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全面提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科学救治能力筑牢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制度防线——全国政协“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2020-07-28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编者按: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与传染病的斗争史,任何国家的疫情防控机制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同时,我国疫情防控机制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7月24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门就此问题进行协商议政。现将有关发言摘登如下——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作主题发言

总结半年来的抗疫实践,做好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相关工作,更好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认为有四方面经验值得继续坚持和发扬。一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发挥“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二是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影响面。三是坚持科学防控。四是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方针。

在今后疫情防控中,我们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打一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的系统性、科学性、持久性硬仗。

一、要加强疫情防控的系统性。一是要强化法治保障。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及时做好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工作,建立联动执法、联合惩戒机制,坚持依法科学有序防控。二是要加大公共卫生领域资金投入。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纳入政府支出专项资金,优化财政投入模式,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三是要深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继续加强同联合国、世卫组织的沟通协作,深化国际交流,加强疫情防控和科研攻关合作,强化科普宣传和中医药海外推广。加强对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的关爱和保护。充分展现对外合作软实力,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要提升疫情防控的科技能力。一是要夯实基础、搭建协同创新的网络,建设一批传染病领域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形成与基础研究衔接配套的临床研究能力。制定科技攻关应急响应预案,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当前要加快推进防疫数据共享,实现健康码跨省份互认,做到全国“一码通行”。二是要构建医防结合的科研攻关模式,完善科研力量布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长周期稳定支持力度,布局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等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加强病原学和流行病学、检测技术、药物与临床救治、疫苗研发、动物模型等领域的科研攻关,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等短板问题,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自主可控。三是要组建专兼结合的公共卫生队伍,改革完善医学教育培养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医护与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和队伍建设,培养全学科公共卫生人才。四是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将中西医结合纳入传染病防控体系,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创新发展,健全中药材应急储备体系和供应管理。

三、要重视疫情防控的持久性。一手抓必要的实体物资储备,一手抓物资生产能力建设。健全检测设备、诊断试剂、药物疫苗等研发和生产能力,加强综合医院传染病科室、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和高等级实验室建设。借鉴方舱医院等经验,在相关大型公共设施新建或改建中充分考虑平战两用需求。健全全社会共同应对传染病防治的高效治理体系,提升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水平,实现预防、治疗、监督管理和应急处置的有效衔接。持续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科技攻关并进行长期稳定支持,完善传染病防治法律和科学知识的“双普及”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全民的防疫抗疫意识和能力。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需要长期持续的不懈努力,久久为功才能实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局长张茅:将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安排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为筹备好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万钢、卢展工副主席多次出席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召开的相关主题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讨论。6月16日至19日,卢展工副主席率调研组赴上海、江苏疫情防控救治一线、应急科研攻关一线、复工复产复学一线实地调研。教科卫体委员会还通过全国政协书院“创新中国”读书群开展专项讨论、在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主题议政群进行线上交流,持续围绕疫情防控建言资政,为开好此次会议打下坚实基础。下面,我提两点建议:

一是围绕“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顺畅医、防之间的交流机制。在“人员通”方面,鼓励疾控人员到医疗机构进修临床知识技能、医疗机构人员到疾控机构接受公共卫生知识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在“信息通”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人口基本信息、公共卫生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整合,搭建防控和救治结合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在“资源通”方面,注重医防融合,加强协同联动,特别是通过建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来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

二是围绕落实政府“四个责任”,健全疫情防控保障机制。严格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优化支出结构,明确投入方向和具体领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可持续的公共卫生投入长效保障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保障好疾控工作经费、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等方面的经费。加快补齐医疗防治方面的硬件短板,加大对疾控机构和相关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以基层为重点,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以政府“四个责任”的落实落地,带动疫情防控各方责任的层层压实。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浙江省委会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坚持平战结合原则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长。我国已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部分地区出现输入性和本地病例,持续考验各地的防控救治能力。建议坚持平战结合原则,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

