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研讨会

付志方主席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报告
(2018年7月18日)

2018-09-19来源:中国政协网
A- A+

围绕推进新时代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个方面,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地位。

可以概括为“两个重要、一个独特”。

“两个重要”:一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肩负重要时代使命。政协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国特殊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是新中国与生俱来的民主形式。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拉开了协商建国的帷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职责,政协协商民主成为党领导人民群众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路径,实现了从协商建国到协商治国的历史跨越,肩负起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凝聚最强正能量的时代使命。

二是在推进民主政治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政协协商民主致力于将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建立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发挥各方面积极作用;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民主集中制;既坚持人民民主原则,又贯彻大团结大联合的要求,创新了民主形式、拓展了民主渠道、丰富了民主内涵,是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重要制度安排。

“一个独特”,是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拥有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专职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顾名思义,中国人民是参与主体,政治是机构属性,协商是根本职责,会议是协商的重要方式。与其他协商渠道把协商作为推进工作的方式或程序不同,政协把协商民主贯穿于履职全过程,开展制度化、常态化的协商,是政协的主职和主业。二是专业性。政协协商经过了长期的政治实践和理论积淀,制度体系健全,组织架构完善,参与主体广泛,运行机制成熟。三是专指性。专门协商机构只此一家、独一无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平台、党政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社会有序政治参与渠道,既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又与其他协商渠道密切联系,成为各种协商渠道的交汇点。

第二个方面,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功能。

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方位,进一步拓展政协协商民主的功能,是各级政协面临的重大任务。

一是政治参与功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是人民民主的两种实现形式,也是实现人民政治参与的两种重要方式。选举民主落实的是选举权,协商民主落实的是协商权。协商权是宪法赋予政协的基本权利。落实政协协商权的过程就是推进政协协商民主的过程,政协协商民主通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充分发表意见,可以为社会各界有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提供有效渠道,使公众充分参与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中来。

二是决策辅助功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科学制定决策、正确落实决策。政协协商民主是在决策形成之前和决策实施过程之中开展的协商,既有决策咨询作用,为决策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撑、民意支撑,又有决策修补作用,能够及时形成减少决策失误、弥补决策疏漏的民主共识。

三是团结统战功能。政协纵向上具备全国、省、市、县完整的组织体系,横向上拥有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界别活动组等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政协协商民主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为各级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制度渠道。

四是民主监督功能。民主监督的本质是民主,民主越充分,监督越有力。政协协商的过程既是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过程,又是监督公共权力运行的过程,可以通过平等参与、平等对话,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政治影响力和话语权,有效实现非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第三个方面,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人民政协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努力在增强协商的政治性、规范性、实效性、创新性上下更大功夫,谱写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新篇章。

一是切实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各项工作的总纲,加强和改进政协党的建设,在协商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民主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二是进一步明确政协协商民主的重点内容。紧扣时代脉搏、追寻时代脚步,不断增强协商议题和内容的时代性,既做好建言献策、凝心聚力、服务发展的工作,又推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还要在协商中强化统战意识,让群众拥护党的领导、支持政协工作。

三是加快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制度机制的系统规划和配套布局。比如,在协商选题机制上,应进一步发挥党委、政府点题定题的作用,构建党政交任务、政协搭平台、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协商参与机制上,应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和政协在协商中的职责,不断扩大参与范围;在协商运行机制上,应进一步细化议事规则和程序。加强政协协商与党政工作的有效衔接,把政协协商民主嵌入党政决策程序。

四是不断提高“真协商”的能力。把握协商时机,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在决策之前及时介入、决策之中精准切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与协商民主深度融合起来,通过调研丰富协商民主的平台和载体,通过协商论证深化调研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增强协商的包容性,最大限度地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加强政协协商民主文化建设,把协商民主内化为全社会的文化认同、精神价值,营造浓厚协商氛围。

五是坚持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大格局中探索创新。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示范作用,为其他协商渠道提供成熟经验和更多更好的平台。推动政协协商与其他协商渠道衔接联动,建立各类协商渠道沟通接转的制度机制,比如,协商渠道之间的联络协调机制、对重大综合性问题的联合协商机制或会商机制等,通过各类协商渠道之间的互动实现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各方面的贯通。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加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工作,推动基层政协协商民主与基层协商民主融合发展,可以在基层政协协商或基层协商中探索实行新的“三三制”,即协商各方以基层政协为平台开展协商,其中,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基层党政部门代表占三分之一,负责确定议题、推动成果落实;民主党派、无党派、新阶层等代表占三分之一,负责提出建议、民主监督;基层群众代表占三分之一,负责表达诉求、参与讨论、社会监督。广泛吸收借鉴各类协商渠道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在学习中博采众长、在发展中守正出新。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