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工作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各民主党派中央两会提案聚焦粮食安全

2022-03-18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重点讲了保障粮食安全问题。

尤其是在丰衣足食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清晰地阐述了为何粮食安全仍是需牢牢守住的底线: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民以食为天。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此次两会期间,不少民主党派中央的重点建言也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的大局进行,以深入调研和务实建言守护国人饭碗。

图为科研人员将太空育种种回基地土壤

种为粮先

万物繁衍靠种子。饱含着古人造字智慧的繁体字“種”的写法意义深刻,左边一个禾苗的“禾”,右边是重要的“重”。

可以说,我国是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种业振兴,尤其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打好“种业翻身仗”。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

小小的种子里可能蕴藏着我国种业自主创新的“金钥匙”,作为以科技为主要界别特色的参政党,九三学社中央从创新的角度带来了种业强国的建议,无独有偶,台盟中央也在提案中呼吁加强种业产业链建设。

“首先是主体的问题。”九三学社在调研中发现,国内种子公司和科研机构小散弱,研发投入和科研转化能力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九三学社中央建议,按照政府引导、产权合作、市场运营的原则,发挥央企和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推动国内种业企业兼并重组,组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种业集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竞争为导向、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在高校课程中增设基因编辑技术、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等课程,注重应用型、复合型科研人员培养。”九三学社中央提出,要鼓励科研院所或个人以知识产权入股等形式与种业企业联合成立研究院,完善育繁推一体化产业链条。推进制种保险试点示范,对产销全程的种业风险进行配套保障。

除了对重点企业的培育,种业基地建设同样不容忽视。台盟中央认为,要持续推进国家育制种基地和区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升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标准,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制种基地基础设施高级化提供支撑。

在品种审定评价方面,当前种子审定程序及评价指标不够完善,使得一些国外种业企业抢在前面从我国种质资源中获利。

“建议修订《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简化选育农作物品种的审定程序。”在九三学社中央看来,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科学家的作用,由若干岗位专家审核推荐即可成为品种,加快具有独特性状的品种获取权。同时,引导研发机构的新品种选育工作,紧盯实际生产需要,将品种推广面积、市场认可度作为首要考核指标,促进成果评定市场化。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在种业技术创新领域,我们同样有一些“卡脖子”的问题亟须解决。

比如,在育种方面,我国目前仍处于以杂交选育和分子技术辅助选育为主阶段,在分子辅助育种、基因编辑技术等现代生物育种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而基因编辑技术未来将有可能成为生物育种的主赛道之一。

“聚焦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生猪、家禽等优势种源,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台盟中央提出,加快推进国家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坚持常规育种与生物育种有机结合,开展重要农作物的生物抗性育种,着力培育一批特色优势突破性新品种。同时注重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强化种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充分利用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鼓励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开展成果转化和共享利用。

种业创新,值得一提的,还有知识产权保护。

曾经,美国孟山都利用中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提取了一类抗病毒基因,并申请100多项专利。中国的种质基因,最后成为美国的专利。

对此,九三学社中央的建议是,进一步抓好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护等工作,加大种质资源基因研究力度。尤其在种子技术研发、生产、改进过程中主动申请保护传统品种的专利技术,逐步形成品牌优势。增强知识产权意识,防止种质资源流失和自主知识产权丧失,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处罚力度,切实保护原始创新。

保护黑土地,守好粮袋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春管正当时。

在东北,“一两黑土二两油”的黑土地也快到耕种的好时节。黑土,这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200至400年。正因如此,黑土地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和最具生产潜力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

我国东北地区作为北半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是,黑土高产丰产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近年来,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地下水超采严重等原因,我国黑土区耕地出现退化,肥沃的黑土变得越来越“瘦”、越来越“薄”、越来越“硬”,打赢黑土地“保卫战”势在必行。

“黑土地保护”,这也是致公党中央和农工党中央提案中共同的“关键词”。

健全黑土地保护法律法规,加强顶层设计是应有之义。致公党中央呼吁,要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利用法,形成黑土地保护法律体系,进一步强化黑土地保护的考核监督,创新黑土地保护体制机制。

农工党中央也提出要加快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并具体建议要参照国家生态保护区机制,在高品质农业特区设立黑土资源保护区。“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支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农工党中央表示。

有了保护的体制机制,还需有具体措施加以落实。致公党中央用“因地制宜”四个字,建议推行以“一翻两免”为核心的秸秆翻埋、碎混、覆盖还田措施,强化生态保护,恢复耕地地力,建设高标准生态良田,实现科技农业现代化。“同时还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对东北黑土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基于省份和区域间的横向市场化补偿机制,加大对农业碳汇产业和种业创新支持,拓宽黑土地保护融资渠道。”致公党中央就黑土地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特别补充道。

黑土地保护,离不开科技支撑。对此,农工党中央建议,结合农业科技区域性特点,支持在东北设立国家黑土研究院,统筹央地科研力量,加强黑土地保护科技攻关。“注重统筹黑土地保护与盐碱地治理,改变重水利建设轻土壤改良的传统路径,探索建立‘重大工程+技术配套’治理模式,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拓展东北地区粮食增产空间。”

