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十三届全国政协其他专题

提振实体经济最不可缺少的是人才

2018-07-12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一撇一捺,轻松两笔写成一个“人”。这也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不缺少的生产要素。

改革开放伊始,伴随着中国诸多体制阻碍的破除,中国经济大踏步迈向高速发展阶段,“人”的作用部分停留在廉价劳动力的层面。

如今,改革开放已进入第40个年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不再追求高速增长、数量发展,而是注重高质量发展、效益发展。尤其近几年,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背景下,“人”的作用升华为“人才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智力支撑作用。

在此次全国政协召开的“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在主题发言中多次提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创新,而创新最关键的要素是创新型人才。

如何让人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过去12年来一直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的全国政协委员钱颖一认为,中国教育的优势是学生平均水平较高,突出弱点是拔尖人才少。学生们跨学科的知识薄弱,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短期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又影响了学生、教师、高校环境的健康发展。虽然大学培养了大量学生,却难以培养出拔尖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是新时代对人才作用的再次强调。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谈道,技能劳动者短缺、技能水平不高、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已经成为困扰制造业发展的三大难题。民进中央在《关于缓解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提案》中呼吁,改革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顶层设计,改革现行劳动人事制度,提高技能型劳动在一次分配中的比重,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土壤和尊重技能劳动者的社会氛围。

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束缚,这是全国政协常委杨伟民希望对科研人员寻求的“三种解放”。他认为我国创新的“土壤”不够肥沃,科研人才队伍匮乏。“举一个例子。在2016年北大、清华两校毕业生中,24%去搞金融,从事科研的只有11%。因为金融行业收入高,科研的收入低。”杨伟民说,创新要有人才,人才需要激励,而产权激励是最大的激励。搞科研和其他行业不同,要形成宽容失败和容忍亏损的创新文化,在科研领域不能单纯以成功论英雄。各地涌现的“千人计划”也是壮大我国科研人才队伍的良策,但要区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实践已经证明,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字写来简单,写好难。只有把人才队伍的作用发挥好,实体经济这趟运行中的列车才能行稳致远。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