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持续推动农业强起来 农村美起来 农民富起来——全国政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登

2021-05-25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编者按: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全国政协24日在京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协商会。

本次专题协商会采取联动协商形式,100余位全国、省、市、县级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机关主会场和贵州、云南分会场参会,28位委员、专家和基层代表在会议现场或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发言,近140位委员通过移动履职平台发表意见。现将有关发言摘登如下: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传堂作主题发言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我们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去年底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密集出台了许多政策规定。各地近期陆续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应当清醒认识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深度、广度、难度上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十三届全国政协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工作重点,每年都围绕相关议题组织调研,并多次、多层次地举行专题协商,持续建言、履职尽责,这是人民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通过调研和思考,提四点建议:

一是紧紧扭住产业这个根本。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产业要实现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有”到“优”的转变。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拓展产业功能,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培育多元化乡村产业业态。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发展导向,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

二是牢牢把握人才这个关键。进入新发展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人才供求矛盾将更加凸显。要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广开门路“引”、任人唯贤“选”、多措并举“育”、 提高保障“留”,进一步健全乡村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政策体系。

三是着力补齐基础设施这个短板。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放在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中谋划设计,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城镇和乡村发展,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网等薄弱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四是始终强化改革创新这个动力。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要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要坚持群众立场,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王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调研中发现,重庆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0.2%,但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涉农科技型企业实力、涉农科技人才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普遍性。为此建议:

一是健全农业科创体系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议紧紧围绕农业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对涉农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优化整合,建设若干“国家队”,加大力度推动整合农科企业、高校院所优势资源打造科创联盟。要聚焦农业种质资源创新与良种培育、农业生物安全、现代农业装备及未来农业发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二是突出农业高新区的培育功能和区域特色。国务院已出台农高区建设文件。建议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地方提升农高区创新要素集聚功能,并作为农高区升级的重要条件,鼓励通过吸引涉农高校院所设立研究平台、配套涉农投资基金、开展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等方式,推动在智慧农业、生物种业、智能装备、生态循环农业、食品与健康等领域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地方根据区域生态条件走差异化发展路子,在畜牧水产养殖、果蔬种植、山区特色农业等领域,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和创业园区。

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惠农的人才支撑。科技兴农,人才是关键。建议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特派员带着技术下乡,通过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同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要注重选拔熟悉市场、大数据智能化、网络等方面的人才,实现科技和市场为乡村振兴双赋能。要进一步支持涉农高校乡村振兴学院建设,贯通管理、科技、市场的“大农业”学科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罗志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传堂、辜胜阻率调研组,分赴云南、贵州开展专题调研。委员们亲眼目睹了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脱贫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受教育、倍受鼓舞。

委员们感到,云南、贵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注意不断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设计;二是普遍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三是瞄准产业就业培育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聚焦民生短板加快推进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五是围绕“稳得住”“能致富”注重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六是紧扣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委员们认为,当前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为此建议:

一、立足现阶段发展特征,进一步明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思路。一是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强化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在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资源配置、指导和监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赋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权,以县为单位分类、梯次推进乡村振兴。三是处理好工农和城乡关系。高度重视县域在城乡融合中的独特作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四是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抓紧利用好五年过渡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眼乡村振兴长期任务,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紧盯产业和就业,培育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在产业方面,坚持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注重产业链建设拓展。在就业方面,坚持外出就业和本地就业并重。继续加大脱贫地区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强当地产业的培育,深挖公益岗位潜力。

三、围绕基础设施和人才,为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既要持续抓好乡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又要重视区域性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在乡村人才方面,培育本土人才,吸引外地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推动“三农”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四、加快研究落实东部产业向脱贫地区梯度转移的推进机制。研究推动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具有相关资源禀赋的脱贫地区转移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这方面应先行一步。

全国政协常委夏涛:精准培育高素质农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根本。调研中发现,各地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高度重视,但在对象遴选、培育方式、政策支持等方面尚不够精准,与乡村振兴的需求不相适应。为此建议:

一、按产业需求遴选培育对象。摸清各地产业发展基础和农业从业人员底数,测算出产业发展所需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类人才数量。科学制定分类培育计划,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中高职院校回乡毕业生、青壮年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纳入重点培育对象。

