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根本是要“进脑袋”——委员热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

2020-11-18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总的来看,对于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各方面都在积极努力,已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态势,但还缺少一种规范严谨的气质。”湖南、天津两地调研结束,全国政协委员、深谙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的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欢作出如是判断。“各地各机构已经行动起来,但我们尤其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形式主义的倾向,一种是实用主义的倾向。”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孙庆聚则这样强调。

一路走来,调研组成员围绕为什么进?进什么?怎么进?大家思考、热议和建言:

为什么进?认识到位方有行动自觉

全国政协委员孙宝林是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据他介绍,现在博物馆等机构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积极性很高,中国印刷博物馆就曾主动走进北京80中学、北京史家小学等办展,但结合一线调研,孙宝林委员发现,在很多地方很多学校,博物馆常常处于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窘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面临的不仅仅是经费紧缺的尴尬,本来孩子们的时间就有限,究竟让什么进不让什么进,常常要遭遇校长的观念阻隔。”“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一个国家的复兴,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厚,更是国民素质的提高、文化的繁荣。文化是根是魂,我们必须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统一认识。为此,当前要进一步深入对‘三进’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行动自觉。”孙庆聚委员强调,“‘三进’工作特别要强调定位和导向,从上到下,各层面各机构要认识到,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否则就有跑偏方向的危险。”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二中联合总校校长李有毅强调:“到了第二个百年,现在的孩子最大的可能40多岁,最小的30多岁,正是我国复兴的中坚力量、中流砥柱。要真正地让他们能够带着深厚的爱国情怀来为国家建设服务,我们就需要从现在做起,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浸润、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从立德树人到文化复兴,委员们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义重大,牵系国家和民族未来。只有认识到位,方能有行动自觉;只有认识统一,方能形成合力。

进什么?进知识进技艺更要进心灵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究竟要传承什么?长沙、湘西、天津行,委员们看到,学校、社会力量都在进行各种因地制宜的技艺传承。从湘绣到腰鼓、蜡染,从杨柳青年画到戏曲、相声。委员们更为关切的是,孩子们在技艺学习的背后是否悟了道?入了心?

刘新成副主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积淀,外化出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多种形式;在学校教育中有着课本、课堂、校园这些载体。但两者之间的结合并不容易,尤其是要通过教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根植于学生心中。

“谈‘三进’,无论是进校园、进课本、进课堂,归根到底就是一进——进脑袋。”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委员指出,“转变孩子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产生文化精神层面的深度吸引非常不容易,我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一定要有各学科适度的常态化的操作规定,我们不能只在形式上去探索花样,如穿古代的衣服、唱个歌儿、做个活儿,一定要落实到精神传承。”王欢委员强调说,“不论学习什么样的技艺,我们最终是要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植入孩子心里,让孩子们真心诚意地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要处理好‘精神传承’与‘技艺传承’的关系。”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委员强调,“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文化精神传承是主旨、内核、灵魂,文化技艺传承是主线、载体、血肉。文化技艺传承载着、表达着、丰富着文化精神传承。两者是内核与载体、灵魂与血肉、主旨与主线的关系,合则两强,分则两弱。”雷鸣强委员建议有关部门总结研究出台“精神传承与技艺传承”互动提升的课程教学指南和案例。

怎么进?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优化机制

“我们到底是有序地进,还是无序地进?有选择地进,还是一股脑儿地都进?”调研中,王春法委员这样点题。而“有序地进”需要机制供给。“这次调研,重在研究顶层设计和刚性要求。”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认为,“‘三进’碰到的四个问题要从顶层深入研究和回答。一是面对不同的对象,怎么进?二是遇到互联网这个大时代,怎么进?三是碰到应试教育这堵墙,怎么进?四是碰到经费难题,怎么解决?”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同样呼吁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加强刚性课程和科学评价。

呼应大家的建议,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晓宏委员说,“应该有一个整体领导,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也应该有整体的部署和评估。要对现有的各学科教材进一步深入调研、认真审视。究竟哪些需要强化?具体强化什么?”

