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要闻

看病难看病贵如何破题——委员建议全民医保要逐步分渠道实现

2007-03-05来源:北京青年报 A- A+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高强为医保算细账 称目前实现“全民医保”还有难度———

  看病难看病贵如何破题

  看病难、看病贵……是多年来两会的热点,也是当今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它牵涉领域众多,构成因素复杂。因此对其分析、判断及改革方向众说纷纭。但业界逐渐形成的共识是:医疗保障体系将是解开难题的一把钥匙。

  也正是基于此,我们将“看病难、看病贵”系列报道的第一篇锁定在“全民医保”之上。
  我们看到,今年两会伊始,“全民医保”便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我们也看到,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到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再到2006年河南舞钢等地尝试“全民医保”的10多年里,国家已做出诸多努力。

  新华社电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高强4日表示,我国要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但需要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渠道,最终目标是实现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全国。

  高强是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小组讨论后,回答记者提问时作上述表示的。

  他说,目前要实现“全民医保”还有难度,因为各地、各方面的水平不同。比如,目前城镇职工年平均医保缴费为1100元,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每年平均缴纳50元。这些差距表明,全民医保要逐步、分渠道实现。

  高强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医疗保障、管理体制、药品改革、筹资等方面,不能轻易定改革方案。“我这次来参加政协会议,就是来倾听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去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成立。这个协调小组包括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十余个部委的成员。外界普遍认为,该小组有望在近期推出“医改新政”。

  但卫生部新闻办表示,医改方案出台还没有“时间表”。

  关键提问

  “广覆盖”应成基本医保发展目标

  针对全民医保问题,民革中央昨日提交了《关于深化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建议》。

  ■医保制度只能循序渐进

  记者:建立全民医保制度,有哪些步骤?

  民革中央: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只能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在近几年内,还应将“广覆盖”作为基本医疗保障的发展目标。

  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类型、有层次”的基本原则,逐步完善医疗保障管理体系。

  ■存在“因病致贫”及“因贫致病”等问题

  记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民革中央:当前,医疗费用上升速度超过经济发展的增速,医疗支出的增加超过群众的预期(特别是与工资收入或养老金等增速相比),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与群众预期和支出增加不成比例,医疗市场的不规范及存在于某些医院和医务人员中的腐败现象,造成群众的信任危机,以及“因病致贫”和“因贫致病”、困难人群中存在的支付医疗费用困难等等。

  ■医疗卫生改革与医保改革未同步

  记者: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民革中央: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医疗卫生改革和医药产业发展与医保改革未同步。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医药医疗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支撑能力和各方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形成矛盾。发展需要资金支撑,而长期困惑医院的资金来源渠道却未有变化;公共财政投入不足使医院筹集资金渠道只有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来获得盈余。
 ■应将不同收入人群纳入不同医保范围

  记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民革中央: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应将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纳入不同的医保范围,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采用财政扶持、民间捐助相结合的方式,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对低收入者降低医保理赔门槛,降低大量沉淀资金,提高报销比例,发挥医保“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同时还要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建立稳定的资金筹集渠道,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完善医疗救助方式和管理办法。

  现状扫描

  河南舞钢尝试全民医保惠及失地农民下岗职工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回应

  要建立医保信息平台

  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2007年1月30日,卫生部规财司综合处处长孟建国、信息中心技术处处长黄东祖、中国医药卫生基金事业发展部主任李明义考察了“舞钢模式”全民医保,对舞钢市的积极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

  孟建国说,舞钢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实施全民医保制度,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卫生部部长高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称赞舞钢全民医保为我国2010年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障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孟建国说,从长远考虑,卫生部门要建立一个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他希望舞钢能积极和大专院校、卫生经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携起手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全民医保制度,为我国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全民医保模式。

  郑州广州两地今年

  将推全民医保制度

  2007年1月,记者在今年河南省卫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郑州将实施全民医保,这一政策将惠及该市254万城镇居民。届时,凡是具有郑州城镇户籍,不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内的居民,主要包括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职工家属、转为城镇户籍的被征地农民、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无收入的孤寡老人、孤儿等,以及城区全日制在校大中专学生均可参保。