一、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要反应迅速、统一高效、指令清晰。县级及以上政府要成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心,以便进行统一高效指挥;同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强跨部门协作,定期举行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处置能力。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建立公共卫生应急专家库,由医疗单位、疾控机构、病媒生物防制、消毒等领域专家组成,重点开展重大风险分析研判等工作,为党委政府科学、快速处置提供决策参考。

二、完善医疗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针对疫情早期医用设备和物资告急反映出的应急物资保障短板,考虑到重大疫情都需要人民军队参与,建议以战区为区域布局应急物资储备,引导相关企业在交通便捷地点布置厂房。其中,储备物资清单由应急相关部门确定,产能保障储备由企业完成。建设应急物资保障大数据平台,实现应急管理、医疗保障、药械、商务等相关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加强应急物资信息化管理,确保平时在线监控、战时高效调配。建立与突发事件响应级别相对应、滚动使用调配、定期轮换的储备制度,优化物资动态管理。

三、创新“平战结合”病房建设。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或传染病大楼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定点收治的重要作用。但是,重大疫情发生时,这些中心和大楼远远不能满足病人隔离的需求。建议相关部门总结好的经验,指导医疗单位在新建住院大楼时,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实现医疗建筑高效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紧扣“一个支撑”聚焦“四个关键点”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

回顾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历程,总结实践经验,建议:继续以网格化布局的医联体作为“一个支撑”,聚焦以下“四个关键点”,建立健全医联体内疾控、临床、科研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的高效协同。

一、优化医防融合规模布局。结合网格化社会治理系统,合理布局医联体,“精耕细作”区域内传染病防治资源,充分发挥龙头医院的多学科建设能力和诊治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筛查和预防能力,避免采取盲目扩大传染病医院规模的粗放做法。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和人员调集工作。完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加强培训演练,确保关键时刻冲得出、用得上、干得好。

二、开展医防融合业务培训。加强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在注重专家资源下沉的同时,明确医联体内二、三级医疗机构部分专科临床医师须接受公共卫生、院感防控能力培训,并明确培训与职称晋升、绩效考核挂钩。

三、开展医防融合科研协作。从重点实验室布局、课题资助、创新团队组建等方面完善相应机制。在科研攻关病毒溯源、临床救治时,更加注重协同合作。

四、打通医防融合信息通道。建立健全灵敏高效、多点触发的传染病上报、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医师、急诊医师网络直报,科研发现报告和舆情监测报告等多元化信息收集渠道,实现区域内不同机构急救网络、门诊网络和实验室网络的联网互通。更好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支撑作用。出台新发突发传染病上报的激励机制和容错免责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加强呼吸学科建设 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

历史上,给人类带来颠覆性危害的瘟疫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多以呼吸道症状和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其发现、诊断、治疗、危重症救治均主要在呼吸科。非典、甲型H1N1流感、各型禽流感、新冠肺炎均是如此。

此外,中国人的第一大系统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中国人死亡的前5位原因中,呼吸疾病占3个(慢阻肺、肺癌、肺炎)。儿科门诊与病房中约70%是呼吸疾病。老年人直接死亡原因80%为合并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由于吸烟、空气污染、人口老龄化、呼吸道病原变化等原因,呼吸疾病所造成的危害将继续加重。

呼吸学科作为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专业力量,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充分的政策支持,其学科体系与能力尚不能满足重大疾病防治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呼吸疾病门诊的空间布局、设置与设施不符合呼吸疾病的防治要求(包括院内感染控制的要求);部分呼吸科没有按照现代呼吸学科的建制要求设置(或未规范设置)呼吸危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或内科ICU,以至于呼吸科自身不具备救治呼吸衰竭的技术体系和能力;缺乏平战结合的呼吸病房设置,一旦出现突发疫情,易于造成院内感染,威胁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一些呼吸诊疗项目收费过低,医务人员得不到体现劳动价值的合理报酬。

