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从6月份开始,辽宁省政协和辽宁省朝阳市各界共同行动起来,千方百计为一个人寻找一张单人照片。
这件事儿听起来有些新鲜,但在辽宁省各级政协委员眼里,此事花再大的力气都值得。“为了告慰英灵,供后人更好地缅怀英烈,我们一直在努力。特别是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百年的重大时刻,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朝阳市政协委员、史志办公室主任郎景成说。
郎景成所说的英烈,就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
这到底是谁的颅骨?
2004年5月31日,位于长春的护国般若寺在施工时挖出了一颗残缺了下颌和部分牙齿的颅骨。看到这一幕,人们充满疑问,这到底是谁的颅骨?为何掩埋在寺内?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率部队与日军作战时身负重伤被俘,宁死不屈,壮烈殉国,年仅34岁。赵尚志牺牲后,头颅被伪三江省警务厅长田中要次下令残忍锯下,遗体被抛入松花江中。从此,将军的颅骨下落成谜。
郎景成告诉记者,直到1987年,75岁的东城政雄——当年谋害赵尚志将军的主凶,向《朝日新闻》记者讲述了他参与谋杀赵尚志将军的全过程及赵尚志首级的去向:当时他们运送赵尚志的头颅到长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决定将赵尚志的头颅焚烧灭迹。此时,长春市般若寺的住持倓虚出面请求将赵尚志的头颅掩埋在寺内。多年以后,由于倓虚早已作古,后人虽多次到寺庙寻找赵尚志的颅骨,但一直未果。
直到2004年,寺庙施工时挖出了一颗颅骨。经过黑龙江省有关专家对颅骨进行鉴定,初步认定为赵尚志将军的颅骨。后经国家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对颅骨进行人类学鉴定和颅像重合鉴定,得出结果:送检骨骼年龄为33.4岁;从颅骨测量值推断,身高的数值应在160-163厘米之间,颅骨左眼眶下部有陈旧性骨伤。这与历史记载的赵尚志终年34岁,身高1.62米,左眼眶下被弹片击伤骨质受损相吻合;送检颅骨的标志点与赵尚志照片的标志点、标志线均能重合在标准范围内,符合颅骨与照片同为一人的条件。
至此,赵尚志将军颅骨失踪之谜终于解开!
矢志抗日 威震敌胆
在网上查阅赵尚志将军资料时,人们会看到一张他身穿军装的帅气单人照。记者在朝阳市赵尚志纪念馆里也看到了这张照片。
不过,郎景成告诉记者,这张单人照并非赵尚志的真人照片,而是后人根据其颅骨和牺牲后日军拍摄的照片,用电脑复原,经画家绘制而成的。
赵尚志纪念馆副馆长郑滢向记者介绍,赵尚志出生在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在父亲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25年,17岁的赵尚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赵尚志返回东北从事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但他严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九一八事变后经组织营救出狱,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此后,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与日伪军进行了英勇无比的艰苦战斗,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清剿”。特别是在冰趟子大捷中,赵尚志率领队伍巧妙伏击,以牺牲7人的代价,致日伪军死伤300多人。当时日本关东军对“赵尚志”三个字闻风丧胆,发出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的无奈感叹。日军还设下重金悬赏:谁捉住赵尚志,以“一两骨头一两金,一两肉一两银”论价。
“让人痛心的是,赵尚志在34岁时不幸被日军残忍杀害。他一生戎马倥偬,为了防止暴露自己,甚至很少拍照片,所以到现在我们也没有找到他的一张单人照片,这是个很大的遗憾!” 辽宁省政协副秘书长韩文华对记者说。
魂归故里 遗憾未了
2008年10月25日,遵照赵尚志亲属意愿,赵尚志的颅骨被安葬在他的家乡朝阳市朝阳县尚志乡尚志村。
“将军11岁离开家乡,百年诞辰时英灵回家。赵尚志是朝阳的优秀儿女,朝阳人民以他为自豪,家乡人民永远怀念他。”郑滢动情地说。
将军遗骨终归故乡,是对英雄的一种告慰。但在朝阳人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未了遗憾——找一张赵尚志将军的生前独照,供后人瞻仰。
2021年9月30日是第八个烈士纪念日,郎景成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行动起来,共同寻找赵尚志的生前独照,以此告慰英灵,让世人永远铭记保家卫国的英烈。
(融媒体记者 李木元 韩月 汪凯 满达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