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最新统计,到去年底,登记注册的全国私营企业达到494.7万户,比上年增长15%,占全国企业总数57.4%。来自全国工商联截至2007年第二季度末的统计,现有非公有制经济会员超过174万个,占会员总数的82%。全国工商联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社团组织。如何将这个庞大群体的诉求下情上达,为国家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五年来,全国工商联围绕党和国家关心的重大问题、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工商联和行业商会自身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在调研成果转化方面采取了新的举措。
重点调研 领导挂帅
全国工商联“九大”以来,会领导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重点调研成果产生了积极影响。据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介绍,每年一度的重点调研课题是本会调研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领导均亲自部署并带队调研,每位带队领导都多次深入企业考察、参加专题座谈会,收集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如2003年的如何扩大民间投资、2004年的行业商会组织研究、2005年的新能源重大战略地位、2006年的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民营企业自主创新、2007年的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等重大调研课题。
通过企业考察、专题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召开专家论证会和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全国工商联获得了大量翔实的基础性资料,在全面把握上述方面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和有关政策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讨论和科学分析,撰写了多份综合调研报告。随后,全国工商联分别以政策建议、政协提案、调研专报、出版书籍等形式使调研成果得以有效利用,甚至有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呈送中央领导,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
例如,新能源重大战略地位调研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对推动国家能源战略实施产生了积极作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调研获得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中宣部曾为此安排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经营品牌 贵在创新
2003年,为使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民营经济,全国工商联提出了每年召开民营经济形势分析会和发布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的设想,并确定为今后全国工商联重要品牌之一。自2003年以来,全国工商联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召开专家组座谈会、走访有关部门,以数据为依据,详细分析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前景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连续召开了四次民营经济形势分析会,出版了四卷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间接推动了其政策环境的逐步改善。
另一项填补空白的调研是,全国工商联注重商会发展调研,组织各方面专家,在认真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连续两次出版了《中国商会发展报告》,填补了中国商会史的空白,对今后研究商会史以及行业商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五年中,全国工商联仍然继续经营全国工商联多年的品牌工程——全国私营企业抽样问卷调查。全国工商联与中央统战部等部门先后进行了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私营企业问卷调查,随着私营企业总量的增长,问卷发放规模逐步扩大,问卷设计和抽样方法有了新的改进,调查获得了大量丰富的基层资料,同时形成了一个长期合作的调研课题组,为今后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此外,全国工商联高度重视重要历史文献资料的研究整理。2003年,全国工商联以建会半个世纪为契机,编辑出版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50年概览》,内容涉及与工商联工作有关的重要历史文献,筹备阶段和历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文件、领导讲话、大会报告和章程等珍贵史料,同时也记载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联的发展历史,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工商联伴随共和国走过的50年历程。编辑出版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50年大事记》,全面反映了工商联50年历史进程的片断和缩影,是工商联广大会员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奋斗的真实记载,对社会了解工商联的过去,展望工商联的未来,有着很好的提示作用和重要的参考价值。(吴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