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要闻

新时代 新高地——全国政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内地与港澳互利合作”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2018-07-30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擘画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蓝图”。同年10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列为“推动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香港是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澳门是国际化的城市,珠三角地区则是制造业重镇和新兴的科技创新阵地。依照设想,这里将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逾百位全国政协委员纷纷“点名”大湾区,为其未来出谋划策,指点江山。全国政协也期待着,“千呼万唤”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能为新时代大湾区经济腾飞带来无限可能。

7月27日上午,全国政协礼堂金厅,在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同志、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坐一起,围绕新的粤港澳合作和未来集思广益,共谋良策。

■多点发力,全方位推进深度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的崛起,将推动粤港澳合作进入新的模式。这是委员们提案建议中的观点,也是政经界的共识。

粤港澳合作至少已有40年历史。改革开放之初,借助香港、澳门的独特“窗口”优势,大批港澳资本和企业家涌入珠三角地区,以“三来一补”的方式投资建厂。这种方式也带动了台资、欧美资本的“登陆”。彼时,香港有资本、技术优势,而珠三角地区则有大量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港澳资本出钱、负责全球销售,珠三角出工人、出土地,这种合作方式被经济学者称为“前店后厂”,名噪一时。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就一直积极地参与珠三角地区的建设,大大促进了珠三角的城市发展。同时,香港的经济也受惠于珠三角迅速发展对各种服务的需求。

然而,随着全球经贸局势的调整以及中国内地经济的转型升级,上述经合模式遭遇巨大挑战。其主要的问题在于,随着综合成本的抬升,珠三角地区的“厂”渐渐丧失了成本优势;而广东、上海、江苏等地的经济腾飞,使得珠三角地区需要的“店”有多种渠道,而不必单独依赖“港澳窗口”。

2018年6月3日至15日,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围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内地与港澳互利合作”分两组赴港澳和广东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召开19场座谈会,走访5家港澳社团,考察广东省10余家科技园区、企业、口岸和单位,与90多位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常委、委员及港澳各界人士座谈,目的只有一个:破解粤港澳合作诸多困局,商讨大湾区崛起良方。

国际上,湾区一般指的是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先后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崛起。粤港澳大湾区要对接这三大国际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委员们认为,大湾区建设要发挥“一国”之利、“两制”之长,就要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寻求不同制度规则下的最大公约数,化“两制”的制度差异为制度优势。将大湾区建设作为深入推进“一国两制”的新实践、新平台,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解决港澳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实现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彰显“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和国际竞争力,为解决台湾问题产生政治上的示范效应。

“目前三地有期待有热情,也有不同愿望和需求。”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裘援平表示,为避免同质竞争、重复建设和“碎片化”,需统一领导、凝聚共识,把握方向、找准定位,重点谋划、相向而行,多做少说低调,稳妥引导舆论。

裘援平建议,应着重谋划一批有助于港澳融入大湾区的举措,在开创“一国两制”新局面方面释放积极讯息,争取更多“早期收获”,鼓励和调动港澳各界参与积极性,推动港澳与内地民心相通、齐心协力;重点研究如何给予港澳同胞更多“国民待遇”,切实促进人心回归及其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防范和化解风险方面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

■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要素高效流动

大湾区建设是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个法律制度”环境下实施的,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尤为重要。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安全便捷流动是大湾区建设重要的基础性环节。应以此为突破口,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大湾区资源要素跨境优化配置和相互组合。”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常委马有礼建议从体制机制方面破局入手,推动实现大湾区要素便捷高效流动。

马有礼表示,《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仍属出入境证件,应尽快立法确定其作为港澳居民在内地的法定身份证件,并纳入公民身份信息核查服务平台。同时,对港澳居民在内地就学、就业、社保、医疗、住房、设立公司及法律文书认受性等问题进行综合安排。他希望对呼声较高的民生问题要予以优先解决,比如:港澳居民乘坐高铁自助购票、取票、进站等;允许澳门、大湾区城市的救护车辆可直接出入境前往对方医院接载重症病人,以彰显人道关怀和“一国两制”优越性。

全国政协委员吴以环表示,深圳与香港、澳门在教育医疗领域的合作既有广度也有深度,为湾区教育医疗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她看来,香港与珠三角城市的合作是一个最好,而且毫无争议的命题。在这一背景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非常适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她建议,在大湾区合作中,深圳应叠加“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双重优势,更大程度释放健康中国战略红利。