考虑到呼吸道传染病肆虐全球并有可能造成“二波”反弹、持续构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我们更应立足提升现代医学科技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建议:加大对长期以来缺乏积极建设的呼吸学科的支持与投入、提升其体系与能力建设水平。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置呼吸学科规范化建设专项,扎实提升包括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在内的重大呼吸疾病防治的短板弱项,为保护人民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会副主委,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未雨绸缪布局建设应急医学与战略储备中心

人口密度大、对外联系度高的城市最易成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汇聚点和扩散点,而当前没有任何一个千万级人口规模的城市,能够在以飞机、高铁为交通工具的人员高流动性条件下,为突发疫情储备足够的空间、物资和专业人员。建议:未雨绸缪,在全国布局建设10个左右区域性应急医学与战略储备中心,以有效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一、中心如何定位?应急医学与战略储备中心应定位为生物安全中心、科学中心和创新中心,以集中收治新发突发传染病患者、提高区域内传染病防控和应对能力为基本职能,有效解决当前综合性医院应急收治能力挖潜难,传染病医院规模小、生存难等问题。中心应具备三大基础职能:一是区域范围内病例的应急救治;二是快速确认、鉴定病原体;三是开展研发创新,以及诊断、治疗新技术的应用。

二、中心如何布局?根据人口分布特点,在全国超大和特大城市规划10家左右应急医学与战略储备中心,每个中心具备3000-5000床的收治能力。日常开放1000-2000张,用于临床诊疗和慢性病收治。战时应急床位2000-3000张,战时床位平时作为战略物资储备和方舱车库等功能使用,遇有突发疫情则迅速转化成病床。在规划、建设和后期运营时要加强对项目的计划和监督,避免各地一哄而上、跑马圈地、变相开发为地产项目等现象。

三、中心如何发展?根据应急医学与战略储备中心的三大基础职能,多方面同步发挥价值和效益。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集中救治患者,减轻了疫情影响下其他各级医院正常诊疗工作压力。与此同时,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超强的机动能力、综合救治能力和科研能力,连续四年专利技术转让位居全国医院前茅,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较好解决了一些公卫机构待遇差、发展窄的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坚持中西医结合 筑牢筑实疫情防控隔离墙

根据我在武汉的战“疫”经历及调研时发现的情况,结合不久前北京的疫情防控工作,建议:坚持中西医结合,筑牢筑实疫情防控隔离墙。

一、坚持中西医结合,完善救治手段。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全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建议:一是总结推广中西医结合“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医疗模式,不断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疫情防控“中国方案”。二是进一步完善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和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在疫情防控的组织管理、专家组成、技术方案中体现中西医并重原则,确保中医药能够第一时间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三是加快研发和推广中医药有效药物,探索有效治疗手段。

二、夯实条件,补齐学科短板。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大多数中医医疗机构基本条件、学科布局、人才储备不能满足传染病防控需要,传染病医院普遍存在中医药科室力量薄弱问题。建议:一是建设一批区域内中医预防医学、中医传染病学、中医急诊学、中医肺病学、中医重症医学等重点学科,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及团队。二是加强中医医院感染科、急诊科等科室建设,建设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和符合生物安全二级以上标准的临床检验实验室。三是加强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的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标准化建设。四是推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中医药部门,配备中医药人员,搭建中医药疾病预防控制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建设我国生物安全科学与产业创新中心

众所周知,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

新冠疫情暴发后,大年初二我带队奔赴武汉。在前后方24小时协同攻关下,疫苗于3月16日获批临床并当晚完成志愿者接种,早于美国第一针5.5小时。5月,《柳叶刀》向世界公布了这一世界首个新冠疫苗人体临床数据,证明疫苗安全,能迅速激发免疫反应,被称为新冠疫苗研发的“重要里程碑”。6月,另一个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发布我们研发的用于新冠患者特效治疗的中和单抗成果。7月20日,《柳叶刀》报道了我们团队新冠疫苗二期临床试验结果,99.5%的受试者疫苗组产生了特异性抗体,89%的受试者产生了细胞免疫。

