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要闻

突围幼教师资窘境——全国政协“加强幼教师资培养”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2019-04-15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二孩政策的放开,学前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发展迅速。2013-2018年,在园幼儿从3894.7万人增至4656.4万人;毛入园率从67.5%增至81.7%,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多,学前教育仍是一大“短板”,教师队伍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予以加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对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予以突出强调。如何打破学前教育多年来形成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待遇偏低等环环相扣的因果循环链,办好让人民放心、满意的学前教育?4月12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委员和国家部委负责同志汇聚一堂,共寻幼教师资窘境的突围之路。

■补供给之需

为充分了解我国幼教师资队伍现状、精准建言献策,今年1月,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成调研组,赴山东、云南就幼师培养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调研组了解到,目前,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缺口52万人。考虑到2020年适龄幼儿新增入园需求,相应需增加专任教师13万人,累计缺口达65万人。与此同时,幼教培养机构也存在师资紧缺问题,“非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培养幼儿教师”的现象频现。许多从事幼儿教育培养的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学前教育,也没在一线工作过。

对此,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朱之文提出,应深化幼儿师范教育改革,进一步明晰不同层次幼师培养机构的目标定位、培养规格和素质要求,建构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规律与发展需求的培养体系。打通中职、高职、本科开放式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通道,拓宽幼师成长空间。逐步提高培养层级,推动形成以专科层次为主培养幼师的格局。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也谈到了完善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性。他建议提升培养规模与层次,扩大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招生规模,实行学前教育提前批次单独录取。鼓励支持优质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与高水平师范大学联合开展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试点。“还可以升格一些质量较高的幼儿师范学校为幼儿师专,支持优质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办成幼儿师范学院乃至幼儿师范大学。”

制定吸引优秀生源的幼师招生培养就业政策也是李和平关注的重点。他建议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规模和范围,实行幼儿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定向入学、免费教育、毕业包分配。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学前教育,培养一批爱学生、懂学生、专业精的优秀教师队伍。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认为,改革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也是当务之急。“2015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正式实施。从实施的情况来看,通过率极低。即便是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质量较高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也只有60%。极低的通过率,意味着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无证上岗。”

她认为,应把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考试分为教师助理(保育员)、初级教师、主任教师等三个层级,对每一层级的考核提出学历和实际工作能力两方面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层级的资格准入考试。把保育员改成教师助理,可以解决保育员的生源问题;让中职中专学生在毕业时至少能够获得教师助理的资格证,同时也为他们继续努力获得教师资格打开上升通道。”

■提教学之质

幼教队伍质量整体不高也是调研组成员的普遍感受。

由于幼师专业设置门槛偏低,生源质量缺乏保障。中职招生已占每年学前教育招生的60%,成为幼儿师资的供给主体,但中职培养能力明显不足,难以适应需求。再加上不同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定位不清,培养目标雷同,课程设置不合理,育儿知识、育儿能力培养薄弱,导致幼教技能往往被等同于吹拉弹唱。

“一定要针对不同层次,分别制定完善培养方案,构建与各自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严格执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适当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标准。同时,所有从事学前教育的非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对幼儿园从业人员也要进行摸排,对没有教师资格证、不具备保教能力的,加大培训力度,确保逐步获得教师资格,具备科学保教能力。对确实不适应的,予以妥善分流。”朱之文说。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看来,当前幼教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贯彻“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等教育理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缺乏课程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应从国家层面出台幼儿园课程指导,将国家对于教育的最新要求融入其中,为教师提供抓手。建立国家、地方、幼儿园三级课程体系,三位一体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保障和监督机制,确保课程的逐层实施。”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强调了完善专业认证制度,从源头把好质量关的重要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培育高质量师资队伍的‘首要关口’。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存在与现有各种针对院校、专业的督导、检查、评估、评价叠加和标准不够科学等问题,应在政府对专业监管措施中,将学前教育专业认证与其他管理措施整合起来,将办学者解放出来,精力集中于教学上,用在抓培养质量这个刀刃上。同时,调整认证标准,从幼儿保育、教育规律出发,突出幼儿教师教育的特性,提高专业认证标准的科学性。”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江西师范大学校长梅国平思考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幼教师资培养质量的问题。在他看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通过机器人交互与幼师引导互为补充,帮助幼师提升教学水平,还可以为偏远贫困山区幼儿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因此,应运用人工智能助推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优质幼教资源同步共享。

