的发言,本期继续对委员发言进行摘登,敬请关注。

张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二级教授

张博委员:察近虑远 立足本职担当尽责

我198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及编辑工作,是高教战线的一名老兵。受组织信任,有幸成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年多来,我时刻牢记政协委员的职责使命,在本职工作的身边事、近前事、业内事中,注意发现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分析思考其可能会给国家、社会和事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入调查研究,多方征询界别人士的意见,积极反映界别人士的建议和诉求,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专业的角度积极建言,履职尽责。

我所在的北京语言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我在与国内外中文教师和留学生长期接触中察觉到,外国学生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发展逻辑缺乏了解,有的外国学生听不懂,不感兴趣。如何针对国际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语言能力、认知结构和文化心理,引导他们主动发现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认识中国政府的治国方略,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经过与业界专家和一线教师深入交流,我认识到,应当以国际学生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素材、多元叙述主体和对话性语态,给国际学生留有进入教材或教学的充分空间,与中国好故事有共享、有共鸣、有对话。由中文教学进一步关注中外人文交流,我发现,当前我国的国际传播也存在较强的宣介性,传播实效还有待提升。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在致公党、侨联、对外友好界政协委员联组会上,就“淡化中外人文交流传媒作品的宣介性,增强纪实性和感染力”作了专题发言。会后以《政协信息转送件》形式将该建议转送有关部门。

我担任语言学核心期刊《世界汉语教学》主编十余年,连任两届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对论文抄袭、重复发表、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事件时有接触,对中国作者因学术失信屦被国际期刊撤稿给国家诚信形象带来的损害更深感忧虑。在调研中我发现,尽管党和国家近年先后发布多种文件,体现出对科研失信厉行惩处的坚定决心,但学界和管理部门仍多以个别事件对待科研失信行为,未能高度重视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严重现状及恶果,处罚也基本上限于行政范畴,治理难有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动惩处学术不端落到实处,我于2020年两会期间提交《关于落实两办〈意见〉、健全学术不端监督惩戒机制的提案》。该提案得到提案承办单位科技部的高度重视,2020年12月3日,我应邀走访视察提案办理情况,科技部负责同志详细回应了提案办理情况,告知提案中的建议有的已经“落地”。有中央媒体对此进行报道,相关新闻被数十家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转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推进学术诚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近十年来,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在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多个文件提出的“准聘与长聘相结合”政策导向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推行“准聘-长聘”教职制,这对引入竞争和流动机制、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通过与青年教师的接触交流及对相关舆情的追踪调研,我发现,目前高校“准聘-长聘”制改革侧重于“准聘”制,在高校自行设立的“非升即走”条款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唯量化指标论、量化指标不尽合理等问题。其后果是:青年教师学术研究的目的从理论创新和解决实践问题异化为升职达标,在“不发表就出局”的重压下,不敢挑战开创性、周期长或存在失败风险的研究课题,不愿承担团队服务和合作任务,对教学工作更是敷衍应付;将主要精力放在拆解博士论文追求期刊发表,或是炮制没有实质性研究的应景文章,甚至出现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抄袭剽窃、伪造研究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不仅会使高校在师资遴选中将袁隆平(工作12年后始发首篇论文)那样的创新人才拒之门外,更为严重的是,会抑制青年教师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且由于青年教师无心教学而影响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列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如何落实这一战略任务,有效破解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是关键。因此,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立足培养创新型人才完善高校“准聘-长聘”制的提案》,得到社会和有关媒体广泛关注。

这几年,我还针对本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过《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差别化区域支持措施的提案》《关于借助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习援助民族地区推普的提案》《关于加强国家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建设的提案》等,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此次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漫谈群”组织的委员履职经验分享活动特别好。我看了前面40多位委员的履职故事,对他们的担当精神由衷敬佩,学到了很多履职经验,更看到了自己与其他委员的差距。今后,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加倍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履职尽责的能力。

高鸿钧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高鸿钧常委:书写好“人民政协为人民”这篇大文章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常委、无党派人士和一线科技工作者,我时刻牢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积极建言献策,尽力履行好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使命。

