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十三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大国工匠高凤林——一个普通焊工的不普通

2018-09-03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8月31日的全国政协“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双周协商座谈会上,“高凤林”这个名字被与会者反复提起。很多人觉得,他的经历用来阐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最合适不过。

高凤林很平凡。普通家庭出身,毕业于普通技校,从事最普通的焊工,他在一个单位勤勤恳恳工作了38年,车间不变,工种不变。以中国之大,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

高凤林很不凡。虽是焊工,却是制造火箭“心脏”的,我国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氢氧发动机喷管,都诞生于他手。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的秘书曾辗转找到他帮忙,为的是解决AMS-02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项目中遇到的制造难题。此前,这个项目国内外两拨“顶尖高手”都没有拿下,而他的创新设计方案经国际联盟总部评审,通过了。

不愧“大国工匠”!

航天事业与国家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中国航天蓝图从梦想变为现实,靠的是什么?

“人的质量决定产品质量。”这是高凤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任何先进设备,都是人的延伸,都需要人的控制,需要长期专注和投入,以追求产品及其内涵的实现,达到产品的最佳状态。

成长经历与改革开放同步的高凤林,并不符合现在人们对技校毕业生的刻板印象——“输在了起跑线上”。受工人职业光环吸引,又考虑到留京养家的生活现实,“好苗子”成为“文革”后第一批技校生。“78级现象”在他那一批技校生身上具有同样特质:基础扎实,苦练技能。

上世纪50年代劳动光荣、技术伟大的社会氛围中,工人技术比赛、技术比武活动兴起,高凤林正是在这种选拔和锻炼高技能人才的舞台中脱颖而出。他也被请到一个个技术难题现场,一次次的经验积累,技术能手成长为焊接专家。

他的徒弟马铁铮说:“我师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先从理论入手,把问题吃透了,然后再从技术上去琢磨。”从航天一院首任院长钱学森那代科学家起,就以理论和实践并重为圭臬,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谁也离不开谁。三十多年里,高凤林自己的经验结论也是: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做不到高端,反过来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走不了长远。

理论从学习中来。工作期间,高凤林完成了大专、本科学习,又自学取得了研究生学历。在航天一院1.8万余技能人员中,像高凤林这样“自主升级”的凤毛麟角。掌握理论知识、开阔视野和见识,是他的主动选择。

学而优则仕的定律并没有在高凤林身上重演。“企业有意不让他脱离一线岗位,让他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企业领导把他“摁”在这个岗位也经历了风险,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军品发展不景气时。但即便那时,“一套房子和两倍工资”也没挖走他。高凤林说:“我们的目标是把火箭、卫星送入太空,这不是钱能衡量的。”

也有人觉得,高凤林太过特殊,不具有典型意义。

以高凤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批授牌成立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里,高凤林是核心,一起群策群力的还有技能人才、研究人员、设计人员,“大师+团队”的辐射,实现了科学、技术与工程间的相互贯通。

技能劳动者从普通走到大师,的确一路艰难,大国工匠虽然具有稀缺性,可幸的是,技能劳动者队伍里,高凤林式的“大国工匠”不是孤例。新时代里,当“大国工匠”以成千上万的量级诞生之时,制造强国的目标就离我们不远了。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