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全国政协“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发言摘登

2019-07-02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编者按: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6月28日上午,全国政协在京召开第四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15名政协委员与家庭代表在全国政协机关和天津、上海、山东、陕西5个会场以及通过手机连线方式发言,260多位委员通过移动履职平台发表意见。现将有关发言摘登如下:

政协委员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原主席徐敬业

把家庭建设好,是固本强基的事业,应该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调研中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范畴不统一,二是工作体系还不够明确,三是工作内容存在碎片化,没有规划,各唱各调。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加以重视,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指导意见。一是明确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内容和地位。明确它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是涉及党风政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妇女儿童保护、社会综合治理以及教育事业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二是明确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任务目标,核心是“育新人”,要通过家庭这个社会基本细胞的建设,进一步实现全民族的素质提升。三是完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治理架构,成立议事协调机构。建议由文明委牵头抓总,明确参加部门,将纪检、组织、教育、政法、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纳入进来,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四是尊重家庭的主体地位,党政机关不能越俎代庖,更多是引导倡导,创造条件,培养氛围,激发主动性,体现时代性。五是注重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激发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活力。六是注重基层党组织以及居委、村委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巩固基层基础,加强引导,尊重首创。七是处理好多样性和一致性的关系,在唱好主旋律的同时,要防止整齐划一,努力形成万紫千红的生动局面。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朱永新

我在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学区家校社合作共育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同样需要这四股力量共同推进。但从调研情况看,这四个方面还没有形成初步合力。建议:

一、理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责任体系,形成“五位一体”现代教育制度。

二、把家庭教育纳入教育整体发展战略和年度工作计划。

三、把家庭教育纳入教育行政基本职能,建立专业部门,配备专门工作人员。

四、在政府教育经费预算中列家庭教育专项经费。

五、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区域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规划。

在此基础之上,完善“三教结合”运行机制。包括教育(学校)、妇联等多部门围绕各自职能,建立针对特定儿童群体的教育常态工作内容、方式、组织、管理。

在“三教结合”教育体系中,强化学校主体作用是基础和关键。依托学校开展科学系统的父母成长教育。完善家校沟通和教师家访制度,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有效联系,引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理念、内容、方法和策略上有机衔接。引导父母参与学校民主办学和管理,建立家庭和学校、父母和教师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的长效机制。将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共育纳入师范院校专业教学,开设儿童发展和家庭教育专业,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

把孩子从单一的考试分数和低效的知识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已成为开启正确家庭教育模式呼声中的最强音。今年3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个基本理念,其中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的理念要贯穿于学校教育,会成为转变家庭教育理念的强大推力。提三点建议:

一、加快各级各类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基本制度设计。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缓解升学压力上出实招:一是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前提下,在一些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领域,如部分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实施宽进严出选拔方式和教育教学新秩序。二是重新研究高中普职升学比例。

二、加快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提高知识学习有效性。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一是加快制定可推广的新型教学方式和组织模式规范及实施手册,尽快完成教师队伍培训,尽快全面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让更多孩子受益。二是落实知行合一的理念,需要具体举措。

三、加大学校教育支撑服务家庭教育的力度,提高家庭教育专业化程度。近期《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的印发,使当前家庭教育内容方式基本有章可循。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一是将家庭教育视同一种教育门类加快布局,在高校加强相关专业建设,建立专门研究基地。二是为大学生开设婚姻家庭通识课程。三是建立网上家长学校,普及家庭教育理念,为家长提供课程资源服务。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原书记李晓峰

党员领导干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其家风不单纯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更关乎党风、折射政风、影响社风民风。对此,必须把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突出出来,紧抓在手、持续用力。提几点建议:

一、着力构建常态化、全员化的家风教育格局。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纳入日常学习教育之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家国情怀。把家属子女作为家风教育的重点,借助各方力量,多方联动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涵养良好家风。把警示教育作为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运用家族式腐败典型案例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强化遵纪守法自觉。

二、探索建立多维度、全链路的家庭情况考察评价体系。将家庭情况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健全家庭情况报告制度。

三、优化完善惩防并举、监管合一的他律机制。积极构建家庭、单位、社会“三位一体”和本人、家人双向发力的监管体系,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渠道。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可传承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家风不仅对每个家庭意义重大,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风、社风与国风。新时代的家风,应包括四方面:

一、孝老爱亲。中国古人极为重视“孝”,视之为百善之先。在家国同构理念下,“以孝治天下”。一定程度上,中国社会是建立在孝道基础上的社会。当下家风建设必须将孝亲敬老摆在首要地位,将其作为现代家风发展的基石。

