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种子植入孩子心田
——全国政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发言摘登

2020-12-01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宋大涵作前期调研和网络议政情况综述:

多措并举 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的系统性、全面性、可持续性

本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民进中央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并分别开展了相关调研活动。

通过调研,委员们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对加快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了高度共识。

调研中了解到,有关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很大成绩。比如,构建教学体系、设计传承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但是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在中央政策的落实方面,还有一些工作要细化和明确。委员们在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主题议政群中也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截至11月26日晚,共有26个界别的92位委员发言208次、3.6万余字。委员们的建议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一、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对如何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加强规划。特别是对如何统筹好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与教育改革、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明确目标任务、职责分工等,鼓励支持各地各级学校结合区域特点,研发相关教材,开设相应课程。引导各地依据现有条件,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具体计划和实施细则,以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的系统性、全面性、可持续性。

二、进一步明确“进”的内容和原则。精选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时代特点、有利于培养文化自信的内容,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课堂为主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各学段教育教学和各课程体系之中,创新授课方式,运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实际结合起来。

四、拓宽各方力量参与渠道。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使教育部门需求和各方面文化资源有效对接。建设校外传统文化实践锻炼基地,搭建活动载体和平台,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将校园活动常态化、固定化,形成品牌活动。引导和鼓励文博单位、文艺团体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三进”活动,实现场地、资源共享。

五、探索确立评价考核标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师教学述评、学校和区域教育质量考评体系的内容,并探索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考核的办法。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进安徽省委会主委,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

立法先行 夯实根基 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教育系统按照中共中央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目前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备、工作机制不健全、规划编制不到位、经费保障不充分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加大立法保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健康、有序、良性发展,应上升为国家意志层面的立法保障。我国教育法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七条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实际问题是,目前的法律条文比较原则,落实起来没有抓手,实施过程中的制度保障、机制建立、推进举措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实化。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评价考核力度。同时,要出台相关激励引导措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衔接、协同与配合,形成“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和“无缝衔接”的传承发展综合育人体系。

二、夯实保障根基,做到多元支撑、推进有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纳入相关规划和财政预算当中,做到规划有保障、资金有来源、工作有抓手。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现到部门和地方规划中,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在当前背景下,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在教育经费支出当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保障范围,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相关教师培训、教科研经费投入,合理确定传统文化教育在生均公用经费当中所占的比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全面、均衡地开展。

 

全国政协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铺染青少年生命底色

一、传统文化“三进”要抓住根脉,固本培元

文化的深层在于道德意识与价值观念,中华民族有人能弘道、自强不息、家国同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有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有在困难、灾难面前永不低头、绝不妥协的坚强意志;有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越是艰难困苦越风雨同舟、团结奋进的气魄。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文化强在人心强,文化“三进”要抽象真精神、聚焦价值观、锻铸民族魂。我们有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厚植于青少年的心灵,以文化浸润心田,培养他们的高尚品格和坚韧品行,突出弘扬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突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精神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在他们心中牢固树立起国家和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传统文化“三进”要干部垂范,师德引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干部是主导,学校是主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有全方位的影响,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重师道、严师德,严于律己,垂范引领。

人之为师,首在传道,重在传道。教师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礼以正身,师以正礼”,学校领导和教师首先要明理正心。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是“道”的载体,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不讲“师道”,后果不堪设想。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理想人格。当前,相关工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与此同时,要继续大力提倡尊师重教,以“师道尊严”挺立民族信仰。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要创新形式,例如,可在学年之初倡行拜师礼、诵读拜师贴等等,以合理恰当的仪式进行感召,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何为尊师重教、为何尊师重教。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森利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梁树森: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对于引导港澳青少年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更加深刻地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特区政府不遗余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加强青少年对国家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达到良好效果。主要经验有:一是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推广普通话教学、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等活动,展示普通话和语言文字的魅力,展现中华文化的广博精深。二是加强历史学科的主体性,促进历史学科健康发展。把澳门历史发展的脉络置于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澳门的乡土情怀扩展至家国情怀,统编中学历史学科新教材,为澳门的历史教师开展爱国教育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要努力构建全方位的教育氛围,通过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建议:

一、做好相关教材编写工作。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编进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的故事性比较强,有的学术性比较强,有的对文字理解能力、艺术审美能力要求比较高,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编进教材。

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把传统戏曲、武术、美术、书法等引入校园,鼓励大中学生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校园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

三、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议财政、教育等部门为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社会各界尤其是工商界企业家可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一定的经费赞助,共同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

加强统筹协调 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出台系列文件,取得重要进展,总体情况是好的。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把握不齐,一些地方没有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对“进什么”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二是“三进”形式比较单一,各个学校都设置了自编教材和专门的课时课程,但对学生的接受度与兴趣偏好差异性考虑不够。三是“三进”效果缺乏客观标准,不少学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重形式轻内容。怎样客观准确评价“三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其效果,需要认真研究。四是缺乏对地域文化与中华主流文化关系的准确阐述。讲支流多、讲主流少,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文化观。针对上述情况,建议: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的统筹规划。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庞大复杂,未必都适合纳入“三进”范畴。应结合教学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有选择、有重点明确哪些传统文化能进,哪些不能进,形成统编教材或参考资料,并出台统一明确的课时安排和要求。