东北振兴的农业优势在黑土地。东北地区耕地面积约6.21亿亩,其中典型黑土耕地面积约2.96亿亩,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粮食产量占比超过1/4,商品量占比1/4,调出量占比1/3。因此在农工党中央调研组看来,黑土地的保护一定是保护与利用相互融合发展的过程,应一体化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东北农业现代化,通过土地利用的高度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智能化来科学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要鼓励集约化经营,鼓励种植大户、农业生产合作社、规模化农场发展,积极推广新型农业合作化,提高黑土地利用与保护的规模化水平。”农工党中央认为,在规模化前提下,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以“粮头工尾”为方向,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确保“优粮优价”,支持东北地区统一打造“东北大米”粮食品牌,提高品牌辨识度,实现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双赢。

众所周知,东北黑土地,关系着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产能的稳定提高。本着最严格的黑土地保护原则,致公党中央提出还要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将自然资源执法纳入综合执法体系,形成与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相适应的严格执法监管体系。

良种是“魂”,土地就是“根”

春风轻拂,连片的农田似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浪。

如果说万物繁衍靠种子,那么种子生长要靠土地,如果说良种是“魂”,土地就是“根”,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海南等地考察时多次走进田间地头关心粮食耕种及收成情况,多次在重要会议中强调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的重要性。2020年9月以来,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切实保护耕地粮食产量。

谷非地不生,保护耕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从去年开始,严防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已成为中央鲜明态度。在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措辞进一步严厉: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但当前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在‘非农化’‘非粮化’整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民盟中央相关专题调研发现,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地生产的农作物类型差别较大,部分地方政府对于绝对“非粮化”和“非食物化”之间的尺度拿捏存在困难,在整治中常因为担心被问责而从严执行,导致具体操作中易采取“一刀切”做法。“比如部分地区将当前用于瓜果、水产、苗木、蔬菜等‘非主粮’的土地都当作整治对象,不管其生长情况如何,均要求恢复为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导致出现社会不稳定、大量地理标志认证或‘名特优新’农产品减少甚至消失、政府信用降低等隐患。”调研组反映。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呈现主粮比例逐步降低,蔬菜、水果、水产品等比例上升、结构多样化的特征,饮食消费已实现由“吃不饱”向“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民盟中央提出,耕地保护“非粮化”政策中的“粮”是不是可以从本意的谷类、薯类、豆类扩展延伸到主要食物,整治重点应从保障粮食安全向保障食物安全转变。耕地中允许一定比例的不破坏耕作层、不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非主粮”作物的生产,适当增加地方粮食种植的灵活性。

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结合,是实现耕地保质、粮食保量的重要一环。“鼓励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加快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善生产条件,促进耕地规模化和乡村空间布局(包括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适当增加对多季粮食作物的补贴力度,对亩均粮食产量较高的土地予以一定奖励,提升百姓种粮的积极性,引导其种好‘口粮’。通过考核农业生产结构中‘主粮’生产比例和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的方式,保障粮食安全。”民盟中央调研组建议。

在各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工作中,民盟中央呼吁,还是要实事求是与合理整治结合,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

对于土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除了要守住“红线”,保证耕地的数量,更要保持耕地的质量。

我国在“十三五”时期,就开始逐步推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其实施方式是指在同一款耕地上按照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通过轮作休耕来保障耕地质量不降低,避免耕地退化,目前已经有很多地区在推动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并通过轮作补贴、休耕补贴等,保障轮作以及休耕期间种地农民的经济收益。

但总体而言,休耕相关制度与法律构建在我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还比较薄弱。

“一些地区对休耕生态补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的出台与执行缺乏弹性,对应休耕土地和农户的甄别细分度不足,导致不应休耕的农户利益受损,应该休耕土地却未及时休耕。”“从基层干部到农户都对休耕实施的流程缺乏足够了解,在休耕期间也缺乏监管机制,使得休耕行为不规范、不科学的情况时有发生。”“政府没有明确将休耕和轮作分开,基层部门在实施的过程中,常常把‘轮作’和‘休耕’的补贴混在一起,整合在同一专项资金里进行统计,导致无法直观地了解休耕的具体情况。”

……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上述现象,民盟中央提出,要推动各地方政府深刻认识到休耕是我国“三农”事业中一项重要工作,积极行动,制定出对政府、农户目标耦合的科学政策,有效推动休耕政策的落实,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轮作”的目的是通过轮作实现农作物增加产量或者是保持产量;而“休耕”的目的是在于通过停止种植农作物,保持或提高现有的土地质量。针对当前轮作休耕中出现的问题,民盟中央有针对性地在建议中分析认为,要针对休耕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制订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引导农户根据政策法规进行休耕。建立有效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主体的权利、义务和监管方式。明确将休耕工作和轮作工作分开,指导基层将这两个概念区分开,并建立休耕专项资金,以利于更好地推进休耕工作。

“扩大补贴来源渠道,明晰专项补贴标准。”民盟中央坦言,休耕不可强制,政策更不可“一刀切”。休耕后应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尽可能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可以借鉴广东省的土地托管模式,即由政府出面统计有休耕意愿农户的农地,集中连片,由市场化的公司进行承包运营,形成规模化种植,增加农户收益。

(记者 包松娅)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