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推动民族地区充分高质量就业 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全国政协“推动民族地区多渠道就业”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2021-04-13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就业工作,就业政策不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切实加强,就业渠道日益拓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为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民族地区就业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职业技能培训水平不高、就业服务可及性有效性不强等,需要持续用力推动解决。4月9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门就此进行协商议政。现将有关发言摘登如下——

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作主题发言

对民族地区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强调要“切实把这个民生头等大事抓好”。在党中央关心关怀、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民族八省区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人数逐年增加。

同时也应看到,民族地区就业压力总体较大,就业工作依然艰巨繁重。结合委员调研讨论情况,提几点建议。

一、瞄准供给和需求“两端”,统筹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委员反映,民族地区“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就业难”、“招工难”问题并存。委员建议着力扩大民族地区就业容量,推动民族地区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特色优势产业抗风险能力,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各族群众充分就业的福祉。着力增强各族群众就业能力,提高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完善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职教资源配置,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工人和各方面人才。着力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发展“飞地经济”,建设“扶贫车间”,规范发展平台经济,根据民族地区农村妇女等群体实际,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不断拓展就业新空间。

二、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不断凝聚多渠道就业的合力。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打造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劳务输入集中区域与劳务输出省份对接协调机制,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就业市场监管,规范劳务中介行为,引导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切实维护团结稳定良好局面。

三、算好政治和经济“两本账”,推动解决影响民族地区群众就业的特殊困难。委员建议针对某些国家打着民族宗教问题的幌子、企图打压我国企业、阻碍我国发展的图谋,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坚定不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伟大斗争中,在促进各民族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度交融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加大对重点边境地区发展精准支持力度,引导各族群众在边境地区就业创业,扎根边疆、守卫边疆、建设边疆。

四、坚持释放政策动力和激发内生潜力“两个结合”,着力提高重点群体就业质量。委员建议既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更注重引导各族群众发扬中华民族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依靠自身努力争取更多就业机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培训,到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引导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创业,同时鼓励内地企业和个人到民族地区发展创业,带动更多就业。帮助民族地区更多青年有机会在军营中成长,同时完善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探索把退役士兵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常委,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黄榜泉:发展劳务经济仍是当务之急

劳务产业是民族地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最现实、最有效、最快捷的产业之一。以贵州为例,常年约有900万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其中省外劳务输出约600万,务工收入占家庭收入七成以上。因此,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进入东部地区、进入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保障就业、增加收入仍是当务之急。由此建议:

一、强化对口劳务精准帮扶。依托东西部对口帮扶机制,由东部帮扶省份负责企业用工信息收集发布、指导鼓励使用民族地区农民工、开展劳务对接和员工培训等,民族地区负责开展农民工外出务工培训、订单输出、农民工和用工企业维权保障等。支持民族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农民工服务保障机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工从自发输出向精准输出转变、从无序输出向有序输出转变,提高输出组织化程度。

二、放宽政府管制增加就业岗位。新冠疫情一方面对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冲击,另一方面又改变人们消费模式、催生许多新商业形态,创造很多新就业岗位。需要为这些变化创造宽松友好环境,让更多人轻松创业,拓宽就业渠道。

三、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广泛支持社会各领域灵活就业加快发展,为就业群体量身定制配套基础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开展创业培训,把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鼓励民族地区劳动者通过各类灵活就业形态实现增收致富。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网元圣唐娱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宪明:加大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力度

针对现代服务业需求不断提升、专业型服务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建议:

一、推动全国性职教和就业资源共享。由人社部和教育部牵头,搭建全国范围针对职业教育、实训和就业信息的数据共享平台,权威发布各地区职业技能岗位招聘信息、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和实训基地信息、各地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岗位需求和趋势统计分析结果等内容。注册一号通账户后,可以实现全国通用,准确获得就业渠道、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等信息。职业教育机构之间也可通过平台,尝试结对和联合办学。

二、提升职教人员社会认同。应从思想宣传到实际行动上,对现代服务业人员“无色彩”对待,都是工人,都是平等劳动者;从基础教育和职业院校开始就注重培养和宣传“劳动光荣”价值观,从企业到学校都要大力宣传“大国工匠”是最值得尊重的人这一理念,让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提升劳动者职业荣誉感。