在推进新冠疫苗研究的同时,结合此次防疫期间的应急科研攻关工作,我对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存在的短板与不足进行了思考。建议:

一是建立资金支持“白名单”制度。我国通过“863计划”、“973计划”,以及2008年以来的传染病、新药、生物安全等重大专项,在生物安全领域已支持了多个团队和众多项目。建议在系统梳理“投入—产出”的基础上,建立资金支持“白名单”制度。对于“白名单”上的项目,国家长期持续投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储备等方面给予稳定支持,避免出现疫情来时一哄而上,疫情过后由于缺乏长效支持机制导致研究中断、人才流失的局面。

二是建立国家生物安全科学与产业创新中心。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统筹,整合军队和地方优势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把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的科学管理融为一体,实现生物安全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建设平战一体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提供科技支撑,为生物安全法的立法积累相关经验。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哨点作用

社区的公共卫生工作不仅关注疾病本身,还关注与疾病产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内外部因素。根据我在武汉、北京两地半年来的战“疫”经历,我认为将健康管理工作融入社区治理十分重要。建议适时推动成立街道、社区两级公共健康委员会,统筹指导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社区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兼职进入街道党工委班子并承担相应职责。公共健康委员会平时围绕社区居民健康需求做好初级保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战时则与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协同,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哨点”,与医共体内上级机构建立病例发现与应急救治联动机制,与疾控部门建立流行病学调查联动机制,与社区网格建立群防群控联动机制。

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相信能够成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有力抓手。请问国家卫生健康委,为更好打造居民健康守门人“升级版”,能否考虑建立疾控机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常驻人员制度,以更好充实基层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力量,实现医和防在基层的有机衔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强化疫情防控的科技支撑

重大科研项目要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坚持“顶天立地”。“顶天”是致力于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研究中产生原创性成果,突破“从零到一”;“立地”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解决核心技术应用问题。唯有不断提高创新创造能力,加强对重大关键核心科研项目的攻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创造的最终归宿在于转化应用。前沿探索项目要“上书架”,形成科学理论,进入书刊课堂。国家需求导向项目要“上货架”,形成转化成果,造福国计民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一边在战“疫”一线摸索策略、发表论文分享研究成果,一边进行疫苗药物研发,这是既上“书架”又上“货架”的研究,属于“顶天立地”的工作。

当前,我们已从侧重理念创新、侧重实践创业,上升到了强调精神“创造”的阶段。突破“从零到一”的创造性“卡脑子”问题是我们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根本所在。那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重大创新需求,有没有支持性的政策?对于应急科研攻关中科研人员的成果,有什么样的机制能够保障成果不仅仅“锁”在抽屉里?

■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名誉主任,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李秀华:立法助力我国公共卫生紧缺人才培养

在今年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护士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全国护理工作者倍感振奋。战“疫”期间,2.86万名护士驰援湖北,约占驰援医务人员的70%,护理工作者在住院急危重患者救护、方舱隔离收治健康指导、社区流行病调查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我国护士总量不足、基层能力薄弱,公共卫生护理队伍更是出现“断崖”。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护理的执业地点由医院延伸至社区、家庭,“网约护理”等模式的出现对行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针对这些情况,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亟须开展护士法的顶层设计,尽早将《护士条例》加以研究修订并升格成法。

同时,必须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一是完善护理教育体系,鼓励高校增设公共卫生护理专业,在公卫研究生招生中增加公卫护理方向。二是设置公共卫生护士岗位及职称晋升,薪酬待遇等政策,使护士在卫生保健、健康促进等方面发挥作用。三是坚持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结合,在具备条件的院校试点护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的供需平衡机制。请问教育部,能否在政策上将公共卫生护士培养工作纳入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是否有制定中长期培养规划的打算?