二、睦邻友群。家庭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邻里、社区相互交往之中。邻里关系和睦融洽,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亦关系到社会治理,连接着公共文明风尚。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睦邻里、融洽群体关系理应是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守诚敦礼。诚信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是社会存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敦礼实质在于遵守秩序与准则。我国自古为礼仪之邦,无论在家庭、社会还是政治生活中,都有一套具体的礼仪规范与行为准则。今天,守诚敦礼应成为家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报国奉公。报国奉公即要心怀国家、忠于职责,其实质是一种家国天下情怀,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做出表率。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心怀国家、恪尽职守是每一个人职责所在。今天进入国家发展的新时代,家风建设中,心怀国家、恪尽职守理应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立丰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颜明

中国父母重视子女教育,但目前家教误区不胜枚举:“养而不教”,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在家吃饱穿暖就好;“替代学校”,在家教文化课程,把德育、美育、心理教育完全甩给学校;“错误教育”,对待孩子极端化,要么过于严苛,要么过分放任……谁来培训家长?是当下教育困境之一。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西安曲江二小通过成立家长学校、举办家教讲堂等一系列举措,探索出一条家校共建之路,家长困惑得到解答,科学家教让孩子发展更全面,成长过程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收获一片赞誉。但校长也坦言学校开展家长培训实际上非常困难,这些年来是凭着一腔热血在坚持。由此暴露出的问题是:要求由学校来培训家长不现实,无法普及。依赖市场机构培训家长容易跑偏,监管困难。并非所有家长都愿意接受培训,如何引导?

“立德树人、性格塑造”主要依赖家教、家风潜移默化,这一点学校教育无法替代。成立家长学校,办好家教培训势在必行。对此,建议:

一、成立社区家长学校。学校由财政拨款保障运行,由民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二、家长学校旨在向家长传授科学生养、家庭教育、避险救护、常用法律等知识。从鼓励引导,逐渐过渡到立法强制,从监护人必须依法履行监护义务入手,要求家长参加培训课程,实现家长依法、科学教育子女。三、我国目前儿童庇护所尚未普及,家长学校也可兼有防范虐待儿童,提供儿童紧急保护、监护的补充职能,保障儿童基本权益。

天津市政协委员,自由作家张建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的大家训。我们的价值观需要像风一样轻松自如地浸润到每个家庭的家教、家训、家规当中,家风才会美好起来。新时代的家风,除了传承,还要在青年家庭中进行重新梳理和树立,确切地说就是要改善和创新家风。

比如,我在家庭里制定了“手机四不”的家规,即不进卧室、不进厕所、不进书房、不上餐桌。这些规矩让很多家庭受益,对于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有很大的帮助。享受生活,必须遵守规矩。再比如,针对现代年轻家庭草率离婚的问题,我开设了家庭会议制度,运行几年,推而广之,收效颇丰。在我家的家庭会议上,每个人都来谈反省、谈感恩,气氛友好,各抒己见。

让更多人在家庭中找到心灵归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化在家风里时不我待。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崔郁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刻不容缓,意义重大。这是一项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在基层,妇联组织已经先行先试,做了大量工作,“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一些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力度还很有限,一些突出的问题亟须协商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议文明委将家庭家教家风纳入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系统研究分析家庭家教家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规划家庭家教家风工作,形成重视支持家庭家教家风的工作合力,在全社会培育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风气。

二、加强专业指导。建议教育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推动,构建完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研究开发家庭教育教材,推动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推动家校协作育人,加强家庭教育专业人员培养。

三、加强家庭服务。建议民政部将家庭建设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家庭服务需求调研,将服务内容和场地建设纳入城乡社区规划发展,纳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目录,以社区为平台优化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支持社会组织为家庭提供就近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李掖平

基层社区负责人作为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其思想品质与综合能力的优秀与否至关重要。一名优秀的社区负责人,不仅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意识,还需具备优良的学习践行能力、基层治理能力、应变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无论是制定精准到位的社区治理措施,还是抓好社区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或是树立社区清正廉洁的政务规范,或是建设社区和谐亲善诚信互助的文明风尚,或是实现家风与民风、家风与政风、家风与社风的良性互动,都离不开基层治理者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私利、敬畏法纪、以身作则的模范带头作用。

调研中,我们发现从事社会基层治理工作的许多城乡社区负责人已经做得很好。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须中央有关部门予以帮扶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建议:

一、加大相关的奖励和激励政策,让基层社区工作者“劳有所值”“干有所荣”;

