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当好秦岭卫士 守护“中央水塔”
——六省一市政协环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会议综述

2022-06-23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秦岭生态保护要坚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加强区域协调联动’两个路径齐头并进、双向发力。” 6月9日至10日,由全国政协指导、陕西省政协主办的六省一市政协环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会议(以下简称环秦岭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来自全国政协相关部门、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甘肃、青海、陕西等省(市)政协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环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会上审议通过了《会议纪要》,提出上述意见,并一致赞同建立六省一市政协协商联动机制,持续推动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至此,守护好大秦岭凝聚起区域联动的政协力量。

重点提案督办推进秦岭保护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秦岭时这样描述秦岭的意义。

秦岭,我国南北之间地质、气候、水系、生物、土壤五大地理要素的天然分界线,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秦岭地跨青、甘、陕、豫、鄂、川、渝六省一市,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纵深。该区域自然地理相连、人文历史共生、经济社会相融,历史地形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核心文化圈、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核心经济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大秦岭的保护和发展,2021年全国两会上,马中平等10名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推进秦岭生态保护和环秦岭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建议推动秦岭生态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将构建环秦岭经济圈作为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

提案受到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被遴选为2021年度重点提案之一,并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斌进行督办。

2021年5月和9月,由李斌副主席带队,全国政协会同承办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邀请提案者、相关委员和专家组成调研组,先后到甘肃陇南、天水两市和陕西西安、商洛两市深入调研。

在督办过程中,调研组将实地调研与远程协商相结合,在陕西西安召开了视频督办协商会。不仅在西安设立主会场,还在甘肃、四川、湖北、河南、重庆、青海设立分会场,视频连线当地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协商交流。

根据调研和协商情况,2021年10月,调研组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交了调研报告,建议切实把秦岭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走一条共保、共建、共享、共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具体操作层面,报告中一个重要建议就是推动六省一市政协建立协商联动机制,从政协角度选取需要加强跨区域合作的议题,积极开展协商议政活动。

而此次在陕西召开的环秦岭会议,正是落实全国政协督办重点提案形成的重要成果,标志环秦岭区域协商联动机制正在形成。

六省一市守护“中央水塔”

6月10日,参加环秦岭会议的嘉宾们来到了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也是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的首站。一下车,满眼苍翠隔绝了夏日酷热的空气,在溪水潺潺、清脆鸟鸣声中,自生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

在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秦岭国家植物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调皮敏捷的金丝猴、有“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勇猛壮硕的羚牛以及多种多样神奇的植物令人目不暇接……

大家不禁感叹,“这样的生态和生灵都是大自然的神奇馈赠,一定要让其永续存在。”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戚建国是全国政协“推进秦岭生态保护和环秦岭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重点提案调研组组长。时隔近一年后,再次来到秦岭地区,他满怀深情。

他着重与大家讲起秦岭“中央水塔”的意义——

秦岭高高耸立在中国大陆腹地的中央,充沛的水汽在秦岭地区上升凝结形成降雨,在良好生态环境下流出的优质淡水,分别从南、北两麓汇入黄河、长江,形成中国南北两大水系。发源于秦岭的主要河流渭河、汉江分别是黄河、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

更为重要的是,秦岭水资源不仅养育了六省一市流域地区,更是以大型跨流域调水的形式,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送到京、津、冀、豫20多座大中城市。

戚建国感慨,“对于生活在京津冀地区的人来说,都受益于南水北调工程,很多人知道这些水来自丹江口水库,但却很少有人清楚,丹江口水库70%水量其实来自秦岭。”

这些都是秦岭生态重要性的缩影。因此,在环秦岭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指出,秦岭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之大者”,要充分认识保护秦岭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担负起守护秦岭宁静、和谐、美丽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时代责任。

生于斯、长于斯的环秦岭各省(市)也深刻意识到秦岭对于他们的意义。在座谈会上,各省(市)相关负责人分享了他们为守护“中央水塔”作出的努力——

陕西省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全省秦岭保护“1+N”规划体系,建立了全省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台账,探索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通过一系列水资源保护工程,汉江、丹江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

河南省聚焦水污染防治、育林造林、水土保持等重点领域,实施污水处理厂扩改建、河道综合治理、湿地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项目建设,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湖北省把“保护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保护协作体制机制,丹江口库区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水体质量持续向好。

重庆市编制总体规划,部署渝东北大巴山区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9平方公里,推动任河、大宁河等区域河流环境持续改善。

四川省围绕区域水资源保护,积极开展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补短、河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不达标水体整治,确保嘉陵江、渠水两大流域水质优良。

甘肃省持续抓好区域生态修复治理和环境改善,秦岭地区16县(区)2017年—2021年累计完成造林约308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11万平方公里。

青海省持续实施“湟水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等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湟水流域主要干支流监测断面均达到水环境功能目标……

区域联动贡献政协力量

秦岭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态势有目共睹。但在不断治理的同时,大家也深刻感受到:秦岭的可持续发展,是长期工作、系统工程,远不是靠一时一地就可完成的任务。

以秦岭水资源保护为例,在《会议纪要》中,大家一致认为,目前涉秦岭省市各守其土、各自为政,缺乏一体化保护规划和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当前推进秦岭水资源保护,应坚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加强区域协调联动”两个路径齐头并进、双向发力。而建立六省一市政协协商联动机制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按照本次会议上达成的共识,协商联动机制将在全国政协指导下,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重要作用,从政协角度选取需要加强跨区域合作的议题,研究共性问题,积极开展协商议政活动。比如,每年选取一个主题,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六省一市政协联合通过调研报告、专题报告等形式,向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反映会议成果,为推进环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在本次交流活动中,各省市政协也围绕主题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例如,从完善顶层设计的角度,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魏增军建议建立国家层面大秦岭区域体制机制,编制大秦岭中央水塔保护规划,建立以“秦岭生态保护—南水北调发展基金”为主导的跨省补偿机制。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屈谦认为,要加快推进秦岭地区保护法治进程,研究秦岭保护法;严格落实《秦岭国家公园创建方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态保护体系。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钟勉建议,可向国家争取统一制定环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改变以行政区域为主体的项目实施方式,建立以流域为单位的共同体,建设实施一批环境保护工程。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霍金花呼吁,将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投资范围,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生态保护资金短缺是环秦岭各省市面临的共同难题。

对此,青海省政协副主席张文魁建议,推动建立环秦岭地区水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探索水生态补偿的渠道和方式。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周先旺认为,对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应逐年提高生态补偿,将秦巴山区生态修复项目纳入国家重点项目库。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尚勋武提出,可协调相关部门设立秦岭生态保护专项资金,由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共同构建、科研院所和相关高校参与成立秦岭生态保护投资管理专业机构来推进有关工作……

一条条举措、一句句建言背后凝聚着政协人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承载着对秦岭美好未来的向往。期待六省一市政协以此为起点,共下一盘棋、共绘同心圆,为大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凝智聚力、履职尽责,让铿锵的奋进足音,回响在秦岭大地之上……

(记者 王硕)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