二、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形成的规律有序推进“三进”。“三进”归根到底都是要入脑入心,因此,要遵循教育规律,通过提高教师水平、改进教材编写方式、充分利用博物馆及美术馆等校外阵地来推进工作,即使是理科教材和教学也应该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三、回归素质教育的本原。开展“三进”工作要合理设定预期目标,对道德规范、传统礼仪、书法写作、诗词歌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要素应严格要求掌握,而对类似戏曲曲艺等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在培育提高欣赏能力,不宜以技能方法的掌握为主要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学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各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学工作方面,创造了许多鲜活有效的经验和案例,但仍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精神传承”与“技艺传承”的脱节问题。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学,文化精神传承是内核、灵魂,文化技艺传承是载体、血肉。两者合则两强,分则两弱。但是,有些学校在文化技能技艺传承当中,重技艺、轻灵魂,导致技艺技能不能升华到精气神,形成不了文化基因、文化底色。

二是“分段传承”与“贯通传承”的统筹安排问题。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学贯穿于启蒙教育到继续教育各学段。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要求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方式,形成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全程贯通的课程教学递进体系。要避免出现低幼儿、小学生读高难经典,死记硬背、揠苗助长的情况;要减少大中学生补读三字经、弟子规,不读文史哲等,次序颠倒、层次不高的现象。

三是“专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问题。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学需要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各环节,这就需要适当开设专门课程,但更主要的是要深入融入原有学科课程当中。如,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融入和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精神要义”的教育。

四是“共性课程”与“特色课程”的结合问题。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学,主要是要有效进入“共性课程”,即国家或地方颁布的教学计划的必修课程教学当中。作为补充,还要有效融入“特色课程”,即作为选修课程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当中。要把两类课程相互贯通融合起来,但是要以“共性课程”为统领、为主体,“特色课程”为补充、拓展。

解决好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以统筹考虑、统一设计、同步安排,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课程教学指南和实践教学案例,从而推动建立系统、协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教学体系。

 

山东省政协委员,济南西城实验中学校长陆彩霞:

将优秀传统文化推送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在“四个自信”的大框架下,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基础工作。结合济南西城实验中学的实践探索,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体系化探索:打造以课程建设为架构的“人文基地”

我校将基于核心素养的人文基地建设作为学校的创新项目,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系化支撑。人文基地立足培养“终身的阅读者,独立的思考者,负责任的表达者,文化的传承者”,将“整本书阅读”贯穿高中,通过班级书房、朗读亭、观澜书院等,将经典著作推送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基地建立后,学校图书借阅量净增3万余册。

二、主题化探索:打造主题特色鲜明、显著自信、科学规范的“校本课程”

《论语》是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我们编写了《论语》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精选《论语》名句融于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感悟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在“协调人与人、精神与肉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永恒价值。

三、传承化探索:打造以融合课程为特色的“生活成长大美育”

在艺术基地建设过程中,我校的课程围绕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与内容展开。从实践来看,教材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当前,传统文化课程校本化工作,各地方学校或多或少都有开展,但缺少标准规范,急需国家层面统筹谋划,出台相关规范。要以各学段的教材为特点,系统性地修订如中小学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艺术、体育等课程教材,对各层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提出科学有效的指导意见,提供可供选择的校外基地等社会化资源。同时,也要重视规范引导中华文化幼儿读物的编写工作,全方位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送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

进一步加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目前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理念、内容和课程体系,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呈现碎片化的特点。为此建议:

一、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设计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使其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呈现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应该给学生讲授哪些内容,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筛选与挖掘、加工和提炼,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精神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具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

二、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等教育各环节,增加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每一门课程都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领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清醒地认识国家民族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同时,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和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设计个性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同时借助校外教育基地,通过开设名人讲堂、传统文化进校园等多种形式,让传统文化教育不单纯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聆听历史、感悟文化,更加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推动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创新意识。

四、成立全国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加强各高校之间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讨、交流与合作。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金永伟:

突破师资队伍建设“瓶颈”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

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师资队伍建设是制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的一个突出瓶颈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一是师范类院校专业师资培养存在短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未有效覆盖到各学科教师培养的教学计划当中,导致部分师范生传统文化素养不足,不能在日常教学和行为举止中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言传身教作用。因此,建议在各级师范教育中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纳入各专业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纳入各级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必修学分中,使其进入教学岗位后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更好地在日常教学中承担起传统文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重要职责。

二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岗师资存在短板,需要多渠道进行补充和提升。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当中,音体美专业师资普遍不足,在农村地区更加匮乏。因此,建议教育部门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重点加大音体美等专业课程师资的培养,开足艺术类课程。同时,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在岗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对在岗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培养,提升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三是校外师资的教育教学素养存在短板。目前,校外师资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时,不能与学校的需求有效衔接。因此,建议宣传、文化部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的组织管理,对实施非遗、戏曲、文博进校园等工程的各类文化艺术界人员,建立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制度,强化教学实践知识,使其具备基本的专业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各级各类学校也要加强对进校园活动的统筹协调管理,加深专业教师对传统文化艺术规律的了解,探索校外师资和专业教师相互配合的“双师型”教学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校长王欢:

