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视察调研工作动态
金秋丹桂飘香,江南处处美景。9月24日,千年“瓷都”景德镇沐浴在淡淡的雾气中,格外袅娜,就连公路两旁的青花瓷柱的路灯,都像是伫立在薄雾中的少女,婉转含羞。就在这样有韵味的一天,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赴江西考察团正式开始考察活动。
踏上千年“瓷都”的石板路,古窑依旧,八旬老艺人还在作坊里认真地操作着每个细节,委员们纷纷感慨,“瓷都”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就如同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古老瓷器一样,悠远而深长。
据景德镇市委书记徐爱民介绍,景德镇作为中国较早的传统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后也曾经历了转型的艰难时期。如今,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抓手,希望能再次助“瓷都”走向复兴之路。
虽然考察的时间并不长,介绍的场面也不很多,但委员们对于凝聚中华文化的千年“瓷都”依然是满怀深情,针对景德镇如何走向复兴之路,他们热情出招。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文明电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吕明华中肯地提出,景德镇的发展还是应该立足于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陶瓷业,而不要急于涉足于其他一些不具优势的高科技产业。他说,景德镇尤其应该着力培养陶瓷业方面属于自己的技术人才和艺术人才,将这些人才分散到世界各地,熟知各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艺术审美,并按此设计出更好的产品。吕明华说,让中华瓷器再次光大于世界,闭门造车是不能够完成使命的。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智富能源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梦熊将“瓷都”的复兴之路比作一架跑道上的飞机,“希望能插上金融的翅膀,开放观念,展翅翱翔。”刘梦熊建议,景德镇的陶瓷业发展可以借助香港的金融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必将会更有前途。
“景德镇是我一直很想来的地方,因为作为中国人,我很小就知道,中国的英文发音‘china’一词就来自这里,很多外国人是先知道景德镇的古称‘昌南’,先知道我们的瓷器,才了解中国的。老祖宗留下的中华文化太了不起了!”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汉生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嘉音的一席话博得了很多委员的共鸣。常年奔走于海峡两岸的李嘉音介绍,台北有条非常有名的瓷器街叫莺歌,每天有数不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去那里游览、洽谈业务,而景德镇相比于台北,在瓷器方面应该更有历史文化渊源,希望能建一条更有世界意义的瓷器街。
全国政协委员、豪德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再兴以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乐天陶社社长郑祎都是多年前就在景德镇投资兴业的港商,他们见证了景德镇这些年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于这一方热土,他们都是情深意切。王再兴赞扬,景德镇是个投资环境很好的地方,他的企业在这里如鱼得水、得到良好的发展,他会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来这里考察、投资。而自称“半个景德镇人”的郑祎则希望,景德镇能更加重视和发展与陶瓷相关的创意产业,支持年轻的艺术家发展创业,以便于更好地传承“瓷都”千年脉搏。
担任此次考察团团长的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九龙仓集团主席吴光正是第一次来到景德镇,他坦言,景德镇已经留给他“非常浪漫的印象”。吴光正认为,千年“瓷都”的复兴应该从品牌做起,而景德镇本身就是一张很重要的名片,无论是陶瓷业还是旅游业,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张名片。鉴于瓷器不仅离不开每家每户的生活,又和文化、时尚、高科技等各行各业息息相关,对于瓷都的发展,吴光正和诸位委员们一样,充满了期待。吴光正微笑着说:“打造好品牌,‘瓷都’景德镇就能成为世界陶瓷业的LV。”
句句真诚、字字中肯,委员们在景德镇的考察仅仅用了短暂的一天多时间,景德镇的古老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瓷都”的未来让他们充满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