三、让企业有动力、职校有权力。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既保障学生接受实训培养中的合法权益,又鼓励学生学成之后留在企业继续工作或通过某些补偿机制实现对企业付出的回报。在学历认证、学位授予和职业教育资格认定上,人社部、教育部等部门应联合开展职业培训资质互认、互信。将职业教育和产业化人才培养融为一体,一方面职业教育学校开展相关专业课程教育,另一方面企业提供培训、实习所需软、硬件条件。学生在校考评标准应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合理分配学习、实习时间,并考虑将工作表现纳入学分体系,解决专业细分问题,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更快走向社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将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

如何更好将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是民族地区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创业的重要选择。就手工艺产业而言,当前主要问题:一是各部分资源与产业链脱节,创新融合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弱。二是手工艺生产处于价值链底端,手艺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入不够。四是职业技能培训有待加强。由此建议:

一、整合手工艺产业链条,以产业发展打牢就业基础。一是加强横向整合,以政策推动民族手工艺企业携手合作。二是推进纵向整合,推动民族手工艺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建立民族手工艺产业联盟,提高市场话语权。三是促进跨界整合,引入专业化运作团队及社会资本,打造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引导在研创设计、生产销售、衍生服务等方面的系统化发展。

二、加强手工艺的文旅融合,拓展就业渠道。一是加强旅游产品开发,从手工艺原创、手工艺文创、农产品的工艺包装等方面下功夫,拓展物产消费市场。二是多角度打造手工艺文化品牌,利用手工艺资源来设计民宿、公共装置和相关配套产品,发展“体验经济”。重点从人们的衣、食、住、行、育、乐等与生活息息相关方面开展系统化设计规划,强调“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地方资源的特色”,深刻体现当地文化厚度、创意风尚与风俗特色。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被当地群众普遍接受的中华文化符号。

三、加强手工艺职业教育与培训,带动就地就业创业。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探索完善师徒传承机制,开展手工艺职业培训,培养乡村传统手工艺人才。由农业农村部牵头推动在有条件地区建立“农村手工艺培训基地”,促进高校师生、企业设计师和手工艺农户等开展协作。不断完善乡土职业教育培训内容,打好手工艺美育基础。走好手工艺传习、靠手工艺就业创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常委、西藏自治区工商联主席,西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阿沛·晋源:扎实推进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围绕促进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协同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由分管就业工作领导负责、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民委、教育、财政等部门参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力量,形成统一领导、信息畅通、高效协同、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做好帮扶就业政策解读、宣传工作。教育部门重在发挥前端作用,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着力深化专业结构调整,把工作重心放在培养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应专门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民族工作部门应重点协调解决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到区外省外就业中遇到的生活问题,切实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二、加大就业帮扶工作力度。教育部、国家民委、人社部、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应加大和央企的联系力度,加强与援藏各省市工作对接,进一步加大就业援藏工作力度。高校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培育,提升毕业生就业综合素养。

三、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渠道。充分挖掘央企和国企岗位需求,发挥公招就业主渠道作用,同时进一步优化民族地区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制定奖补机制、税收优惠、购买服务等方面激励政策,激发民营企业参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性。在政策执行力上下功夫,加大对企业稳岗补贴、就业创业补贴、吸纳就业奖励资金、失业保险金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兑现,简化办事流程,优化审批流程,确保政策落地落实、见到成效。

全国政协常委,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内蒙古自治区主委刘新乐:深化民族地区民族教育改革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国家计划的117.3%,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国家控制目标1.2个百分点。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原因:一是民族语言授课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牧区,普通话表达能力差,专业选择局限性大,择业时缺乏竞争优势,特别是文科专业毕业生缺乏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与当地企业单位录用岗位需求不能匹配,就业难度更大。二是民族语言授课毕业生就业区域相对集中、去向分布相对固定。受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家庭因素影响,守土思想较重,毕业后不愿或不敢赴区外就业,就业地域局限很大。由此建议: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特别是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民族语言授课专业设置,开发有利于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短线专业,完善院系间、跨学科、跨专业发展协调机制,改进专业课程,大力培养复合型大学生,着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二、着力培养民族语言授课学生普通话表达能力和通用技能。教育部应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一并纳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范畴,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各学龄阶段全覆盖。同时,开展针对民族语言授课毕业生的专项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国家就业政策,合理规划学涯、职涯、生涯,教育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面向基层,面向农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生产一线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青海省主委刘同德:小拉面解决就业大问题