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虽然对一些问题持有不同观点和意见,但是在政治上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是一致的。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是政协委员政治性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在去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踊跃参加以中共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和政协委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统战部和全国政协组织的多场学习座谈会上,代表无党派界别作《铸就千秋伟业 绽放百年风华》等发言,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选择,表达了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充分利用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任职的优势,带头学习宣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团结党内外广大科技界知识分子,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共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和“科技报国”初心使命。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大多数委员都是兼职,要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命感和责任感。既然当了政协委员,就要敢担当、善担当,不断提高观察分析问题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以饱满的履职热情、强烈的责任担当参与到建言献策中,做到说实话、讲实情、献实策,努力交出一份份负责任的“委员作业”和“履职答卷”。

做好政协委员离不开本职工作。近年来,我在科技管理和科研一线中注重广泛征求汇集各方面意见,重点聚焦国产科研仪器创新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全民科技素养等问题,通过政协提案、常委会发言、学习座谈会等方式主动建言献策。去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即“两翼理论”)重要论断,在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的亲自指导下,我牵头组织专家开展深入学习研讨,在不断深化认识、充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理论’的重大意义,建议实施‘大科普战略’的研究报告”,得到多位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和科技部等部门的重视。随后,我继续牵头组织专家开展科普法修订研究工作,提出的建议得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重视和积极回应,为他们今年开展科普法执法检查和修改提供了参考。

我在科技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服务科学家、服务研究所”理念,注重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国内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单位,主动与一线科研人员座谈交流,力所能及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将获得第一手信息转化为履职的提案和常委会发言等内容。比如,针对大家多年普遍反映的高端科研仪器自主研制问题,我在2019年度国家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建议,2021年再次以提案方式呼吁全面取消科研仪器进口减免税相关政策。提案最终得到科技主管部门的积极回应。

我参加过全国政协在吉林长春开展的科技创新调研活动,认真了解当地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情况后,围绕东北地区的教育、环境保护和“卡脖子”科技攻关问题提出了“一点认识,两个问题,三点建议”。作为一名物理领域的院士,我也利用各种机会主动为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做科技辅导报告,走进浙江、江苏、云南等地的几十所中学做科普讲座,并为公众做线上科普讲座,带头讲好科学家创新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呼吁全社会关注科学教育,努力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本职岗位上,我经常围绕党和国家关切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院士专家深入研讨并提出咨询建议,为党中央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我也通过智库研究辅助支撑协商议政。一方面,智库选题可以转化为提案选题,智库成果可以支撑形成提案,而提案的办理过程就是智库成果实现其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提案本身也会经由政协或相关决策部门为智库研究提供选题来源。同时,高水平智库专家也可通过特邀或聘任等方式参与协商,成为政协的新参谋助手。比如去年开展的“两翼理论”的研究、“大科普战略”的提出、科普法的修订研究等都是依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的智库团队共同完成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程履职路,一生政协情。作为一名履职近十年的全国政协委员,我深感这个称号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今后我将更加珍惜这一称号,持续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履职本领,充分发挥自己在科技界工作的优势,用心、用情、用功投入到履职实践中,为人民政协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出应有贡献。

连介德 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

连介德常委:付出与收获同在

1992年,我成为一名海南省政协委员,至今已连续做了5届。从十一届全国政协开始至今,我又成了“老三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政协委员已不仅仅是身份,它成了我的使命与责任,早已融入我的生命。回顾政协委员经历,感触良多,深感付出与收获同在,责任与荣誉共存。

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在此背景下,2012年至2013年间,我带队多次奔赴海南三亚、陵水、乐东等市县,开展“南繁基地建设”专项调研活动,最终形成《关于加强南繁基地建设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并于2014年海南省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期间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强南繁基地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