今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常委蔡冠深发起并邀请近120多位来自粤港澳地区的政协委员联署提案,建议由国家级领导人来统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三地主管成立高层次的“统筹委员会”,得到各方热烈响应。

座谈会上,蔡冠深提出,应研究欧盟在不同政治体制及管治模式下逐步淡化各自不同进出口、出入境差异的经验,向香港的自由港管理模式靠拢,以便利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畅顺流动,最终达至无缝对接。

“在目前国际政治经贸形势严峻,保护主义日益增强之际,相关措施也应循先易后难、分批公布的方式推出。”蔡冠深说,他相信,有国家的坚强领导,有共振中华的民族意志,有“一国两制”和粤港澳三地各种优越条件,大湾区的成功已是势在必然。

对香港来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一方面会为香港提供新的发展动力,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另一方面,也给香港一个机会为国家总体的发展战略作出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卢伟国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为香港进一步繁荣稳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香港可发挥在科技创新、法律仲裁、建筑工程及检测认证等专业的优势,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把握好大湾区的发展机遇。他建议,大湾区城市应加强区内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创新科技的研发及应用,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尤其是促进电子身份认证和电子支付等系统的互联互通,以推动大湾区智慧城市集群式发展。

此外,香港的工程、法律等专业服务与外国接轨,专业人才储备丰富,香港已签署《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作出的仲裁裁决可以在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与执行。为此,卢伟国还呼吁推动香港成为处理“一带一路”相关合约争议的仲裁中心,这也有利于大湾区相关业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完善政策措施,让港澳青年成为新生力量

一份问卷调查显示,57.2%的青年不知道何为粤港澳大湾区,42.4%的青年表示不想离开香港,过半数受访者表示不会考虑前往大湾区发展。

此前,调研组在调研中了解到,港澳青年对大湾区建设缺乏了解、缺乏兴趣。究其原因,教育制度差异与宣传不足影响了湾区高校对港澳青年的吸引力。非学位课程的互认与职业资格的对接存在障碍,影响了两地人才的进一步流动。

在就业方面,各地制度不同且缺乏统一协调,社会保险与税收等制度障碍令部分港澳青年对大湾区就业“有热情但参与度不高”。即便是前来创业发展,港澳青年在资金、人脉、政策、投资领域与营商环境等方面也会遇到诸多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过去一年,内地加快提升了港人的国民待遇。但在学习、就业与创业方面仍有可改进的空间。”全国政协委员霍启刚表示,“大湾区建设已实质启动,港澳青年要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人才、资金、信息以及物流的有效流通,为国家战略发展注入新生力量。”霍启刚认为,针对港澳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把鼓励更多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学习和工作摆在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位置,研究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

委员们认为,基于港澳与内地制度的差异,特区居民在内地无法享有完整的公共服务“国民待遇”,部分专业资格在内地未得到认证,在内地经商或工作受到不同法律条例和门槛的限制。因此,全面推动专业资格互认,促进人才流通是当务之急。同时,还应鼓励更多政府部门与企业承认回乡证作为港澳居民于内地办理公务、商务时的身位证明文件,促进粤港澳三地政策、制度互通,方便港人在内地工作、置业、养老。长远而言,可继续探讨港澳居民申领内地身份证的可能性,从而提升港人的国民身份认同,共同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要从国家层面统筹实现澳门和内地湾区城市之间的就业、创业政策接轨和福利保障体系并轨,为澳门青年、尤其是在海外名校读书的澳门青年才俊参与大湾区建设增添动力并解决后顾之忧。”全国政协委员吴志良也认为,以港澳青年为重点,让他们在湾区融合发展中增强获得感和成就感,对发展“一国两制”、增进四个认同意义重大而深远。他建议,通过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可为“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和湾区建设储备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华的青年力量。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长远的战略,青年人起到主体作用。因此,要培养更多爱国爱港的青年人,增强他们的国情认识及身份认同。”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林健锋表示,中央及特区政府应继续大力支持官方及民间团体所举办的内地实习与交流活动,推动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发掘更多欢迎港澳青年的优质企业与院校,加强监察实习与交流活动的质素,甚至鼓励部分企业与院校考虑取录与聘用曾参与相关活动的港澳青年。以同龄人的交流合作带动,以向上流动的机会,去强化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让他们明白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与责任。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