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京昆

全国政协京昆室“新时代戏曲人才培养”调研报道之一
“不愧是‘天下第一团’”

2021-10-18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山东济南,莱芜梆子剧团。

“恢复传统戏,首先要恢复我们莱芜的地域文化,因为莱芜梆子中有很多戏讲的都是莱芜的历史名人。”

“那演员们喜欢演现代戏还是传统戏啊?”

“年轻演员在恢复剧目时是从传统戏开始,但他们更偏重演现代戏。”

“老百姓喜欢看现代戏还是传统戏呢?”

“分年龄。50岁以上的或更年长一些的观众喜欢传统戏,年轻的观众更喜欢现代戏。我们在演现代戏上会有所创新,如音乐、舞美上有现代特色。像《红柳绿柳》,到现在已经四代了……”

10月11日至1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率全国政协京昆室调研组以“新时代戏曲人才培养”为主题到山东调研。这是委员们与莱芜梆子剧团团长李长生的一段对话。

戏养人,人传戏。这几乎是戏曲人的共识。恢复传统戏、排演新编剧目,其目的都在于培养戏曲人才,传承戏曲艺术。

在莱芜梆子剧团,剧目长廊中展示了几十部经典剧目,《红柳绿柳》《三定桩》《推媳妇》《儿行千里》《沃土仁心》……既有传统戏,又有现代戏。“《赵连岱接闺女》现在是第七代演员在演出了。”委员们跟随李长生的脚步,边听介绍,边仔细观看剧目介绍。

“其实,莱芜梆子里有一部分是徽调,并且还保留有100多部传统戏呢!徽班进京对莱芜梆子剧团的影响很大。”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侯露讲述了徽班与莱芜梆子的历史。

原来,清中期以后,徽戏班“老阳春”循四大徽班进京的道路北上,至泰安一带并定居下来。在此以前,起源于陕西、甘肃一带的“秦腔”,已经河南传到鲁西南,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梆子腔”。粗犷高昂的鲁西南“梆子腔”很容易被当地人接受,比“徽戏”等其他艺术形式更符合泰沂山区人民刚直侠义的性格,因而日渐兴盛。“老阳春”班为了自身生存,开始逐步移植“梆子腔”,自此,“梆子腔”与徽戏日益融合演变。后因演员大都是当地人,受方言等因素的影响,逐步发展变化形成了“莱芜梆子”。

“我们准备了几个莱芜梆子片段,想请调研组成员欣赏点评一下。”调研组成员随着李长生的指引,来到了剧场。《儿行千里》《红柳绿柳》《三定桩》《新娘》《嘶马河》,唱腔时而高亢激昂、刚劲豪迈,时而挺拔奔放、欢快流畅;青年演员的“四功五法”,扎实、规范、讲究,令委员们连声叫好。

“几个莱芜梆子选段、一段基本功,短短三四十分钟,信息量很大,听得太过瘾了!”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杨承志的感受给演员们很大的鼓舞。

“我真的很感动。你们不仅有这么多好剧目,还有这么多好演员。剧团在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发展得这么好,这么有影响力,值得我们学习。”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深受感动。

“莱芜梆子的味儿正!对!好!”一下子就被演员们认出来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赤委员的发言让大家很兴奋。

“听了莱芜梆子,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我想用一段河北梆子献给咱们剧团优秀的演员们,同时也跟大家一起交流。”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刘莉沙委员说完,《洪湖赤卫队》的音乐就响了起来——“自从来了共产党,洪湖的人民才见太阳……”既慷慨激昂,又婉转真切,大家都听得入了神。

“终于知道地方戏的魅力在哪里了。根植本土,扎根民间,有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上海戏曲学院原副院长王立军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一曲唱罢,一曲又登场。“自幼儿出身寒门经磨难,随万岁南征北战二十年……”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栗桂莲委员用晋剧《大脚皇后》开场,与在场演员们进行了交流。婉转流畅的旋律、优美圆润的曲调,引得大家掌声连连。

“今天真是太精彩了。莱芜梆子、河北梆子、晋剧,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中国文联副主席边发吉常委忍不住赞叹。

“莱芜梆子以其丰盈的乡情乡韵扎根民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唱响于嬴牟大地,剧团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团’。从这几个片段中我们就感觉到,老一辈的演员演得好,年轻演员有生气!看到你们的表演,我们也很振奋。”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的点评,让大家充满了信心。

不知不觉间,调研组与莱芜梆子剧团的“站谈会”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时间也已近傍晚。就在卢展工最后总结讲话结束时,李长生忍不住说:“这种交流方式也让我们感觉很新鲜,但意犹未尽。”

意犹未尽的不只李长生和演员们,还有委员们。在回程的路上,委员们接着交流起来:

“不愧是‘天下第一团’。从刚才的剧目长廊中就感受到了,有历史,有剧目,剧院管理得好,演员培养得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建国委员深有感触。

“看得出来当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看到他们,感觉戏曲大有希望。”中央军委办公厅原副主任曹育民也加入了讨论。

“是啊!他们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明的生活气息,能抓得住观众,而且在演员的培养上很下功夫,院校结合,路子正,基本功规范扎实。”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仝广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讨论声掩盖了汽车轰鸣声。车轮滚滚向前,把委员们的思维拉得更远更长……

(记者 郭海瑾)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