在我看来,南繁是中国饭碗的创新底座,是农业科技的创新高地,是培养科研人才的摇篮,是转化科研成果的引擎。如何加强南繁育种基地管理,满足国家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安全的需要?我提出如下建议:加强企业的年检和安全审查,对境内外南繁企业年检,进行背景和国家安全审查;对危害国家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南繁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关责任人,依照法律法规给予严处;加强管理和监督,对转基因农作物种子严防死守;加强教育,确保国家安全和粮食安全;建设种子检疫检测中心,有效控制南繁科研实验,并配套建设南繁病虫害和外来物种实验场所;建立南繁育种质量安全跟踪与追溯信息系统。

如今,南繁基地的规划建设日益完善,出台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2018年11月1日《海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目前全国29个省份800多家南繁单位在海南设立稳定的科研育种基地,近10年来,主要农作物国审品种1345个中,有86%的品种经过南繁培育。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已基本成为服务全国的用地稳定、运行顺畅、监管有力、服务高效的科研育种平台,为加快建设南繁硅谷打下扎实基础。

2021年,我参加了台盟中央“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年度党派大调研,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协同推进航运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打造洋浦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港”为主题在海南开展深入调研。这次调研很深入,形成了《加强洋浦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进一步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加快航运业开放发展,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完善贸易投资自由化制度,加强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行的规范化保障》《进一步加强口岸数据共享,提升对外开放平台效能》《进一步引导台资企业参与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等5篇调研报告,有力提升了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水平。

2019年,我被台盟中央推荐为当年全国政协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成员,以“人民政协——辉煌的七十年”为题,深入宣传解读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在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壮丽实践中作出的历史贡献和取得的宝贵经验。接到任务后,我便开始查阅政协和台盟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写成宣讲报告稿后,我多次征求相关部门、专家意见建议,数易其稿,PPT也修改不下10次。虽然我有高校讲课的经验,但是面对宣讲任务,依然不敢松懈,在正式宣讲前多次试讲……功夫不负有心人,宣讲当天,现场气氛很热烈,在互动环节原本只安排了3个问题的时间,却因提问者众多而临时增加了2个问题的交流时长。

政协委员永远都在“履职进行时”。2018年,我带队开展台湾青年来琼创业情况调研;2019年,以“从台资企业发展看营商环境优化的现状与对策”为主题,走访多家台资企业,聚焦中央《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政策协同和执行问题,重点关注台资企业、台湾青年来琼创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2020年5月25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我代表台盟中央作了题为《支持台资企业健康成长,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发言;2021年在中共海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政党协商座谈会上,我多次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的议题,提出构建自由贸易港法规体系,提高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的工作效率等建议。

作为台籍政协委员,我时刻不忘致力于助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祖国统一不懈奋斗。2006年,在开展“加强琼台两岸职业技术教育交流与合作”课题调研的过程中,经过对海南多家台资农企、种植基地的实地走访,我发现由于海南与台湾具有相近的自然地理环境,已逐渐成为台湾农业外移的重点地区之一,为台湾优良农业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农业技术和经验的吸收、消化、创新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008年,我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把海南作为两岸农村职业教育合作的重点推进地区;2009年,向省政协提交了“加强海峡两岸(琼台)观光休闲农业交流合作,推动海南观光休闲农业健康发展”“加强琼台农业合作,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服务”两件提案。

经过多年呼吁,由台盟中央和海南省政府指导,台盟海南省委会联合海南省台办、海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海南省台联会、台湾农会、台湾休闲农业学会主办的“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海南)论坛”于2010年3月18日在海口举行,至今已举办12届。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20年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给予因疫情失去亲人的家庭国家救助的相关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用。

一次协商成果、一条意见建议,能成为惠及群众的决策和措施就是对委员履职工作的最高奖励。我想,这就是我的付出与收获。

吴昌德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吴昌德常委:在政协履职,补短扬长机会多

我于2018年3月成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几年来的实践使我深切体会到,人民政协是能够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也是可以各展其长、有所作为的大舞台。在政协履职,补短扬长的条件好、机会多。