二、按农民需求实施精准培育。按需对培育主体进行择优遴选,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构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适度竞争的多元培育机制,切实提高培育质量。要顺应农业生产规律和农民学习特点,把集中培训分解为应季、应时的弹性学制,采用“菜单式”现场教学。注重发挥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作用,实现“要农民学”向“农民要学”的转变。在传统生产环节培训基础上,注重向产前、产后延伸,加大智慧农业、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培训内容,帮助农民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提升创业创新能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按发展需求提供政策扶持。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发改、财政、人社、金融等部门支持,针对产业发展需求,提供土地流转、财政补贴、示范项目、基础建设、金融保险等政策扶持,为高素质农民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加快构建一支振兴乡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全国政协委员莫荣:以就业优先战略引领脱贫县可持续发展

脱贫攻坚后脱贫县面临三个难题:一是960多万易地搬迁安置贫困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二是如何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三是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调研发现,就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为此建议:

首先,实施就业优先的战略,建立劳动者就业致富的机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把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发展之源,坚持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发挥就业的社会融入作用,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形成就业致富机制。

其次,发挥劳务品牌作用,推动有组织外出就业。脱贫县劳动力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就业,因此,树立劳务品牌、强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就业政策扶持成为必须手段。如云南怒江州通过培训劳务经纪人,开展“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等,近4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增加了近5倍。

第三,强化脱贫县劳动者能力开发,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议均衡普通教育资源,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在“十四五”期间建立实施“脱贫县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提高脱贫县劳动力核心竞争力,促进长期有效稳定脱贫。

第四,促进产业引进与创业有效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脱贫县和易地搬迁安置区的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鼓励扶贫车间等向企业转变,形成新的产业链。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农户”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集体的力量,以电商发展促进农民进入大市场,实现农业稳定的就业和增收。深化“放管服”改革,扶持农民返乡创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李云才: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需打造“西部优势”

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别需要打造“西部优势”。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的生态可塑造优势、区域特色产业可培育优势、独特人文旅游资源可开发利用优势,在东西部协作中实现资源互相利用、市场优势互补,互相创造发展机会,拓展市场需求,提升发展效率和质量。为此建议:

一、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中,进一步激发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一是加大派驻西部和双向交流干部的力度,重点以区域制、项目制和产业区、产业链负责制的方式,或以产业中心村实现“一村联多村”管理方式,优化完善和提升产业起点、市场规模、技术创新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不断培育乡村振兴的三支队伍:有技术有技能的高素质农民大军,懂经营善管理有创业创新精神的青年人才队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三是西部地区的村级组织班子成员中,应确保有一名以上有经商办企业经历或懂经营善管理的干部。靠人才兴业、创业、成业,使西部地区在更高起点上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完善和转变资金帮扶方式。帮扶和协作单位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主要是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智力支持和技术创新应用,促进受帮扶地区高质量发展。鼓励市场主体更多参与,允许产业研发跨省联动“打捆式”立项,把东部人才、技术优势转化为西部地区协作项目优势,走以创新为标志和特征的资源整合式、产业研发式、技术共享式、人才高地式的帮扶与创新发展之路。

(视频连线)贵州省毕节市政协委员徐富军: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所在的地方是纳雍县库东关乡陶营村。这里原本就有樱桃种植传统,但因品质不佳,并没有什么销路。1996年,我在这里发现一棵与众不同的樱桃植株,通过精心选育,2011年玛瑙红樱桃成功面市,深受市场青睐。在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下,我们不仅在陶营村种植玛瑙红樱桃,还在全乡推广种植,带动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10148元增加到2020年的19301元。

在红樱桃产业发展中,我们探索出“四轮驱动”经验。一是党员能手带动,二是县乡深度推动,三是校企合作联动,四是文化旅游拉动。

红樱桃产业是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成功典型。但就整个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而言,多数都是靠政府不计成本投入而发展起来的,减贫摘帽后,一旦政府减少投入甚至“断奶”,有的扶贫产业可能会难以为继。