■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激光医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瑛:不失时机开展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

这次随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调研组在上海、江苏调研,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两地防控措施的“精准”。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各级政府要以尊重科学、不走极端、实事求是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做好科学防控、动态防控、精准防控,以最合理的防控成本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调研中也发现,一些省份的“健康码”还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实现互认还有困难,不利于人员跨省流动。建议卫生健康委随时收集推广各地精准防控的经验做法,为各级政府疫情防控决策提供新鲜经验;探索全国“健康码”,减少百姓跨省流动时健康认证的烦琐操作。

这次疫情也提醒我们,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全民健康的基础。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做起,教育和建立起健康生活理念,培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之所在提出这个问题,也是这些年在部队调研时发现部队年轻人的训练伤居高不下。科学训练是一方面原因,主要还在于年轻人缺乏锻炼,核心肌群缺少,身体不够强健。为此提出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中要有一个月加强核心肌群训练,加强身体素质。改进后的军事训练伤已经降低一半多,成效显著。培养肌肉储备量,就要从小开始、从青少年阶段加强训练。为此,建议教育部就此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出台对策。尽快将在校学生的健康生活理念教育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指导各地学校利用每年9月的“开学第一课”,不失时机开展多种形式的身心健康教育活动。请问教育部,在此方面有什么打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张文宏:构筑医疗机构抗疫的“第一道防线”

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是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已经被各级政府提上议事日程。由于长期以来医疗机构感染或传染病科力量薄弱,医疗机构缺乏识别新发传染病能力和早期预警技术支撑。同时,在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协同监测方面也存在不足,信息缺乏互通。为更好强弱项、补短板,建议:

一、强化医疗机构内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当前,医疗机构的感(传)染科力量大多比较薄弱,仅收治一些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肝病患者。此次疫情前,一些区级医院的感(传)染科也是缺失的。虽然非典后各地加大了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建设力度,但传染病医院作为收治和隔离的专科医院,不具备新发传染病的预警能力。要强化医疗机构内的监测能力和救治能力,必须重视各级医院传染病科室与传染病学科的建设工作,落实科室架构,加快人才培养。唯有如此,遇到突发疫情,医疗机构才能迅速启动医防协同机制,并做好患者的隔离与诊疗。

二、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的防疫科学能力建设。在我国“大公卫”建设框架下,传统的传染病与传染病学科面临很大挑战,自身科学研究能力和诊断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能力薄弱,难以在第一时间做好疫情预警和后续的科学防控。所以,一定要强化医疗机构感染科能力建设,筑牢防止各类传染性疾病大规模暴发的“第一道防线”。

部委介绍情况及回应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贺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公共卫生作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预防为主,稳步发展公共卫生体系,成功防范和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H7N9、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疫情,主要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

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着短板和不足。

卫生健康委将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织密筑牢人民健康和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防护网、隔离墙。

一是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等核心职能。强化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健全多元化信息收集渠道,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推动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

二是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加强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建设,完善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提高传染病平战结合防治能力,加强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等建设,开展临床科室感染防护技能培训。加强重症、呼吸等重点学科建设。完善中医药应急救治网络,遴选建设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医院和中医药传染病防治基地。总结方舱医院经验,推动完善大型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标准。

三是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提高重大疫情应急响应能力,动态修订卫生应急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完善分级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卫生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完善城乡急救网络。推动提高医疗物资储备保障能力,科学制定储备目录,完善动态储备制度,健全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

四是提升基层防控能力。加强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县级医院诊疗能力,增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责任。

五是加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协调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开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推动健全公共卫生人员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推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能力建设。强化公共卫生国际合作。

六是强化法治保障。有针对性地推进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修改和制定工作,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补齐公共卫生监管短板。推动加强公共卫生普法和宣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

关于加快补齐医疗防治救治硬件短板的建议。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组织实施公共卫生防治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具体来说,就是构建7个能力,实现3个保障。7个能力是指发热门诊接诊能力、可转换传染病区收治能力、可转换ICU救治能力、实验室能力、传染病检测能力、医疗废物处理能力、应急救援能力。3个保障是指重大疫情救治保障、应急医疗物资保障、应急医疗资源启用预案保障。在这方面,委员、专家提出的医防融合、平战结合的布局思路非常具有针对性。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加强传染病定点医院建设、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完善应急医疗物资保障等工作中,将充分研究吸纳委员、专家的建议。