二、加大培养、选拔和培训城乡基层社区干部的力度;

三、在社区治理资金的预算中设立一个专项,给那些社区工作志愿者和义工们发放工作餐费补贴。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专职副主任胡卫

这些年来,我国在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要进一步创新基层治理的办法。对此,建议:

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有效发挥村居委会的组织、沟通、调节和仲裁方面的作用;依法支持村居委会形成各种基于居民实际利益的“村规民约”和公序良俗,并以此为依据化解各种民间纠纷、家庭矛盾。在这方面,北京平谷街乡治理实践探索和上海徐汇梅陇三村居民自治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

二、要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还要大力培育各类社会组织。一要加快发展面向各类特定困难或弱势群体的社服组织。二要大力扶持反家暴援助、困境儿童关爱、婚姻危机干预以及老年人权益保障等社服组织。三要着力培养一批热心社区事务、熟悉社服运作的专业人员。四要鼓励社会组织走进社区开展活动,其重点在于让社会组织的项目活动,与居民的实际需求形成有效对接,构建起科学、健康的社会生态链。

三、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并发布符合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条件的社会组织目录清单,让各类社会组织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获得更多公共资源;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各级政府机构逐步扩大购买服务的范围及规模,鼓励各类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实践探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王丽萍

上海市长宁区华阳社区家庭人民建设指导中心(简称家中心)成立于2004年12月,是上海第一家社区家中心。

15年来,家中心积极探索“政府扶持、专业协同、志愿参与”的运作模式,将家中心实体阵地与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融合在一起打造,实现阵地共享,合力培育家中心的服务品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家中心来承接家庭文明、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等项目。同时家中心还做好专业协同工作,他们与社会组织加强互联,同时加强与专业性社会组织的互补,引入专业力量既应对落实妇联的工作,同时又时刻倾听居民的需求。

目前华阳社区的志愿者达到了1.5万人,在上海市各级家中心共有218个,配备工作人员278名。家中心作为妇联孵化和培育的社会组织,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妇联工作紧密相通。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自筹资金问题,还有服务的专业性也有待提高,人员的流动性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建议发挥各级组织部门的能量,做大、做优、做实家中心。家中心在社区“三个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中,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同时,牢牢抓住“家庭”这个关键,运用丰富的宣传方式,让家家户户都有参与感;另外,应培养优秀的志愿者队伍,尤其要求志愿者不仅仅有热情,更有专业的素养,让服务更到位,从而提升家中心的服务专业化水平。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工会联合会会长林淑仪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家庭的组成也改变了。在香港,大家庭减少,“核心家庭”(1至3人住户)增加,现在已经占到了70%以上。核心家庭跟大家庭最大的分别就是缺乏世界观的代代传承,不少家长重视个人、忽略整体,对子女的教育也是重物质轻品德,我认为要提倡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首先要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在香港,政府认同家庭是社会的支柱。2007年成立家庭议会,由政务司司长担任主席,统筹政府各个政策局。2013年重组并改由一名非官方人士出任主席,安老事务委员会、妇女事务委员会及青年事务委员会的主席也被吸纳进来,成立“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共同推展家庭教育。自2013年起所有政府政策必须评估对家庭的影响,以“家庭友善”为政策目标。

重视公德教育也是家教的一种,公德的根本是重视他人的存在,顾己及人,社会共融,需要从小孩教育开始注重公德教育。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调动形象健康的知名人士来宣扬公德。价值观的建立需要长期坚持,香港的经验就是长期驱动、久久为功,慢慢成为人们的习惯。建议对香港青年增加中国历史教育,增加他们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

品德教育不仅是个人的成败问题,更关系到民族复兴,是一场需要我们合力才能跑赢的马拉松。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渭南市副市长高洁

目前农村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还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一是年轻人流向城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隔代抚养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农民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三是厚葬薄养、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仍束缚着人们的观念。

为此,建议:

一、注重家庭完整性。通过乡村振兴不断的壮大乡村经济,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返乡创业,纾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婚变等问题。同时,在村级活动室设立远程视频,为没有条件的家庭提供服务,要求在外务工人员与家庭保持感情上的沟通,关注儿童成长,开展社区家庭和学校的交流活动,让社区变为孩子们业余时间的乐园。

二、注重乡风建设。建好村史馆,把乡村的历史变迁以及本土的乡情展示出来,感召和激励后人懂得感恩,为乡村文明和发展作贡献。提升家庭家教家风的软实力,让农村的书动起来、活起来,让村民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建设美丽银行,也就是道德银行,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文明行为以存储功能表现出来,实行积分制等,与享受福利、评选活动挂钩,让细微的好人好事被重视。

