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五年成就回顾

夯实中国式商量的逻辑基点
——十二届全国政协围绕中心任务献计出力述评

2018-02-14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协商议政,交锋交融,同心同向!这是人民政协的使命。

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如何承担自己的使命?

毛泽东同志说过:“国家各方面的关系都要协商。”“我们政府的性格,你们也都摸熟了,是跟人民商量办事的”,“可以叫它是个商量政府”。

商量事儿,首先要有交集。中国式商量,是中国为世界民主政治做出重要贡献的成果,是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优势的一个具体体现。各政党、阶层、人民团体的代表坐下来商量的,也一定是国之大事,一定是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正是人民政协履职的逻辑基点。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

这些重要论述和部署,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3年3月1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大会。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会上强调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将政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部署,围绕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和协商议政,以务实的举措和成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使各项履职活动更加契合中心任务,更加符合决策需要,更加体现人民心声。

五年来,全国政协坚持议大事、抓大事,把围绕“十三五”规划制定实施建言献策作为工作主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选准切入角度,深度调研、重点攻关。

五年来,全国政协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任务,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努力出实招献良策。扭住全面深化改革精准建言,就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司法体制、国有企业、财税金融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等重点改革任务的推进和落实,提出针对性强的意见建议。围绕全面从严治党配合跟进,首次将党风廉政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为重点协商议题,把协商实践拓展到政治领域。

围绕中心把正方向不偏离

“五年减贫6千多万、年均减贫1300多万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脱贫攻坚的力度前所未有!”

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阿什老轨,品味着身边一点一滴的变化,见证了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京召开,两百多位全国政协常委、部分列席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共话十九大精神学习体会,共议新时代、新未来。

阿什老轨说,这种蹄疾步稳、精准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作风切合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心,是对我们党根本宗旨一以贯之的重申,期盼能给广大贫困地区带来更多实惠和更稳定持续的发展。

精准扶贫正是全国政协关注的重点。两个月前的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主题就是“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委员、常委们的发言,句句有力。

“要深入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并规范配置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效益和可持续性。”徐绍史委员说。

科学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面落实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要求”。田岚、姜伟新两位常委在联合发言中强调。

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完善医保救助兜底政策,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何维常委代表农工党中央发言时建议。

加强规划引领,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加快补齐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块短板”。陈锡文常委建议。

应进一步加强扶贫小额信贷管理,更好发挥金融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作用”“紧紧抓住残疾人精准脱贫的着力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帮扶”“完善贫困人口退出机制,强化动态管理,确保稳定脱贫”……一个一个观点在空中流淌,一颗一颗炽热的心越来越近。

这是继2016年召开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为主题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后,全国政协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精准扶贫。

这也正是五年来,全国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问题议政建言的具体体现。

五年来,全国政协瞄准经济社会重大问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发力,就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精准建言,持续输出“政协智慧”,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做出独特贡献。

聚焦靶心问题导向建实策

“头衔太多,产生学术浮躁”“科技人才市场失调,欠发达地区人才外流”“损坏了学科自身结构,破坏了学科平衡”……

2017年9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来自高校、科研单位的委员们,一边为国家科技进步而欣喜,一边为科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而忧虑。

创新驱动战略已成为国策。但如何全面实现创新驱动,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对此,委员们敢于提真问题,更善于提良策。“同一年龄段、同一层次的人才计划,一人应只获一次资助。对于重复获取资助的,要停止重复支持,把机会留给别人。”“对创新团队的评价指标,除了有整体的,还应有个人的。”“高校创新要从唯论文变为立体评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乎中国经济未来的关键之举,自然也是全国政协和委员们关注关心的大问题。

“我有一位亲戚,今年50出头,是邯钢职工,今年他和妻子都下岗了,两人工资有3000元左右。正处于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孩子要读书的年纪,日子过得非常紧。但他们没有一点怨言,相信组织、相信政府,相信眼前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非常乐观。2017年6月26日,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小组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原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董万才动情地说。

