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和宗教委员会

围绕加强“五观”教育,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

2021-08-02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7月19日至23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齐同生一行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开展“加强‘五观’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主监督性调研。这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关于“要根据政协章程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的民主监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促进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探讨政协协商式监督的路径、规律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政协履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个地方,几张桌子,聊聊天、说说话,委员与基层群众面对面,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有机结合起来,多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长廊’,把政协委员工作室建在社区里,帮助各族居民解决问题。”通辽市哲建社区负责人介绍道。

调研组走访中,遇到通辽市一位即将上高三的蒙古族学生,洁白的连衣裙,明媚的笑容,自信从容地对调研组说:“国家和社会非常关爱照顾少数民族,我们心里非常感谢,也感到非常温暖。我想考西南政法大学,一直以来我努力学习普通话,这为我提供了很多机会和平台,交到很多朋友,更能帮助我实现学习法律、走向更广阔未来的梦想。”

“三科统编教材学生们能否适应,学校办学和老师授课有什么困难吗?成效如何?”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杨小波问。

“孩子们学习能力很强,兴趣也浓厚。以前担心出现的问题,实践中发现很多都不存在,孩子们总能给我们惊喜。老师们都在为此积极准备,可以胜任新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各民族的孩子一步步实现同吃、同住、同学、同享、同乐,平等团结,互帮互助,生长在同一片天空下,大家从小是朋友,这样的环境生机勃勃,未来可期。”赤峰蒙古族中学校长有感而发。

立人先铸魂。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有利于教育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愿景。

经过调查研究,调研组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机关召开协商式民主监督座谈会,与内蒙古自治区党政部门协商交流。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李秀领参加会议,内蒙古自治区统战部部长段志强做专题汇报,宣传、教育、民族等部门负责人参加。

“民族工作兹事体大,我们要持续推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见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学院教育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党建工作计划,紧紧扭住广大干部的思想观、政治观,全面提升民族理论政策水平,厚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坚力量。”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黄雅丽说。

“搭建各类平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科技力量,赋能宣传工作,同时坚持在抓实各类问题纠偏整治上聚焦发力。”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高志明认为。

“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陈改户发声。

“开展‘五观’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我国民族工作在新发展阶段的正确方向,指导民族工作能够跟上时代节拍、更好地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齐同生强调:“民族地区的大多数问题是地区性的共性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重视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实现现代化,又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常歌 李睿琦)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