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从治疗到预防,健康中国新模样

2019-11-11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11月8日,全国政协召开“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双周协商座谈会,由于所涉的健康关键词与每个人有关,会议伊始,现场气氛无需过渡便直接升温,与会者充分交流,相互插话补充。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人人在参与、人人想出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于学军在介绍时,提到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一个直接动因,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四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到了现在每年总死亡人数的88%,问题突出。

根据会前的调研,孙咸泽委员发现,“6岁儿童已经出现了近视,高中生高达80%多;吸烟、酗酒等引发的健康疾病较为突出……”

从对疾病的关注转变为对影响健康因素的关注,其背后折射了当前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一个核心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

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是写入了今年6月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的主要任务。与会的政府部门负责人、政协委员及专家也均有共识:无论从病患的个体康复程度,还是从医保投入的国家成本等方面去看,与其等到病发再花费高成本进行治疗,不如关口前移,把力量投入到治未病的前端环节,是既保健康又管长远的“最经济”做法。

放到全生命周期中看,个人生命中的健康指标并不是恒不变的。“现在我们体检,血糖标准是6.5,血压是80/120。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血压会增长,血糖也会增长,血脂也会变化,应该按照什么样的年龄制定标准?否则年纪大了以后,要多吃多少药、少吃多少饭?”继一位委员对现在的人体健康标准提出疑问后,多位有医务工作背景的委员纷纷提到,“现在成人是统一标准,对老人医学的特殊研究还不够”,“不同年龄段的血压应该是有分层的”。

其中张广东委员表达得最直接,“生活在不同海拔地区的人,正常血压是有高低差别的。扩大到世界范围看,人种不一样,血压也不一样。后来为了科学统计方便,全世界统一了标准。”

由此,从讨论血压所引发的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工作原则的认识更加深入人心,“国家太大,不能齐步走、一刀切。需要根据实际合理制定标准,把好事干好。”

透过话题和人群的分类表面,进入跟健康有关的政策机理当中,可以看到“从预防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变化的背后,是大卫生服务格局的探索和调整。譬如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在医保管理方面有职能交叠的部分;而围绕体测与体检范围的话题,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的职能边界也需要进一步明确;涉及面向公众的科普宣传时,宣传部门和卫生部门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

正因为预见到了落实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多位委员的意见建议更加具有前瞻性。大家认为,将“健康中国战略”体系建设融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中,既是解答健康中国建设的命题所在,也是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具体体现。(记者 韩雪)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