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创新农村养老 绘出美丽“夕阳”

2019-06-17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老龄化,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现象增多,农村养老问题越发突出。6月14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杨玉成委员发出疾呼——养老问题难点在农村,短板也在农村,并与脱贫问题相交织,迫切需要创新养老模式。

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空巢老人将超过2亿人,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区。然而,农村养老服务起步晚、基础差、投入少,发展滞后。

在杨玉成看来,目前,农村养老模式存在着集中式公益性养老机构短缺、互助幸福院未纳入国家养老体系、居家养老需要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爱心食堂缺乏等问题。尤其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已经失去或部分失去自理能力,无法通过产业就业帮扶实现脱贫,成为农村养老和脱贫问题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破解农村贫困户老人、社会保障兜底老人、独女无儿独居老人及多种情况困难老人的养老难问题呢?

杨玉成认为,要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模式。会上他建议,打造农村集中供养新模式,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启用贫困人口当护理员,为居家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和护理服务。通过设立孝老敬老基金、成立孝老敬老理事会,开展孝老先进评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孝亲文化,使贫困家庭老年人老有所养。

“应当注重农村老龄支持体系建设。”这是王建业委员的观点。

王建业是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也是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他建议,进一步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细分研究,在实施兜底保障的基础上,将农村医养问题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发挥城镇化在养老医疗方面的辐射效应和延伸服务,补齐农村养老政策与服务短板。

任亚平委员则建议,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加大财政对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支持力度。整合和改善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将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养老服务中心,并扩大服务辐射范围。”

“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试行依托农村敬老院建立养老服务中心,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村老人养老需求的养老服务模式。”在花亚伟委员看来,河南省新蔡县推行的“爱心家园”养老服务模式非常值得推介。

“这是一种‘政府主导、民政牵头、乡镇负责、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模式。”专门到新蔡县调研过的花亚伟表示,“爱心家园”实行“县财政投资一部分、乡镇列支一部分、村集体投入一部分、个人负担一部分”的资金筹措运营机制,每个乡镇建一所。不管是不是贫困户,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申请入住。入住人员继续享受低保、五保、残疾人补贴、养老金等国家政策补助资金。“这种医养结合式托老养老服务新模式,有效利用整合了本乡镇现有资源,把敬老院升级为养老院,最大限度地发挥养老服务作用,让所有入住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