在乡村振兴中,基层同志和乡亲们更希望推动乡村产业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造血机能。一是突出地方特色。将地方特色品种选育纳入国家战略,加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保护,鼓励地方更多地发展独特的、差异的、难以复制和不可替代的产业。二是坚持市场导向。政府集中于试验、试点、示范,减少对农业经营活动的干预。三是培育农业新业态。适应订单农业、农产品电商、休闲观光农业等深化发展的需要,加强与之适应的土地、税收、仓储、物流、食检、环保等政策供给,使农业新业态成为产业振兴的新动能。

(云南分会场)全国政协委员李学林:加快扶贫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是发展之基,产业扶贫是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式,产业振兴也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为此,就做好产业有效衔接,推进扶贫产业向乡村产业转化,加快产业兴旺和现代产业发展,提两点建议:

一、加快促进产业提档升级。首先,坚持市场引领,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加强对脱贫所选择各类嵌入型产业的后续支持,关注新产业培育与关联延伸,促进更多新兴、特色产业落地生根,实现产业兴旺。其次,促进脱贫产业向乡村产业转化,加强关键环节项目支持,加快补齐产业技术、设施、现代服务等短板,通过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再次,加快推进产业融合,提升产后加工、物流、营销、消费等全产业链价值,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乡村产业现代体系。

二、加快现代经营主体培育。统筹支持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种养协会及职业农户等主体培育,加大仓储物流、电商等生产生活性服务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投入,提升主体运营能力和带动能力。建立和健全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按照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分工和职责,绑定利益机制尤其绑定龙头企业与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机制,形成有机产业联合体与利益共同体,推进规模经营,完善农民稳定增收机制。强化农民职业技能提升,大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经营型新型农民,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和效益。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刘身利: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

近几年来,全国农业企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1.4万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先后在83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扎根创业兴业。下一步,为了更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议国家进一步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并充分发挥农业企业更大作用。具体建议:

一、高度重视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群。首先抓紧做好脱贫地区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资源条件、具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群。其次把产业发展同原来扶贫项目有效衔接,深度融合,尽快产生效益。

二、加速培育壮大脱贫地区当地农业企业群。有条件的引进一些外地资本和企业,但不忽视本地土生土长农业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本土企业可成为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领军力量。

三、大力推进脱贫地区农业企业和农户深度融合。目前,全国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近10万家,仅农产品加工业年度营业收入就有23万多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27亿户,与广大农户已形成相互融合促进的关系。建议国家对脱贫地区农业企业,在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形成紧密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程建平:开展“强师工程”提升脱贫地区教育

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人,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至关重要。教师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北师大开展的“强师工程”,建议:

一、扎实做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建议为脱贫县定向招收、培养和输送一批“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脱贫地区要发展教育,首先要解决师资问题。今年,教育部已计划率先联合6所部属师范大学,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按照“省来县去”原则,定向招收“优师计划”师范生,推动当地基础教育振兴。

二、广泛开展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精准培训”。一是深入落实教师素质能力提升计划。现有的线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已较为滞后。建议启动教师素质能力提升计划,重点面向脱贫摘帽县,探索“线上+线下”“能力+学历”培训模式,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完善教师学历成长体系。二是系统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机构作用,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进行跟踪监测和深入研究,探索教育发展状况和教师成长规律,形成高质量的研究课题和分析报告,为国家精准开展教师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三是为教师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为进一步弘扬“四有”好老师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建议面向扎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任教的教师开展奖励计划。

(视频连线)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格力小学校长吴金凤:以教育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格力小学是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由广东省珠海市为搬迁安置点援建的配套学校,于2018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小学6个年级有14个班,幼儿园有3个班,共有在校学生近600人。孩子们沐浴着党的阳光,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书香四溢的图书馆里读书,在绿草如茵的操场上运动,住在学校、吃在食堂,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格力小学是怒江州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以前,有些贫困户没有接受教育,“穷帽子”从祖辈戴到孙辈,近年来全州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但还存在着很多短板和弱项。借此提三点建议:

一、继续开展名师领航工程,名师到怒江支教行动。2020年,教育部向怒江州派出100多名名师领航工程名师和骨干教师,他们成立工作室带徒弟、上示范课手把手教、提出学校管理意见等,深受基层老师欢迎。希望教育部继续选派名师到怒江支教,帮助怒江教师成长进步。