对孩子们时间紧、课业重的现实,来自中学的李有毅委员感受深刻。她特别建议:“所有的都要进学校,未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要有顶层设计,要整合,要筛选,要分学段,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有机结合,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处理好认识和技能的关系,处理好兴趣和任务的关系。”叶小文、孙庆聚等委员也特别强调:“三进”要尊重育人规律。因人、因类施教,不能大水漫灌,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在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进法。而参与这次调研之前,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科院院长金永伟已经组织当地研究人员进行了多次座谈,金永伟委员建议,“考虑到孩子们时间有限,要能融尽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内容融入到各科课程当中,同时将课内课外充分融合。”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树‘四个自信’的需要,需要强制性的、刚性的要求。但是在具体层面,以什么为载体,要给基层、给学生具体的选择留下空间。”湘西州调研中,看到孩子们在腰鼓前神采飞扬的样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韩新安表示自己当时“很被触动”。“在湘西我们看到孩子们玩打击乐,这是他们的地方特色。虽然没有好的舞蹈教室,孩子们挤在走廊上敲,但你完全能感受到他们正在享受这个技艺,感悟音乐背后祖先的生活。”为此,韩新安强调,“刚性要求不宜过细,要给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给孩子们的选择留下空间,让孩子们从对技艺的体验、感悟进入,最终走向价值认同,以免走向形式主义。”

刘新成副主席更进一步强调,怎么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怎么打造系统化分学段的教材体系;怎么加强课程设计和统筹安排;怎么进一步拓展“三进”的载体,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力、承载力;怎么依托新技术手段,丰富进课堂、进校园的手段与形式;怎么发挥各方力量,增强多元支撑、形成合力;怎么加强研究,更加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人、培育人工作当中的作用和效果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调研和研究。

面对资源短缺,需要多些创新思维

委员们在湘西州调研时正逢阴雨连绵,因为缺少舞蹈场地,孩子们披着雨披在路边表演抑或在走廊上敲鼓。调研组了解到:农村地区学校的“三进”往往因为经费问题导致工作难以开展,除了硬件设施还不能满足需要外,传承人教师的补贴补助等也没有着落,博物馆等校外公共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也导致传承效果的受限。显然,如何破解缺场地、缺师资、缺经费的这些难题,对于“三进”向纵深推进至关重要。

而面对资源短缺带来的挑战,除了呼吁各级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外,多位委员认为,还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用改革、开放、创新的思维破解发展中的问题。

湖南调研中,以民营机制运作的湖南雨花非遗博物馆的探索令委员们耳目一新。在长沙雨花非遗博物馆内,有木工师傅在做木工玩偶,也有中学生在做木工体验。“您是亦师亦学生啊!”在一个木工摊位前,朱永新和一位木工师傅攀谈起来。这位木工师傅现在在雨花非遗博物馆里担任木工老师,他介绍自己同时也是个“学生”。原来,曾经在工厂里做电工的老师傅退休后发现做木工更有成就感,因为可以看到自己的成品——一个足球或者一个人像玩偶、一个摆件儿。老人家于是选择来到这里,一边自学一边陪伴前来游学的孩子们做木工。朱永新常委强调,“未来的教育一定是开放的,学校的围墙是要打开的。利用社会的优秀文化资源来进行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一定是未来的大方向,要做好整合的工作,要多做尝试。”李有毅委员深为赞同,“湖南雨花非遗博物馆这个形式既集中了社会资本的投入,节约了政府的资金,还引导了家、校、社共育的文化,可以推广。”

“现在在城市,家长周末送小孩参加各种培训十分普遍,可以对一些与‘三进’内容相关课程的培训费用给予一定奖补,调动学生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同多位委员意见一致,全国政协常委、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潘碧灵也认为,第三方服务、集中社会化采购可以降低成本。他建议:“对于教学场地,城市学校可以以区为单位,农村学校可以以中心校为中心,构建本校、重点特色校、中心校教育培训中心三个层面的体系,对于后两类学校可以实行场地、课程、师资共享,还可多利用社会的场所和资源;对于师资队伍,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一些非遗传承人或专业特长教师,尤其是现在城市内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而这些培训机构的教师一般只周末上课,其他时间完全可以受聘做为学校专业特长教师。”

还要把握好中华文化和地方文化及外国文化的关系

“怎么进还需要把握好中华文化和地方文化、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湘西大鼓、蜡染到天津的相声表演和杨柳青年画,调研组一路所见,各地方发挥地域优势,积极传承地域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在各地因地制宜,传承优秀地域文化的背景下,作为国家博物馆馆长的王春法委员则特别提醒到:“我们还需要讲清楚地方文化和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他以博物馆的现实生态举例,国家博物馆讲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地方很多博物馆都讲当地的文明历史有六千年、八千年,甚至一万年,似乎越早越好。结果可能导致人们知道多元,但不知道一体。”王春法委员强调,“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我们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也不要否定排斥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阎晓宏委员则提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还需要把握祖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他说,“优秀文化包括两方面,一是优秀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二是全世界最好的文化。我们要突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主要部分。但也要防止只要一说课本里收了一个国外的文学就觉得不对劲的偏颇观念。”阎晓宏委员举例说,“习近平总书记年轻的时候读的书就非常广泛,古今中外兼容并蓄。而小时候大家学过的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的《最后一课》同样有助于培养爱国情怀。”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