当一个称职的全国政协委员,对能力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我到政协后的一个突出感受是:自己在部队积累的那些知识和经验不够用了,需要抓紧重新学习。特别是全国政协委员人才济济,各行各业精英荟萃,政协资政建言和凝聚共识涉及的范围很广,专业性政策性很强,而自己长期从事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对地方工作的情况了解不多,对所在专委会工作范围的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缺乏。因此,我深感要有效履职尽责,必须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在参加全国政协调研时,我会注意认真听取情况介绍、抓紧学习有关知识和政策法规,虚心向同行的专家委员请教。我所在的教科卫体委员会,袁贵仁主任和担任教育、科技、医卫、体育组组长的朱之文、曹健林、孙咸泽、冯建中4位副主任,都在各自领域学有专长、业绩突出、口碑很好。每次一起参加调研,听取他们的发言或向他们讨教什么问题,都能让人受益良多。再就是用心向基层的干部群众学习,力求多掌握实情。政协安排去考察调研的地方,大都是教学、科研和生产一线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每次实地参观见学、与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交流,都令人大开眼界、深受教育启发。这几年,我在学习调研基础上撰写的《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卡脖子”技术攻坚战》《加强科技创新力量支撑,提升城市安全发展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重视解决科技创新政策法规落实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上我们同样要有文化自信》《打好技术攻坚战,力量统筹是关键》《写在南疆大地上爱国主义教育》《喜看体教融合亮点多》等10多篇调研材料,均在《人民政协报》刊发,其中有些在政协会议作为分组讨论发言或大会书面发言。

在履职实践中我也体会到,不管原来从事什么职业,到了全国政协这个大平台,都有发挥各自优长、作出应有贡献的平台和机会。

本届全国政协突出强调要凝聚共识和资政建言双向发力,对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我认为,进入新时代,在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利益诉求,广泛凝聚共识、画好最大同心圆显得尤为重要。

2020年9月,我参加了全国政协赴鄂抗疫斗争专题视察活动。期间,我和委员们耳闻目睹大量生动感人的事迹。回京后,我把武汉和潜江市人民的抗疫故事写成《向英雄的人民致敬》文章在《人民政协报》和《光明日报》发表,并与其他几位委员一起走进“委员讲堂”,分享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纪大考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的感悟。在去年的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过程中,我把自己的体会写成《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勇于自我革命,永葆党的蓬勃生机》《自觉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理解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10多篇文章,在《人民政协报》《解放军报》《中国政协杂志》等报纸杂志发表,被多家网络媒体转发。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十九次会议上,作了“自觉肩负使命,争取更大光荣”的大会发言。

几年来,我多次参加全国政协领导带队组织的军队政协委员的各项考察调研活动,对过去比较熟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有关问题,如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军事设施保护、民兵预备役建设、国防军事交通、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等,积极建言献策。其中“关于完善军转公务员职级并行套改办法的建议”通过信息专报和提案立项转中组部牵头办理。

开展委员读书活动,是本届全国政协工作的一个重要创新和突出亮点。我积极响应全国政协党组的号召,踊跃参加委员读书活动,先后担任3期读书群群主,认真组织和参加线上线下活动。我深切体会到:委员读书群里书香四溢,高手如林,潜移默化之中对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品格多有帮助,特别是看到那么多委员知识渊博、见解独到,自己油然而生一种要抓紧多读书的紧迫感。委员读书活动开展以来,我静下心来认真读了《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史》《白雪乌鸦》《寂静的春天》《5G时代》《人类简史》《元宇宙》等书籍,参加7次调研座谈,5次导读主旨发言,线上交流发言500余次,撰写的《创新驱动发展势在必行》《网购快递为什么那么火爆》《启发人类思考过去现在与未来》《政协书院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校》《警惕陷入信息茧房》《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对待网络杠精》《读畅销书也要有质疑眼光》等10多篇读书札记在报刊发表。2021年3月,我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作了《参加委员读书活动的几点体会》的大会发言,中央主流媒体报道后,多种网络媒体作了转发刊播,《中华英才》等刊物还做了跟进采访报道,对扩大书香政协的社会影响起了积极作用。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