用学前教育立法为学前师资质量提供支持和保障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的发言主题。他表示,在《教育法》规定的四个独立学制阶段中,唯有学前教育尚无独立的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当前,急需通过学前教育立法和《教师法》修订,来明确学前教育教师的身份地位等基本权益和保障,强化教师的专业准入,保障幼教师资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则认为,为实现高质量的幼有所育,实现幼教品质的阴阳平衡,应大力实施“男幼师培育关爱工程”,招生就业向幼师男生倾斜。

■增吸引之力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幼儿教师缺口大,除了培养体系不健全的制约外,缺乏政策支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幼儿教师编制问题长期难以解决,发展空间受限,待遇明显偏低。在不少乡村幼儿园,教师月收入不到2000元。在一些大城市,甚至一个保姆的工资就可以聘3个幼儿教师。这一现状,不仅直接导致优秀人才不愿学幼师、学了幼师不愿从事幼教,还导致已有师资不断流失。

“在学前教育阶段,一位合格幼师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遗憾的是,教育界有个‘幼不如小,小不如中’的惯例,幼师收入水平、社会地位长期偏低,幼儿园普遍‘人难进、人难留’。同是教书育人,缘何三六九等?付出与回报长期不成正比,导致许多幼师虽满怀热诚,却终因顾虑社会、经济因素无奈放弃心爱的学前教育事业。这不可惜吗?”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会副主委、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胡卫反问道。

他认为,应优化政府财政投入结构,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创新学前教育投融资机制,参照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收入水平,制定学前教育指导性收入标准。同时,建立健全幼师从教津贴和职业年金制度,提高幼师福利待遇,不断增强幼教职业吸引力。

除了待遇,还有编制问题。

由于幼儿园缺少相应的编制标准,地方难以执行落实。幼儿园编制没有单列,也导致增加编制比较困难。再加上增加公办幼儿园编制,需要地方财政增加投入,造成解决公办幼儿园的编制问题无法落到实处。

“中央编制部门应出台新的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规范各地编制核拨和使用行为。教育部也应督促各省市结合中央编制部门出台的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尽快核定公办幼儿园机构和教师编制总量。同时,会同财政部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比不低于一定的比例,并规定投入的一部分专门用于教师培养培训及提高教师待遇。”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海南省副主委、海南省政府教育总督学潘惠丽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杨文关注的是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社会保障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这意味着占比62.16%的民办幼儿园中将有2/3转为普惠性民办园,收费将会被限制,收益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转为普惠性民办园的教师待遇降低,使民办园师资更加短缺。”他建议人社部考虑进一步完善、落实民办园教师待遇方面的政策,逐步使民办园教师与公办园教师在职称评定、社会保险、工资福利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还有‘老少边穷岛’地区的幼教师资队伍的待遇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云南省委主委徐彬说,由于条件艰苦、待遇较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大多不愿意去执教,“老少边穷岛”地区很多幼儿园面临师资严重不足、幼师素质能力低下等问题,教学质量堪忧。

“在‘老少边穷岛’地区建设一支好的幼教师资队伍,对稳边固边兴边、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编办能否考虑为老少边穷岛地区划拨单独幼师编制,并给予配套支持,鼓励幼师到老少边穷岛地区从教?”徐彬同时也建议教育部针对老少边穷岛地区增设“农村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参照义务教育阶段“特岗计划”实施,与当地在编在岗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