聚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部署和要求过程中,史家教育集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点经验,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研发。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课程营养,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研发编写出版多个系列校本教材。课程内容遵循个人、社会、国家三个维度,课程安排贯穿低、中、高三个学段,课程实施涵盖场馆研学、校园共学、亲子旅学、云端自学四种学习形态,探索课程改革新模式。

二是深挖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学校将“博悟课程”内容与国家课程进行对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校生活的整体覆盖,将传统文化教育、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学科教学内容实现有机整合,在五育并举中实现完整的人的培养。

三是构建馆校合作共同体。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我们以馆校合作方式为学生成长创设更为宽阔的育人场域。学校组建若干研修共同体,形成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格局。

我们深刻感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需要汇聚多方合力,建议:

一是深化馆校共建。充分发挥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资源优势,建立馆校合作的长效和常态化机制。明确优秀传统文化“三进”中各方职责,构建学校、家庭、场馆三方聚力的组织架构,形成由学校主导的“治理共为、课程同建、教材合创”运行体系。

二是优化育人标准。出台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意见,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真正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从而焕发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的生命力。

三是强化平台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网络信息化手段,搭建传统文化资源单位与学校教育的数字共享平台。准确捕捉网络环境下中小学生的认知新特点,利用新媒体等方式打造传统文化传承的新载体和新平台,演绎传统文化的新时代风尚。

 

湖南省长沙市政协委员,长沙市雨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王琳:

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助力“三进”新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沙市雨花区在引导社会力量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做法有:

一是政策引领“聚”起来。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鼓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在全国范围内寻访、聚集了200余名非遗传承人和359个非遗传承项目,搭建的平台有的已挂牌“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

二是整合资源“活”起来。与高校合作研发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和对外传播课程;推荐传承人与大中小学签约走进课堂参与教育教学;在学校设立基地共建“传统文化特色校园”;组织社会力量进校园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充分展示传统文化内涵价值。

三是创新方式“火”起来。首创体验式教学培训,鼓励社会力量开设传统文化研学项目助力“三进”,既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手艺”,又让“守艺人”在传授中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目前,通过政府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参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困难和问题,为此建议:一是明晰政策支持和督导体系,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三进”过程中有更明晰的落地政策支撑。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中;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读本,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品牌。二是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助力“三进”的具体服务标准及考核标准。三是遴选一批国家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共同完成优秀传统文化“三进”标准化课程设置,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人才培训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北省委会副主委,河北省教育厅总督学韩爱丽:

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支持保障力度

根据河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方面的工作实际,综合有关省份调研情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支持保障力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经费保障方面。教育经费中对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没有明确要求和专门项目,相应投入不足。部分博物馆社会教育经费不足,免费开放后问题突出;缺乏稳定专项活动经费聘请专家培训老师;一些文艺院团由于资金有限开展活动受到制约。此外社会力量支持渠道相对较少。二是激励机制方面。对学校、教师的考核激励不足;对人文社科普及人才、传统文化研究方面专家学者关注不多、引领不够。

为此建议:

一是建立工作绩效评估激励机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绩效考核重要指标,纳入相应评选标准体系。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典型及时表彰,对优秀实践案例和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转化和推广。

二是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科研专项经费,引导和鼓励相关研究机构、各级各类学校组建团队,推动探索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和路径,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材体系。

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置传统文化普及专项资金,在政府购买优秀传统文化“三进”服务方面设立常态化年度预算项目,明确竞争性磋商标准。

四是推动以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

 

天津市河西区湘江道小学学生家长,天津市外事办公室干部刘晓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孩子成长

我是一名天津市河西区湘江道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家长。五年来,我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以国学、国粹为载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进课本、课堂和校园。每周学习古诗文、背诵诗词、学唱京剧选段,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满正能量。

起初,作为家长有很多顾虑,主要担心这些课外活动会不会占用孩子学习时间,影响孩子主要学科学习,增加孩子课业负担。但几年来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消了我的顾虑。孩子在学校利用晨读时间诵读古诗,接触到更多的课外诗文。在美术课上学画京剧脸谱,了解到京剧脸谱颜色不同体现出人物性格的不同。这些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首先,激发了孩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他们愿意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书籍去阅读,掌握了更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第二,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了相应提高,日常也潜移默化地养成了懂礼、知礼、守礼的好习惯。第三也是最实际的一点,对课堂的文化知识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为长期坚持诵读古诗文,孩子背诵课文速度明显加快,语文成绩优异,曾代表学校参加区级古诗文吟诵比赛,获得个人一等奖。我感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也非常有意义。

同时也有一个切实关心的问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今后将会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和更重的课业负担,如何更好分配好课本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时间,或者说在两者学习内容上怎么更好地融合,以及如何在学生考评方面得到更充分体现,希望有关部门进行研究。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