心有情,思有理。董万才常委建议,对于像邯钢、鞍钢这样曾对我国工业化有过重大贡献,现在面临去产能阵痛的企业应该给予一定的倾斜,特别是在职工下岗分流就业、再就业方面,要给予更为有力的支持。

如果说,中国经济改革是一首协奏曲,那么,“三去一降一补”就是最近几年弹好这首协奏曲的五根手指。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了新发展理念,部署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任务,打造“中国号”经济列车的新引擎。

本次常委会议的议题正是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事多,政协工作的节奏也成倍加速。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全国政协就集中政协优势资源,深入协商议政,就财税、金融、科技、司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以开放促改革等开展深入调研,连续召开6次专题协商座谈会,邀请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直接听取意见,推动建言献策成果的转化。2014年,全国政协全年25项重要协商活动和88项视察调研活动,大多都是紧扣重要改革问题展开,做到聚焦改革、建言改革、服务改革。

聚焦“十三五”规划制定调研议政。2015年,全国政协把为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作为服务大局的主攻方向。从当年4月开始集中3个月时间,连续开展56次视察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认真研究扩大消费需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制造业转型升级、化解产能过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品牌建设、建设主体功能区、促进就业创业、推动西部小康攻坚、西北地区治水、东北黑土地保护、“一带一路”沿线民族地区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湿地保护等重要问题。召开“围绕‘十三五’规划制定建言献策”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形成专题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全国政协继续组织委员围绕“十三五”规划制定,通过视察调研、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继续议政建言。

一次次观点交流、一次次思想碰撞,一个个共识逐渐形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在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上得到了生动展现。?

勠力同心政协就在人民身边

“全国有60多万各级政协委员,把他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并通过他们广泛团结和联系起更多群众,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更大力量。”

“要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以国家大局为重,以民生关切为念,深入界别群众和基层群众之中,多做雪中送炭、扶贫济困的工作,多做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的工作,自觉做党的政策宣传者、群众利益维护者、社会和谐促进者,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人民政协离自己很近。”

2016年3月3日,北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说。

“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人民政协离自己很近。”这是殷殷嘱托,也是十二届全国政协和委员们的真实写照。

2013年2月底,即将赴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时任浙江省政协主席的周国富,特意抽出时间去了一趟安吉县。

这个曾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城,让周国富放心不下。2012年冬至2013年春,浙江省遭到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全省林业生产受害面积2300.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2.5亿元。其中,仅安吉县竹林受害面积就达105万亩,林业直接经济损失6.46亿元。

他调研考察了安吉县竹博园、生态公益林和部分林业龙头企业,慰问了受灾农户。“我们要主动加强与财政、金融等部门沟通,争取支持,加快恢复生产。政协也会帮助协调,争取早日走出低谷,实现转型。”周国富的话,赢得了受灾企业员工、农户们的一阵掌声。

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但政协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凝聚共识,争取认识最大公约数,从而推动工作开展,就是其中重要方面。

五年来,全国政协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深入界别群众和基层群众,做了大量雪中送炭、扶贫济困和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的工作,让人民群众感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人民政协离自己很近。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对此感触颇深。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100块钱并不算多。但在残疾人那里,家里的米面酱油醋都够了”。张海迪在农村调研时,经常看到残疾人从内心流露出来的那种欣喜。

这份欣喜,来自于制度保障。2016年1月,国务院建立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正式开始实施。

这份欣喜,也与政协有关。张海迪回忆说,2015年全国政协“残疾人权益保障”双周座谈会,对这项制度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期间,需要做许许多多的工作。”张海迪说,作为委员,我们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五年来,全国政协贴近改善民生工作破解难题,抓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等民生领域重要问题咨政建言,努力增进人民福祉。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张震宇常委说,从这个角度,新的历史阶段为人民政协开辟了有所作为的新空间,在全党全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浪潮中,人民政协理应牢记使命担当,成为推动发展的一份子。

“同人民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这是人民政协的心声,也是人民政协的宣言!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