四、鼓励乡村自治组织发挥作用。号召退休干部、老党员、退伍军人等回乡发挥余热,支持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展开工作,调处矛盾纠纷,开展义务慈善活动,倡导集体婚礼等,涵育文明新风。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颖

就加强家庭教育提几点建议:

一、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家庭教育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在审判实践中发现,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从立法上看,《义务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虽然确立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地位,但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规定零散地分布在《民法总则》《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之中,缺乏统一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建议通过专门性的立法对家庭教育进行规范,明确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强化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二、完善亲职教育制度。引导罪错未成年人的父母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监护能力,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现状。建议公检法机关在侦查、起诉、审判环节,对未成年被告人的监护人是否存在失职行为、失职程度进行评估,对严重失职的家长要进行强制教育,督促其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三、加强对未成年人教育矫正。未成年人的身心特殊,简单予以惩罚难以发挥预期作用。建议对罪错未成年人要贯彻教育保护理念,综合考虑年龄大小、行为性质、社会危害性等因素,采取训诫、收容教养、社会矫正等不同矫治措施,帮助其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既要避免“一判了之”,也要杜绝“一放了之”。

部委回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违纪违法中管干部通报中,70%以上存在着家风不正,甚至家风败坏的问题。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事关党风政风,不仅是领导干部公正履职的基础条件,也是工作作风的重要表现,同时,对社会风气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因此,对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应该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问题始终高度重视。

一是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法规中,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是畅通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监督渠道。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协助党组织把家风建设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的监督体系,高度重视群众监督举报的领导干部家风问题线索,并依纪依规做出调查处理。

三是执纪审查中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家风败坏等问题。对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为亲属非法牟利,纵容亲属搞特权谋私利,与亲属联手贪腐等问题,坚持一查到底,坚决惩处。

四是注重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教育引导。组织媒体剖析典型案例,制作播出电视专题片,编发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加强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组织领导干部家属参加专题教育,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中央纪委媒体开设多个家规、家风专题专栏,出版家风建设系列图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先辈红色家风。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王晓晖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央文明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会同中央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全国妇联,扎实推进家庭文明建设:

一、2016年8月,印发《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二、2016年12月,召开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集中表彰了全国文明家庭共300户。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三、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为契机,将文明家庭创建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一起部署和推进。

四、认真采纳广大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把提案办理作为加强和改进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核心是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如何,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对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也十分重要。要把家风建设作为重点,特别要提倡领导干部带头,把家风建设抓实,推动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围绕全国文明家庭的日常管理,制定全国文明家庭管理办法,树立鲜明导向,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第二,进一步明确各有关方面职责,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家风建设,形成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合力。

第三,持续深化文明家庭创建,会同相关部门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和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扩大参评的覆盖面,为开展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的评选打好基础。

第四,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广泛开展家风家教宣传教育,常态化宣传报道文明家庭的事迹,大力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

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

关于完善家庭教育体制机制问题。教育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建立协调机制,纳入教育体系。现代化的教育一定是家校共育的体系,各地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的协调领导机制;二是细化工作方案,做到家庭教育工作的日常化和常态化,同时要求各地中小学幼儿园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具体方案,加强督导工作;三是密切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家庭教育只有学校和家庭还不行,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与相关部门主动配合,推动建立街道、社区家庭教育的指导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

推进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教育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深化专业人才培养,要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开设家庭教育相关领域专业课程;二是丰富课程体系建设,鼓励高等学校和课程平台在开设通识类课程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科学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依托高等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开展更加系统、全面的教育培训;三是加强专业理论研究,依托有相关基础的高等学校,推动成立家庭教育研究基地,发挥各级教育学会的作用,逐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

关于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一是要强化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推动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内容,纳入师资培训和教师考核工作;二是要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三是推进课程教材的建设,支持家长学校设计家庭教育的课程,开发家庭教育教材和活动指导手册;四是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指导各地中小学统筹推进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的建设,特别要鼓励家长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的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于家校协同育人问题。下一步重点要抓两项工作,一是抓联动,丰富宣传手段和渠道;二是抓指导,提供帮助。研制家庭教育家长指导手册和家庭教育学校指导手册,在专业和实践层面加强指导。

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爱文

民政部对基层社区工作者有以下几条措施:

一是落实好基层社区工作者的待遇。现在我们正在推广上海的“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的经验,全国有不少城市制定了社会工作者待遇的实施办法。二是社区干部的提拔使用问题。中组部也专门出台了文件,对在社区一线工作比较好的干部提拔到街道和区域有关单位上级岗位去,我们共同把它落实好。三是褒扬社区干部的先进事迹,我们和中宣部评选了一批“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四是给社区干部减负。民政部已在有关文件中要求对社区工作建立“责任清单”,把基层社区工作责任像“三定”一样落下来。有些工作,社区确实承担不了,上级部门应该提供必要支持。

关于社区志愿者问题,有些地方实行了时间银行或者是爱心银行的做法,根据志愿者服务的时间长短,社区和当地政府给予一定表彰或者物质奖励,在这方面民政部也出台过一个规范性的办法。为志愿者解决工作餐是有必要的,下一步民政部将和财政部,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面加大投入。

关于胡卫委员提到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问题。现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且多样化,都靠政府包不下来,需要动员社会组织来弥补这些空档。具体做法:

一是推进“三社”联动,即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同社工的培养联动,让社区把居民需求统一整理成需求单,提供给当地政府,再纳入政府购买目录,同时社区为一些社会组织提供孵化平台,将居民需求在社区和上级政府的协调下给予解决。

二是鼓励各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在资金使用方面提出些规范性要求。

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

我回应一下李颖委员关注的问题。社区矫正是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是暂于监外执行的罪犯实行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活动,这部分人主要在社区实施教育矫治。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根据新时代、新情况的要求,创新教育方法,使教育矫治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根据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特点和发育需求来进行矫治,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治方案,加强管理,开展政治、法治、道德和形势政策教育,特别是家教家风方面的教育,增强其爱党、爱国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素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人格。

第二,依法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予以保护。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与成年人社区矫正分开进行,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治档案予以保密。

第三,积极协调教育、民政部门帮助他们就学、就业,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四,充分发挥家庭帮教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家庭在社区矫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家长监管、教育关爱及亲子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矫正的效果,家长尽责、家庭和睦,矫正的效果就好。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特别注重吸收未成年人矫正对象的父母和监护人参加,督促其认真履行监护职责,承担抚养、管教的义务,通过走访、谈话,倾听意见和建议等措施,帮助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关怀、互相理解的家庭关系,促进未成年人改过自新、融入社会、健康成长。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

党中央对家庭工作高度重视。去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明确指出,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独特作用,是党中央交给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也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着力点。为此,今年我们推出了“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以此作为新时代家庭工作的总抓手。这一工程有四个子行动。

一是家庭文明创建行动。主要在农村和社区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创建等活动,传承家庭美德,弘扬良好家风。

二是家庭教育支持行动。主要通过引导家长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树立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三是家庭服务提升行动。主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巾帼家政服务、巾帼健康服务、婚姻家庭服务、困境家庭帮扶等工作。

四是家庭研究深化行动。主要针对总书记提出的家庭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新期盼、新需求加强研究。

家庭工作是全社会的事。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党和国家做的一切,也是为了4.3亿家庭的福祉。妇联组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职能,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工作,充分发挥好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三注重”的要求,把“家”字文章做实做好。

代表发言

全国五好家庭代表孔令绍

我是孔子76代后裔。孔子为孔氏家族留下了“诗礼传家”的好家风,这是他为后人划出的两条人生底线,我概括为“有文化,守规矩”。

家风对人有着直接影响。我5岁丧父,母亲说“人要有冻死迎风站的骨气”的话,给了我们生活下去的勇气。母亲弥留之际说过:“老实忠厚修子孙,尖酸刻薄损后人。”这些教诲让我受益终生。

我们的家风代代相传,后来我又制订了新家训。我告诫儿子,一个人只有守好家规,才能守好社会、国家的规矩。我曾到20多个省市讲家风。如今,我儿子也成了曲阜市家风传承志愿服务队队长,带领一大群人向社会传承好家风。去年暑假,我和10岁孙子也一起同台讲家风。

文化是家庭的灵魂。小时候,爷爷教我学历史,学文化。有了儿孙后,我们依然重复同样的教育。对于家庭,文化传承比财富积累更重要。可我也发现,今天有些家庭的教育似乎走入误区。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走进孩子的心里,让他在快乐中成长;培养教育孩子,不是让他出人头地,而是让他具备健全的人格。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提个建议,目前,曲阜市出台了家风建设的指导意见。建议中央文明委、全国妇联、教育部能否从国家层面出台一个全国家风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使全国的家风建设更理性、更成熟、更有章可循。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