二、加大对边远山区教育传帮带力度。建立学校“一对一”对口帮扶,即一所发达地区的优质学校帮扶一所边远山区学校,通过支教、培训、远程信息化等方式帮助解决乡村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教育水平不高等问题,指导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让边远山区孩子与发达地区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加大对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支持力度。这几年,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教师周转住房配套仍滞后。建议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加大对乡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的支持力度,让乡村教师住得下、留得住、安心教、教得好。

全国政协常委王林旭:加大对乡村文化教育支持

我曾到一所大峡谷中的学校调研,在美术课堂与同学们交流绘画技巧、艺术心得时,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深深感染了我。从他们专注的眼神中,我看到大山深处孩子们的艺术梦想和对知识的渴望。“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在进一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同时,要进一步缩小城乡文化、教育差距。作为一名画家,我深刻体会到,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法。

建议国家在乡村文化教育方面进一步出台有效政策、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在加强广大乡村特别是偏远民族地区基础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加大文艺课比重,并立足当地特点或民族特色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绘画方面的兴趣。

全国政协常委谢茹:把握乡村产业振兴三个关键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应把握三个关键。

一、发展产业,既要选得准,更要延得深。产业选择上,注重因地制宜,重点看是否适合当地气候和资源条件、是否有龙头企业带动、是否具市场效益和前景、是否能带动千家万户。产业拓展上,向广度深度进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让“原字号”更多变成“制成品”;推进质量绿色兴农,培优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推进农文旅融合,提升乡村“颜值”,做大产业“市值”,实现业态“多元”。

二、培育主体,既要“壮龙头”,更要“带农户”。要健全完善金融支农考核,促使涉农产业信贷“精准滴灌”;推动乡村产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落地,制定点状供地政策和用地指引;加大对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仓储冷链物流及现代产业园区的奖补和支持。发展乡村产业,要确保农民受益。政府给企业的资金项目,应形成与脱贫农户参与的“责任连带”;创新“三变”参与途径,推动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参与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民,注重帮助掌握生产技术。特别关注脱贫妇女稳产业、稳就业,推动各项帮扶举措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困难妇女倾斜。

三、政策支持,既要补短板,更要活机制。聚焦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培育“新农人”,强化职业教育和农业技能培训;发力“新基建”,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拓展电商“新蓝海”,将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更多实行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物化资产入股企业或合作社的支持形式;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市场价格风险及自然灾害损失。

(贵州分会场)全国政协委员孙诚谊:关注健康守护人 稳定村医队伍

乡村医生是农民健康的守护人,也是农村医疗的网底。国家高度重视村医队伍建设,但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比,村医队伍建设仍是农村医卫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村医待遇未得到较好落实、村医工作繁重、村医素质参差不齐。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更应关注乡村振兴健康守护人,稳定村医队伍。对此建议:

一、明确村卫生室为乡镇卫生院派出机构,村医为乡镇卫生院派出人员,由乡镇卫生院与村医签订用人合同并统一管理。

二、制定村医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关文件,在职村医均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县级卫健部门审定离岗村医身份和服务年限,村卫生室可返聘退休村医继续执业,参照村干部退休补贴政策发放生活补助;建立村医执业风险分担统筹机制,由县级财政部门为村卫生室及村医集中购买医疗责任险、人身意外险,明确保险赔付范围和比例等,切实保障村医行医安全。

三、以辖区常住人口为基数合理量化各项目任务指标,不安排不属于村医的工作,研发便于村医操作的App,减轻村医负担。

四、结合村卫生室承担的公共卫生项目,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中医适宜技术及合理用药等知识和设备配置操作等开展村医在岗培训;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向村卫生室延伸,助力村医提高诊疗技术。

作为住黔全国政协委员,希望国家卫健委对贵州省县域医疗次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中心村卫生室建设和改善给予更大支持力度。

(云南分会场)全国政协常委高峰: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快车道”

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战场、重要阵地,农村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建议打通三条“快车道”,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一、畅通城乡资源配置“快车道”。当前,我国农村资金、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长期单向流入城市,而城市优质的发展要素却很少流向农村。

