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破解乡村医生困境 守护农村健康“守门人”

2022-04-27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基层看病,更多是看医生。医生水平低了,就赢得不了老百姓的信任。”4月26日,全国政协召开“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点出了乡村医生的重要性。

当前,在“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的作用下,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日益成为我国卫生健康体系的牢固网底和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的有力防线。但身为农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乡村医生却存在身份定位不清,岗位待遇薄弱的困境。

据了解,我国现有70多万乡村医生,他们的身份是农民。“村医干了许多‘公家’的活儿,但又不是‘公家’的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张澍一语道出了乡村医生目前的处境。

对此,曾益新提出,应通过培训教育,鼓励村医通过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同时,对于另外一部分长期担任乡村医生、即将退休的老人,相关部门也在考虑通过给予一定补偿的方式肯定其贡献。

在基层农村,乡村医生有其独特的优势,许多村医是本地人,土生土长更容易扎根故土。村医本身也有浓厚的乡土情结,在农村熟人社会里更容易和乡亲打成一片。同时也更熟悉当地的地方病。但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城乡交通的便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到大医院就医,逐渐对乡村医生失去了信任。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李青山认为,提升老百姓的信任度,应从培养村医整体素质入手:一方面,实施基层医学人才本土化培养,既利用好既有的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机制,也要结合实际为乡村卫生院培养三年制专科紧缺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应组织乡村医生定期到县医院学习锻炼,提升村医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通过李青山委员的介绍了解到,目前,村医待遇保障普遍薄弱。以山西为例,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月均收入4000元左右,与同资历的市、县级医疗机构人员差距较大,且职业发展瓶颈明显。他建议,应允许基层将医疗服务收入一定比例用于绩效奖励,并保留合规津补贴,如基层医务人员节假日出诊、夜间出诊、急救出诊、抢救危重病人误时等劳务补助。

据了解,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经住培合格,取得中级职称后在贫困县农村基层连续工作满10年,可经考核认定直接取得副高职称。对此,曾益新表示,目前正在督办各地对这一政策的落实情况,以保障基层医务人员晋升渠道。

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医生队伍的作用。要守好乡村健康这道门,需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让乡村医务工作者当好农村健康的“守门人”。

(见习记者 张园)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