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会议新闻

能否稳定脱贫?要听听“市场”的
——常委、委员由“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说开去

2018-06-26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凉山州喜德县阿吼村海拔近3000米,车子行驶一段距离,也许看不见牧羊人,但会看见成片的羊群散养山间。”2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的小组讨论时,陈晓华委员正为大家讲述着不久前在四川参加的调研即景。“要知道深度贫困地区大都是资源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但异地搬迁到山下的贫困群众,因为还没有成熟的产业支撑,有的还是会上山放牧,但这种传统生产方式在搬迁后肯定难以为继。”

发言的常委、委员,有的本身就来自深度贫困地区,有的在深度贫困地区进行过若干次调研,他们对深度贫困地区长期稳定脱贫问题有着深入思考和辨析。与陈晓华一样,要用创新的方式发展特色产业,搬出穷窝斩断穷根,当务之急要创新性开发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农业,这是现场的共识。

董新光常委来自“遥远”的新疆,那里的哈密瓜、红枣和核桃几乎是新疆的代名词,“新疆的特色农产品原来是卖得出,以后要着眼于卖得好。”董新光说,实现这个目标要进一步推动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增加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适度规模经营,在营销上做出特色是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重要途径。

对董新光的发言频频点头,“凉山人”达久木甲常委拿起话筒时对“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这句话尤为感慨。因为对于凉山州这样山高坡陡的高寒地区,小农户的农产品连“卖得出”还是问题,更别提“卖得好”了。

“深度贫困地区多在西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有的农产品丰收之后却运不出来,贱卖非常普遍。另外老百姓也不知道市场上需要什么,基本别人种什么我也种什么,跟风现象严重。因此农户的抗风险能力非常弱,市场上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影响到农民增收。”达久木甲呼吁,农业科技部门要帮助这些地区培育和布局优势农产品产业,既要宏观把握又要具体指导,不能让老百姓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一定要增强农户对接市场的意识。

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让特色产业顺应大市场,这也是霍学喜委员在现场意犹未尽的几分钟里表达的重要主题。因为在调研中,他发现产业开发在贫困地区缺乏创新性,产业类型比较单一雷同,县乡政府在产业开发中有的还在依赖政策推动,相应带来的问题是产业延伸和附加值增加的难题,“这种小体量扶贫产业由于一直在国家政策保护之下,对市场非常不敏感。我担心的是未来一旦扶持政策退出,这些产业是否有应对市场的能力,这也直接关系到地区贫困群众的持续稳定脱贫成果。”

霍学喜可以称得上是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对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要重视用科学的市场定位与政府作为之间寻找平衡点,特别要避免地方政府在实际工作中,不够重视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作用的发挥,盲目上项目的行为。“地方政府在扶贫工作中应该通过改革,将市场在扶贫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让政府行为更加顺应市场需求,毕竟扶贫成果最后还需市场去检验。”

“尽管市场对产业扶贫的成效起到关键作用,但让农户直接去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肯定有难度。”杨维刚常委非常赞同霍学喜的观点,但他认为并不是每一个小农户都有能力去了解市场。因此,杨维刚提出要把小农户变成产业链上的一环,在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下“抱团”提高抗风险能力。在杨维刚看来,农村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是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桥梁”,要对农业龙头企业等在土地流转承包、资金贷款等方面进行扶持,让这些龙头企业能“留得住”,这是贫困地区名特优农产品能够“卖得出”的基础。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