建议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实施政府配置资源与市场配置资源双向发力。加快形成健全的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快速、无障碍、低成本流通;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创新推动金融资源、人力资源向农村流动,用政府配置资源破解市场局部失灵。

二、畅通乡村政策供给“快车道”。加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政策供给,营造“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撑体系。

建议加快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土地经营权等相关制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出台配套的财政、税收、土地、信贷、保险等优惠政策,把更多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引向农村;高度重视提高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化程度。

三、畅通城乡商品流通“快车道”。当前,城市工业品进村“最后一公里”受阻,优质农产品“缺品牌、少服务,卖不掉、运不出,成本高、难追溯”。

建议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物流网点覆盖率;加快农村龙头型网店培育;提升农村集贸市场、商业网点建设,以物流畅通促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全国政协委员钱学明:谋划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我出生在浙江嘉善农村,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广西,近年来深度参与脱贫攻坚。我认为,虽然东西部地区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条件、重点和路径不尽相同,但都应重视和谋划好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首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因地制宜,结合乡村搬迁撤并和优化调整分类施策。

其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应只是“农业振兴”,而应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再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能是“就村论村”,而应充分发挥县城和镇区的聚集辐射效应。

县域作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联结点,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上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应成为乡村振兴“引擎”。为此建议:

一、鼓励和引导国内产业由东向西转移。探索将东西部地区之间“财政转移支付”调整为“产业转移”,大力推动“产业西进”,做到“让产业跟着打工人口走”。引导和帮助转移企业充分利用土地变性之后价格差,加快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工艺换代,实现“在转移之中升级”,促进东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人的就近城镇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村的区域中心,在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生活消费上做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通过人的就近城镇化,让各地群众都能身居城镇、扎根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常委许家印:民企助力应以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为抓手

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要以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为抓手,重点发展一些农民“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产业,带着农民一起干、帮着农民把钱赚。为此建议:

一、在农业产业方面:重点发展高效集约、绿色环保的现代农业产业,通过深化与国际国内优秀龙头企业合作,掌握现代化农业前沿核心技术,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打造高产量、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农产品品牌。

二、在带动就业方面:把产业链条多留在当地,为农民多提供就地就近就业岗位,确保老百姓在本乡本土就能稳定获得收入,干得好、干得欢、能持续、能致富。同时,通过引进农业高科技专家人才,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带动一批现代农业合作社,持续提升生产、运营及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三、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打通产供销上下游产业链,拓展精深加工等附属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不同市场群体的消费需求,形成持久运营的良性循环。

四、在反哺农村农民方面:鼓励投身乡村振兴的民营企业拿出一部分利润,一是用于乡村生态修复、保护和提升,二是用于当地农田农业机械设备的现代化升级改造,三是用于美化乡村、改善村容村貌,四是用于农业人才的技能培训,五是支持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总之要把农村打造成生态宜居、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让农民成为有钱赚有奔头、人人羡慕的职业。

全国政协委员王权:乡村振兴注重做好生态文章

脱贫攻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作为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还很重。为此建议:

要着力固生态优势、强产业弱项。多数深度贫困脱贫地区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但缺乏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很多地方解决搬迁人口就业主要依靠扶贫车间,无市场竞争优势。建议着力培育基于生态资源的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比如高黎贡山以其生物的多样性被学术界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具备形成生态旅游产业的独特优势,应以保护区为基础、以国家公园建设为目标,作为支柱产业核心任务进行规划和建设。生态优势是很多深度贫困脱贫地区的宝贵财富,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自然生态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视频连线)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政协委员黎春福:挪穷窝断穷根“一步跨千年”

我所在的托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住着160户近600人怒族同胞。如今乡亲们在迁出地种上了草果、核桃、茶叶等绿色经济作物,有了稳定脱贫的生态产业;出不了远门的劳动力在小区扶贫车间就可以务工,人均收入每月至少2000元,青壮年劳动力到附近或广东等地务工,有稳定收入。搬出来后,大家的发展路子更宽了,信心更强了,都朝着“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迈进。针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三点建议:

一是部分安置户人口自然增长后住房面积不够,建议分类解决。例如原只有母子2人的一户,分得40平方米住房一套,儿子娶妻生子后居住面积就不够了。类似情况各个安置点都有很多,建议制定政策,采取配套公租房、公用房等方式加以解决。

二是对易地搬迁搬出地实施重大生态修复。过去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近年通过退耕还林、生态扶贫等得到一定保护。但投入生态修复资金与实际成本相差较远,目前公益林每亩补助到群众头上只有10元,人工造林每亩补助只有500元,群众修复生态积极性不高,建议从国家层面给予专项支持、提高标准。

三是加大对脱贫地区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怒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很大,省委提出把怒江建设成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这也是我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产业。建议从国家层面继续帮助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和提供旅游规划专业人才支持。

全国政协常委解学智:衔接转换需注重产业、市场和金融作用

乡村振兴,是一场更长久、更全面、更困难的攻坚战,我们在做好与脱贫攻坚衔接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工作重心,做好相关转换,建议更加突出三个作用。

一是要更加注重产业的作用。阶段性脱贫可以靠帮扶,但长远发展必须靠产业,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由于“三农”的弱质性,乡村产业基础薄弱,农村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户等经营主体,往往呈现散、小、弱的特征,经营普遍存在融资难、销售难、控制成本难、防控风险难等“四难”问题。现在迫切的是将乡村产业纳入国家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优化顶层设计,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在全国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是要更加注重市场的作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除了要继续发挥好政府作用外,还要更加注重市场作用。脱贫攻坚使贫困地区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脱离出来,乡村振兴则要使广大乡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成为市场的主人。当前,尤其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科技创新中的引导作用,有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完善乡村产业体系。

三是要更加注重金融的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注重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的联动外,要进一步突出金融的作用。针对乡村金融主体存在的“四难”问题,尤其要注重发展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不仅解决乡村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还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以资金为溶剂和黏合剂,将上下游经营主体紧密联结在一起,有效整合上下游资源,统一规范产业链生产和管理标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贵州分会场)贵州省政协委员王尧忠: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要“收入”更要“融入”

“十三五”期间,贵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让192万贫困群众“挪穷窝”。我所在的黔西南州在搬迁工作中,同步配套公共服务,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实现了一户搬迁户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

但同时我也感到,就业能“增加收入”,却不能有效解决“感情融入”的问题。搬迁群众在生活渐好同时,融合融入还存在一定困难:一是不习惯。一些群众习惯了住木板房、种苞谷粮的生活,一下子住进新楼房、工作在新厂房,还有些不适应。二是难交流。从不同地方搬到小区集中居住,打破了原有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甚至产生矛盾纠纷。三是有顾虑。从山区搬到城镇,生活成本明显增加。一些群众担心政府帮扶政策一旦停止,生活将变得无所依靠。这些问题看似小,实则是亟待解决的要紧事。

易地搬迁不是地域的简单变动,也不是不同人群的简单拼凑,更重要的是身份的重塑、情感的融入、文化的再造。建议在毫不放松抓好“一户一人”稳定就业的同时,更加注重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深入细致做好心理疏导、矛盾化解,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搬迁群众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精神世界也得到充实,从内心深处真正把安置点当作家,把小区作为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全国政协常委李世杰:以乡村善治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随着乡村治理难点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我国乡村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治理效能不断增强,但问题也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空心化”是乡村治理的突出难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导致“无钱办事”;治理机制不健全,存在“力量弱”“管理乱”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实施积极的农村就业创业政策,引导人口返乡入乡。做强乡村特色产业,鼓励龙头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健全服务政策,鼓励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返乡入乡就业创业;开展技能培训和转岗就业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水平。

二、多渠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从根本上夯实乡村治理基础。建立健全扶持政策,支持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各类生产经营实体;探索设立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专项资金;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成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力量;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探索资源开发型、土地合作型、电商共建型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三、完善乡村治理工作机制,增强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群众代表在乡村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减少乡镇行政事务摊派,让村社回归自治功能;夯实乡村两委队伍,加大从返乡人员、致富能人中选配村级干部力度,健全培训和帮带机制;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拓宽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