拉面是“中华第一面”。西北各族群众借助拉面走出山门、跳出农门、跨进城门、融入城市,靠自己勤劳双手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小康,很多人成了企业家。受疫情影响,拉面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就业出现较大波动,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提档升级慢、产业链松散、“一带一路”融入度低。由此建议:

一、强化职业教育培训。进一步落实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见习等促进性就业政策;加大民族地区就业补助资金支持力度,支持高质量建设创业孵化载体和创业园区,建立健全适应拉面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支持建立输出地与输入地培训资源共享机制,多层次、全方位提高就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和品牌建设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做强乡村振兴产业链。应以拉面产业为龙头,统筹上下游,做强产业链,畅通工业链,支持建设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加大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扶持力度,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加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区域分仓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全国集种养、加工、配送、连锁经营为一体的拉面产业体系,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支持融入“一带一路”。甘青两省群众已在境外开设拉面店500多家。应做好推介搭桥、签证办理、语言培训、餐料出境等服务,让拉面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为民族地区群众就业开拓国际市场。

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达久木甲:加强民族地区就业监管

当前,民族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务工人员“怕走出”“走不出”。建议:

一、切实提高劳动者务工素质和技能。教育部门应加大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力度,开展学历补偿教育;采取“扶持壮大当地职业教育”与“定向输送培养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人才”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培养市场需求的务工人员。人社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应立足市场需求,整合培训项目,采取输出前、就业后等灵活多样培训方式,加强专业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和从业行为规范培训,帮助务工人员尽快融入当地生产生活。

二、着力规范劳务中介行为。人社等部门应支持民族地区建立县级或区域性劳务服务中心,实现劳务经纪人和农民工培训、定向输出、农民工权益诉求等一体服务;牵头制定劳务中介条例,明确劳务中介佣金收取标准,用法律规范劳务中介行为;出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开发专项奖补政策,支持具备一定条件的劳务经纪人发展为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劳务公司;牵头督促地方以人社部门为主,引导鼓励劳务经纪人成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三、加大就业市场监管力度。人社部门应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持续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整治行动;牵头开展劳务市场综合执法检查,对输出和招用童工、敲诈企业、侵害农民工权益等违法行为,严查严办;不定期检查企业为务工人员购买“五险”“一金”情况,对严重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和“抱团闹事”的群体事件严厉打击。

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天津新疆商会常务副会长阿依木汗·乌斯满:外来少数民族同胞怎样更好融入城市

我曾被评为天津市外来务工人员十佳模范,2014年和2019年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我是新疆人,也是天津人,我自己的打拼经历就是外来少数民族同胞融入城市的一个缩影。

1991年,我和丈夫从新疆来到天津,从卖烤串开始创业,期间遭遇很多挫折,吃过不少苦头,幸亏辖区派出所保护我们正常经营,工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帮助我们建立了合法经营的固定场地……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热爱我的家乡,也热爱第二故乡天津。结合平时工作所见所思,提两点建议:

一、进一步发挥社区作用。应努力在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让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城市均等化服务;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平等开放、混合编班、统一管理,使他们享有参加当地中考和高考资格。发挥社区街道作用,扶危济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比如,我依托社区组织新疆老乡开展普法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自己出资建旗杆,借用社区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唱响国歌,让他们亲身感受庄严时刻。

二、进一步完善就业技能培训机制。我曾出资培训维吾尔族在津人员,让他们冬天卖干货,夏天卖新鲜水果,长年都有生意做,效果很好。建议由人社部门牵头,定期梳理辖区内就业技能培训资源布局,全面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技能培训需求,有针对性设立一定数量、有特色的就业技能培训点,进一步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就业创业指导等培训,帮助他们强化就业技能、提升维权能力、转变经营理念,树立就业信心,尽快融入城市。努力把就业技能培训,贯穿于为少数民族同胞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全过程。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