  两个月后的2007年3月2日,广东也传出消息,广州今年将推行全民医保。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方潮贵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可实现全民医保。广州正在研究相关方案,很快就会开始实施。”

  方潮贵告诉记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是个人出一部分钱,政府出一部分钱,以大病统筹为主,不设个人账户。

  52岁的河南舞钢市铁山村农民李爱莲,典型的失地农民,家里没有了土地,靠打零工生活,没有医疗保险。当听说市里启动新的医疗保障后,她毫不犹豫就给全家办理了参保手续,成为该市医疗保障系统的一员。随后发生的一切,让她坚信了自己的选择。她接受胆囊切除手术共花了1470多元,因参加了医保,政府给她报销了600多元的医疗费。在舞钢市,像李爱莲这样的失地农民享受到“全民医保”实惠的并非个例。从2006年7月1日开始,河南省舞钢市4万多名失地农民、下岗职工、无业人员、学生以及儿童,也享有医疗保险了。一个“低水平、全覆盖”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在舞钢市初步建立。

  舞钢是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全市32万人,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3.87亿元,在河南省108个县(市)经济发展排名第20位。作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从2006年3月起,舞钢市自筹资金1000万元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当年7月底,全市农民已有54105户、186149人参加,占农民总人数的89.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等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为解决失地农民、下岗职工等人群的医疗保障问题,舞钢市决定把这些人群纳入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即城镇所有已转为城镇户口的失地农民、下岗职工、无业人员以及学

  生、儿童,均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办法,参加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建立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

  舞钢市卫生局局长冶耀辉说,舞钢市32万人口中,能够享受新农合人口约22万,享受城镇医保人口约6万,当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在内的4万人能够享受到新医保后,就意味着实现了“全民医保”。舞钢市市长王新伟说,“计算上新农合和全民医保,舞钢财政一共投入1000万元,也就是占到财政收入的2%……全民医保,只要政府愿意主动承担,就不会无法实行。”

  根据舞钢市“全民医保”制度规定,参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每人每年只需交纳10元钱,政府为每人每年补贴40元。拿到就诊证后,每人每年可以在门诊享受12元的补助;在市内乡级卫生院住院的,花费超过101元就能享受相应补助;在舞钢市级医院住院的,花费超过401元可享受相应补助;在舞钢市外医院住院的,超过601元可享受相应补助。每个参加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员每年累计最高补助限额为1万元。

  截至2006年10月9日,该市失地农民、下岗职工等参保人数达34042人,参保率达85%,已有258名住院病人,出院71名,报销医疗费69249.98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的压力。

  ■据新华社

  众人支招

  巴德年委员建议

  建立城乡医保体系

  应成财政主要投向

  本报讯 “中央财政应该主要投向何方?我们主张中央财政主要投向建立健全覆盖全国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转。地方财政也应当主要投向医疗保障体系。”在昨天的政协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代表长期在医药战线上工作的9名院士委员做了如上发言。

  在谈到农村医保问题时,巴德年委员提到,某些省市政府已开始行动,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天津市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铺开,农民的年平均医疗保障金已达到130元。南京市已宣布全市所有居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巴德年建议,在我国建立起百分之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并逐年提高保障水平。

  巴德年委员还指出,当前卫生部的职权范围和权威性已经彻底今不如昔。“管人口的不管健康,管医的不管药,管城市医保的不管农村。”为此,巴德年建议下届政府设置“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统筹管理国家的人口与医药卫生事业。

  戴秀英委员建议

  无业者应纳入医保

  排除在外有失公平

  新华社电 “现在城镇医保目标人群只包括就业人员及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而绝大部分困难群众、相当一部分少年儿童和老人,以及最需要提供帮助的失业人员被排除在外,这有失公平。”宁夏医学院副院长戴秀英委员在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说。

  她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2005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3亿,仅占城镇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飞速上涨的医疗费用,成为众多城镇无医保人员的就医之痛。

  戴秀英说,现行医保制度设计及相关配套措施没有解决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行为的约束问题,以至于医疗服务费用仍无法控制。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住院医药费用普遍高于非参保人员。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