关于提升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的建议。呼吸学科的建设在公共卫生防治救治能力建设中应作为优先领域和重中之重,国家发展改革委考虑可以采取三项措施推进这项工作:一是加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建设,使其在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能够发挥引领作用。二是加快建设呼吸学科的区域医疗中心,把呼吸学科作为全国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重点之一。三是有针对性地补齐县域呼吸疾病防治短板。

关于强化疫情防控的科技支撑的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考虑可以从三个方面强化相关措施:一是将生命健康、生物技术、疫情防控的相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中。二是积极支持防疫领域的成果转化、企业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研发。三是创新体制机制,研究探索政企学研院联合攻关机制,有效缩短成果转化的时间。

委员、专家提出的构筑医疗机构抗疫的“第一道防线”、改革完善直报体系、布局建设应急医学与战略储备中心、中西医结合筑牢筑实疫情防控隔离墙、建设生物安全科学与产业创新中心等建议都非常重要。其中,有些建议已经纳入当前的工作,正在逐步推进落实;有些应该考虑纳入正在编制的“十四五”规划。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就此继续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充分吸纳委员、专家的建议。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

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这项工作十分重要。目前,教育部已经做了一些相关的部署,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在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强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把相关课程列为本科必修课。二是积极构建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公共卫生学院。同时,推进高校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的医教研合作,计划今后三年内建设30个左右的公共卫生实训示范基地。三是加快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教育部正在研制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医学教育改革。

关于加强传染病学学科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项工作愈发重要。传染病学是内科学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下一步,教育部将扩大传染病学学科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大对科研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传染病学的学科建设,培养更多传染病学高层次人才。

关于加强公共卫生护理人才培养,教育部已经在课程设置和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比如,在高职教育的护理专业中,设置了社区护理方向,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据统计,已经有90%左右的高职护理专业开设了社区护理课程。目前,教育部正在研制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中包含了加强公共卫生护理人才培养的内容。今后,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感谢委员们对于开展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健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做起。教育部高度重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已经对此进行了周密部署,将聚焦抗疫主题,传播科学知识,重点讲述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抗疫事件、公共卫生防疫事业发展、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等内容。同时,教育部已经发出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今后将持续深入推动活动开展,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提升健康素养。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

全国政协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为主题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各位委员、专家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科技部将认真研究、吸纳,在科研工作重点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等相关工作中落实落地。

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方面,科技部的工作重点是加强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技攻关体系建设,特别是做好重大疫情防控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以及相关配套能力建设。这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整体布局,包括建立科研基地和条件,开展从早期预防到临床诊治,以及疫苗、药物、动物模型、病毒溯源、传播路径、防疫方法等系统科研攻关。还要建立科研与临床使用、研究与检测审批结合机制,提高科技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

关于强化疫情防控的科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具体来讲,涉及科技成果产出和科技成果转化两个方面。在科技成果产出方面,科技部已经在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探索、非共识、颠覆性等方向进行了部署,做了一些政策倾斜和项目安排,对人员评价加强了引导。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科技成果进课堂、上货架是成果检验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向。科技部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支持科技创新创业方面,重点是支持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创办科技型公司,开发科技型产品,最后形成科技型产业,由此在市场上得到回报,这个比例现在是比较高的。现在,很多高校也有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出台,让大家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走得更好、更远。

委员、专家提出的围绕“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顺畅医、防之间的交流机制,建立健全医联体内疾控、临床、科研“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加强呼吸学科建设,重视各级医院传染病科室与传染病学科的建设,建设我国生物安全科学与产业创新中心,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都很重要。围绕这些工作,科技部将在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加强科技支撑疫情防控的能力建设。

列席委员观点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卢江:

回顾半年多的战“疫”历程,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有三点思考:一是推行重大事件的联防联控机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典范,应进一步总结联防联控经验,形成好的工作模式并坚持推行。二是尽快推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加强疫病防控能力建设,尤其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人员薪酬待遇,强化垂直管理,破解行政干预难题,提高重大风险直报和预警效率。三是坚持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各行各业需要将疫情防控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将前阶段的成功经验固化为常态化措施并严格执行。

■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骨科中心主任邢更彦:

解决公共卫生与防疫人才短缺的长远有效方法是加大教育培养力度。在我国院校教育体系中,开设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院校很少,设有公共卫生学院的大学更少。建议:一是扩大培养规模。教育部应鼓励高校(特别是文、理、工科强校)设立高质量的公共卫生学院,财政部给予资金支持,培养一批既懂公共卫生、又懂应急管理的公共卫生与防疫人才队伍。二是提高课程质量。应急防疫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文、理、医、工、经等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而目前公共卫生类课程往往重预防、轻应急,无法满足“实战”需要。科学调整现有公共卫生学院课程设置,更加重视应急防疫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标准物质与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肖新月:

建议下一步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时,要坚持平战结合、防治结合、医教结合,重视知名专家、“科普网红”在公共卫生事件平稳处置中的积极作用,做到医治病患与安抚公众兼顾、应急防疫与常态医疗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兼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杨爱明:

综合医院患者密集、收治量大,如遇突发疫情,没有隔离条件的医院往往成为高风险区域。建议综合性医院加强传染性疾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建立院内隔离病房。

隔离病房平时作为医院平台为全院服务、向全院开放,收治诊断不明的疑似传染病患者,或诊断明确需要进行呼吸道或消化道隔离治疗的患者。当传染病疫情出现时,可立刻将隔离病房征用于传染病病房,避免转运过程带来传染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建议:一是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中医药项目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的比例,加大中医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比例,增加单一型项目在国家级名录中的比例,增加“民间实用土方”“少数民族医药”国家级非遗项目。二是改革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完善民间中医人才行医资质评审机制、中药审评审批机制等。三是将中医药非遗项目纳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非遗项目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中心主任医师,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敖虎山:

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和市场化离不开国家的长期资金投入、生产研发企业的工匠精神以及对临床使用国产医疗器械的政策支持。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救治危重患者的呼吸机和ECMO等设备存在受制于人的情况,凸显了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和器械制造业长期国产化程度低、科技创新不足的问题。为此建议:立足打长期之战,系统梳理医疗设备和器械在研发、生产、使用方面的制度短板,尽快出台鼓励临床医生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文件,在临床领域掀起“万众创新”热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玥:

建议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进一步推进医防结合工作。一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参与度、扩大中医药使用范围,形成独具特色的疫情防控“中国方案”,为最大限度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贡献中国经验。二是坚持预防与医疗并重,做好“双向培养”。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完善医疗救治体系;既要做好懂公共卫生防控的临床医疗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又要做好懂临床医疗的公共卫生优质人才的培养,逐渐引导人才资源和优势向基层倾斜,夯实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李国勤: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许多地区和部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但也发现,同社会需求相比,一些疫情防控科普活动仍存在宣传不及时、渠道不畅通、信息量不足等问题。

因此,要更加重视疫情防控科普能力建设工作。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科技工作者积极主动参与科普工作的激励机制,增强配套服务能力支撑。二是加强资源储备。构建由资源、信息、能力作为支撑平台的应急科普体系;国家设立专项,委托相关学协会开展防疫科普研究工作,为提升全民科学健康素养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实验动物资源研究所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室主任岳秉飞:

就完善重大疫病防控机制提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建立更为便捷的报送系统,加强疾控系统定点监测体系建设,加强临床部门与疾控部门的密切合作。二是加强疾控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建立疫情预测分析机制。四是加强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救治能力建设。强化基础研究,着眼平战结合,建立技术储备,增强快速诊断和检测能力,提升相关医疗设施设备配置水平,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打下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