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数字背后的“尴尬”,该扭转了!

2021-11-29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中医药的临床优势显著,抗疫期间‘三药三方’的研究成果便是一个例子。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整体十分薄弱,导致临床疗效‘说不清’、作用机理‘讲不明’的情况确有发生。”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全国政协11月26日召开的“加大中医药资源的发掘和保护”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副主委、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的一番“真心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注意。

卢传坚在现场列举了一组数据,“十三五”期间我国建设了5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类仅有2家。今年3月,我国首个中医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南沙,而西医领域拥有的实验室总量已超30个。“要消除中医药与现代科技通约困难的‘症结’,必须扭转数字背后的‘尴尬’。”

可“尴尬”如何扭转?卢传坚呼吁,“要提高重大科技项目对中医药研究投入的占比。”他建议,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区域联合创新基金等项目中,增加中医药专项数量和资助力度。“例如,为科学总结和评估中医药疗效设立临床研究专项,为采用科学方法说明中医药疗效设立基础研究专项,为将有效方药开发成现代创新中药设立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卢委员的话我十分赞同,应该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促进中医药守正创新。”在抗疫过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的团队研制了中药新药“宣肺败毒颗粒”,并入选“三药三方”。“从武汉回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一直在研究其作用机理。现在基本证实了中药起作用的机理主要在于免疫调节,中医药的效果让世界有目共睹。”张伯礼说。

“仍有一些部门对中医药工作不重视,仍有部分省市没有独立的中医药管理机构,没有机构的话,就不是‘小马拉大车’的问题,而变成了没有‘马’的问题。”针对中医药工作中存在的“政府百姓两头热,医务人员中间凉”现象,张伯礼建议,要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作为破瓶颈、抓落实的重点,设立省级中医药领导机构,新增内设机构、扩充编制人员。

如何进一步激发中医药人才的创造活力?张伯礼进一步建议,要以评价机制改革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特别是在人才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融媒体记者 张佳琪)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