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研讨会

把握时代内涵 彰显政协作为
——吉林省松原市政协

2018-09-18来源:中国政协网
A- A+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涵盖了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履职尽责、民主监督等八个方面内容。可以说,形成了党中央最新、最系统、最全面的人民政协理论体系,标志着人民政协事业进入了大有作为的新时代。作为一名政协工作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首要的是要坚持高位操作,着力强化各级党委政府推进协商民主制度落实的长效机制,在解决“不好干”的问题上下功夫

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要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把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作为重要环节,纳入决策程序,对明确规定需要协商的事项必须经协商后提交决策实施。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相继出台了包括《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三个规范性、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协商民主已经上升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内容。人民政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我们松原来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市委常委会每年年初都要专门审议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半年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支持市政协对“一府两院”半年工作进行专题协商议政,市政府市长、副市长负责领办督办协商课题,积极支持市政协对全市重点工作进行民主监督,政协在全市的政治影响力和参政议政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在充分肯定这些积极变化的同时,我们感觉到,强化建立各级党委、政府深入推进协商民主制度落实的长效机制,还需要久久为功,不断向基层延伸,向纵深推进。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与县市(区)政协的同志交流的时候,大家普遍感觉到,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尽管越来越重视政协协商民主工作,也为政协履职给予了积极支持和配合,但是,大家都有政协工作“不好干”的同感。“不好干”主要体现在:一是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认识不够,落实中央三个重要文件还不是很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形成一套完整规范有序的工作运行的长效机制。有人评论说,政协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明的书记、聪明的市长、有影响力的主席”这三个要素。这种人格化的认识虽然片面,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还没有真正形成党委、政府、政协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保证。比如:涉及多部门联动的工作协调性工作很多,推进起来不是很容易;政协有些同志工作伸不开手脚,怕越位、怕给政府部门添乱的心理依然存在;有的工作暂时还需要靠个人的影响力去协调推动。二是受机构编制和干部职数的限制,基层政协组织普遍面临人手紧张的问题,尤其是各县区尤为严重。随着政协民主协商、参政议政工作量的增加,很难满足工作需要。三是委员和专委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在审核委员资历条件时,对委员的专业性把握还需要突出出来,这样才能确保委员能力素质能够适应形势任务需要。另外,一些地方把年龄偏大、即将退休的干部调整到政协的岗位上来,给外界的感觉“政协是二线”或者当成“养老机构”,致使有些工作开展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此,希望省政协党组建议省委进一步完善各级党委政府推进落实协商民主工作的实施意见,规范工作流程和措施,把落实政协协商民主作为各级党委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各级政协组织在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关键的是要增强制度自信,着力强化政协委员和干部对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及自身角色认知,在解决“不想干”的问题上下功夫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曾刊发了《写给代表委员的九句话》,“九项请记得”,每一项都是对过去“两会”中存在的某种弊端现象的揭露,并直指这些不良风气和现象,郑重提醒代表委员,切记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不要做“僵尸代表”,不当“沉默委员”。从基层政协来看,只要荣誉、不尽责任义务的委员大有人在。政协干部中,图清闲不想干事的,也确实有之。我们感到,产生“不想干”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受过去传统思维定式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权力至上”扭曲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的影响,认为政协“说了不算”,是一个“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机构。另外,个别年龄偏大的政协干部不同程度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过渡两年、等退休”的想法,不想谋事干事。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对政协地位性质认识不清,对政协地位作用不够自信、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造成的。 

自信才能自立,这是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市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中深入开展“增强制度自信和角色认知,做合格政协人”的讨论活动,以此提升认识、凝聚共识。活动中力求做到“三个讲清楚”:一是讲清楚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二是讲清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讲清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自己的职责所在和作用如何发挥。近两年通过组织委员、干部参与各种考察培训、建立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座谈讨论、强化市县区工作互动等载体形式,政协委员和各参加单位履职热情空前高涨,履职尽责的自觉意识、主动意识明前增强。

三、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突出的是要夯实自身建设政治基础,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和强化两支队伍建设,在解决“不会干”的问题上下功夫

自身建设的力度和成效,决定着政协履行职能的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政协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强调政协委员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对照这些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新标准新要求,基层政协工作确实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我们市政协自身来看,我认为现在基层政协组织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会干”的问题。表现在政协组织上,为委员履职搭建的平台少,提供载体和形式也不够新颖,工作创新不够,机关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亟待提升;表现在委员身上,多数委员距离总书记关于“懂政协、善议政、会协商”的要求还有差距,履职意识、政策水平、履职能力还不强,有的不会说,不会写,说不准,说不到点子上,建言不到关键处。产生“不会干”问题主要原因:一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工作的重要论述领会不到位,还停留在提提议案、举举手的老套路上;二是对协商促进与政府促进的角色定位把握不准;三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方法不精准,履职水平和能力不高,致使工作效果不够理想。所以,解决“不会干”的问题,是我们基层政协适应形势,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打破过去固有思维,不断推进政协工作制度的创新、委员和干部队伍教育管理手段的创新,进一步规范履职行为,激发履职活力,强化履职保障。这一点,十二届省政协为我们市县两级政协带了个好头,做出了表率,在工作规则、常规管理、量化考核、两支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创新性举措。下一步,我们也要主动适应形势要求,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政协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切实加强政协履职能力建设。一是夯实履职的政治基础和思想根基。把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委要求,确保政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思想,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履职尽责的政治方向,增强发挥自身作用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二是狠抓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更加科学、规范、系统的会议组织、经常性工作、自身建设的制度体系,重新审议修订各类议事规则,完善常委、委员履职考核办法,建立主席联系常委、委员工作制度,修订各类活动工作细则、机关各项工作制度,让委员和干部履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推进政协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三是务实教育培训手段。把加强理论学习贯穿政协工作的全过程,作为提高思想认识、提升能力素质的基础工程,摆上重要位置,作为提升履职质量的重要手段,紧扣协商计划,把围绕议题的专门知识积累,作为议政建言的前置环节,做到年度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同时,锁定履职要求,大力创新委员培训载体,通过经常性学习,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时领会中央省市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确保能更好的把握履职重点,精准建言,精准献策。四是推进履职载体和手段创新。在协商形式、监督手段、提案督办方式,以及协商成果的运用等方面,研究新办法,探索新举措,不断丰富委员履职平台和沟通渠道,力争使政协工作影响力、传播力进一步增强。五是提升机关服务保障能力。我们去年在机关组织开展了以“自信起来、严起来、学起来、干起来、活起来”为主要内容的“机关建设年”活动;今年又开展了以“立即干、马上办、标准高、效果好”为主要内容的“效率提升年”活动,上上下下反响强烈,效果很好。下一步,我们要学习借鉴省政协的做法,开展“三新”大讨论,并以落实两级党组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为重点,深入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为政协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这次理论研讨会听了与会同志的发言,思想很受触动,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解、认识和领悟都很深刻,很多好的思考、见解和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以后我们多沟通。我们也将按照省政协这次理论研讨会的指导和要求,不断拓展视野和思维,创新工作举措,力求将政协工作做实做好,开启政协协商民主的新局面。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