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大保护 大开放 高质量——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建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二)

2024-05-16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全国政协委员邓铭江:实施南水北调西线-西延工程 拓展国土空间发展新格局

案由: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5月颁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2年10月颁发《关于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要求:各省市区开展水网编制规划,为构建国家“大水网”提供规划依据。

目前“四横三纵”的国家水网主骨架已初步形成,就差南水北调西线“这一纵”。在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加快西线调水工程建设,其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建议:

一是加快建设南水北调西线-西延工程,突破西北“水三线”,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拓展国土空间发展新格局。

“水三线”区间年降雨量依次为400毫米、200毫米、50~100毫米,并横跨黄河-丝路-西域三大文化地理空间。因此“水三线”是半干旱、干旱与极度干旱区的梯度分界线,西北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线,人口经济与资源要素的特征分异线,共建“一带一路”的行动指导线,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国家安全线,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文化融生线。

以水资源梯度配置为先导,跨越“胡焕庸线”拓展国土发展空间,跨越“阳关线”振兴河西生态经济走廊,跨越“奇策线”提升水资源及环境承载能力。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模式,集“生态屏障、经济支撑、文化融生、深陆通道”四大功能于一体,构建国家生态经济枢纽区。

二是建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将西线-西延工程列入《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将“水三线”纳入《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

从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看,西北边疆经历了“往复控制型-置线定居型-开发建设型”历史沿革,新时代应转入“生态经济型”边疆建设新阶段,同时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人-地-环匹配状况看,西北地区民族文化多元,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战略通道。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交融不充分,并长期存在“五失”问题,即水-土、水-矿、水-生、水-沙、水-盐关系失衡失调。

从国家水网空间布局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出西缺。系统谋划国家战略与国家水网、西部大开发与西北水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与疆域水网,是中国水利发展的重大命题。将基于南水北调西线-西延工程的西北水网和疆域水网,统一纳入“国家大水网”规划布局,构建“江河-水网”体系,体现国家空间均衡发展意志,应当成为我们的理想和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梁勇:推动西部地区纺织产业集群现代化建设

案由: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高,带动就业能力强。保障14亿多人口规模的现代化进程,从解决就业和提高人均纤维消费量看,纺织工业必须有与之匹配的体量规模和供给体系,不能走“去工业化”道路。发挥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在我国基本建成纺织强国的基础上,推动西部地区纺织产业集群现代化建设,既有助于加快西部地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实现共同富裕,又有助于提升纺织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纺织工业力量。

建议:

一是支持西部地区重点产业集群率先建设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建议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依托行业协会筛选一批发展潜力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西部地区纺织产业集群,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指导和支持,跳出东部地区传统发展阶段和模式的“老路子”,对标国际纺织产业先进生产力,聚焦科技、时尚、绿色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二是支持西部地区产业集群高水平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挥东部地区援疆援藏等对口帮扶机制作用,推动东部地区产业集群与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建立全方位对接合作关系,推动产业组团式、链条式转移,形成跨区域协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模式,避免纺织产业“过早、过快、过多”向海外转移,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在相关科技创新项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方面,不断加大对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力度,不断提高产业集群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推动产业集群绿色发展。积极支持和引导西部地区加快建设高标准低碳环保产业集群。加大中央财政资金对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绿色低碳科技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协作,遴选部分产业集群作为绿色金融试点地区,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五是支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在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向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倾斜,加大对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财政支持力度,培育智慧产业集群,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六是支持产业集群品牌化发展。依托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三品”战略,支持举办专业展会、时装周、设计大赛等时尚文化交流活动,推进消费品牌、制造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支持企业提升产品设计研发水平,更好满足功能、时尚、绿色等升级消费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杜惠平:加强西部地区新兴职业就业服务 促进青年就业

案由: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各种新职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扩张和迭代升级,对适龄就业人口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以灵活就业方式进入的人员规模已达约2亿人。

与我国东、中部地区相比,在广泛开展新兴职业人才就业服务上,西部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如培训和考级评价体系覆盖待扩展、技能不足造成西部地区新职业就业难招工难并存、新职业就业创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促进新兴职业就业的指导力度不够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进程。

建议:

一是健全西部地区新兴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健全新兴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评价架构,全面覆盖国家人社部已公布职业技能认定标准的就业需求量大、求职者多的职业种类。搭建相应考务系统,新增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对应科目的鉴定题库建设,填补行业鉴定空白。调整区域培训机构自培自考方式,以考培分离、鉴培分离举措,增强技能等级证书含金量,使学员练就过硬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是重视新兴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发挥数字园区、互联网产业园、直播产业园等新兴产业企业集聚的资源优势,规划建设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孵化、引进相关培训机构,对软硬件设施建设给予更多支持。改善社会培训机构现有办学条件和基地办学环境,鼓励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引导职业院校设置新兴职业相关专业。鼓励职业院校面向多样化技能人才需求,错位开展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深化校企合作,将行业规范融入课程,组织学生到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实习,加强学生职业发展规划。鼓励技术过硬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专业教学,推动教材编辑、实操课程设计跟上企业需求,实现校企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做好院校专业设置和招生宣传,规范利益相关方权利义务,提升新兴职业就业创业社会认可度。

四是加大新兴职业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对新职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方式。加大对新兴职业培训、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和补贴份额。在用工企业与新兴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训机构、职业院校之间搭建桥梁,畅通企业招聘、学校招生、学员就业推荐等信息,支持企业在职职工参加技能等级提升培训。研究制定新兴职业劳动权益保护标准、劳动争议处理和保障制度,强化劳动权益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昝林森:进一步支持陕西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案由:

近年来,陕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作出的“五个扎实”“五项要求”“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等重要指示,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推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培育了苹果、猕猴桃、奶山羊等一批在国内有竞争力、在国际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探索出一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方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评价“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富有成效”“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并对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陕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潜力发挥仍有较大空间。特别是,陕西省南北狭长,地貌多样,纵跨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个气候带,分为黄土高原区、关中平原区、秦巴山区三大自然区,复杂的地貌条件和多样的气候类型,为各种生物及生态类型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具体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而言,虽然陕西大部分特色农业产业具备规模和品质方面优势,但由于陕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受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因素制约,农产品加工相对落后,大部分农产品以初级农产品或初加工产品形式流通销售,产业结构层次低、链条短,稳产保供基础和产业效益水平还须进一步提升。破解这种现状,还需要国家进一步支持加快陕西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西部大开发。

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乡村振兴局、林业和草原局在相关项目安排上优先布局、资源投放重点保障、政策措施倾斜支持,确保陕西重点帮扶县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赶上来。

二是建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产地冷藏保鲜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上进一步加大扶持,持续振兴特色产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培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提升陕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三是建议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部等国家部委进一步加强对杨凌示范区的支持和指导,加大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旱地农业创新发展、种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三区三高地一基地”建设,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刘以勤:支持四川打造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案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中西部开放水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成渝地区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四川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既是中央赋予四川推进高水平开放的使命任务,也是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务实之举。

目前,四川充分发挥市场规模巨大、绿色能源充沛、锂矿资源丰富等优势,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集群。一是依托丰富锂矿资源,四川积极打造世界级锂电产业链,培育出天齐锂业、盛新锂能、雅化集团等多家本土核心龙头企业,聚集相关上市公司、行业头部企业构成覆盖从矿产开发、基础材料技术加工、电池材料制造到电芯封装的全链条。二是基于清洁能源的绿色外贸产业。四川清洁能源资源富集,在全国发展绿色低碳外贸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绿色外贸产业链条趋于完备,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三是以成都为核心的服务贸易产业。成都全面落实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部署安排,高质量建设天府软件园数字服务出口、三国创意园国家文化出口、人力资源出口等国家级基地,聚集了四川92%的服务进出口总额。

尽管四川近年来开放型经济和外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产业链条完整度、区域经济带动力、国际市场影响力上与东部先发地区还有差距,在国家开放发展战略大局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急迫需要更多顶层谋划上的指导和政策资源上的倾斜。

建议:

一是支持四川锂电材料产业集聚发展。今年商务部已将四川锂电材料产业纳入全国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工作支持范围。建议在区域产业规划和项目部署等方面,推动更多锂电材料产业全链条上的项目、企业向四川集聚,进一步提高四川锂电材料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二是支持四川创建绿色外贸示范区。建议对四川绿色外贸产业园区和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信保支持、畅通国际物流、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出台差异化支持政策;对四川绿色低碳进出口产品所在行业,推动列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层面和国际谈判中,支持将水电纳入绿电范围。

三是支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议将成都纳入第二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支持建设更多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在开放型制度、模式、业态、促进体系和政策体系方面进一步出成果、出经验,指导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全国政协委员钟瑛:加快推进“东数西算” 实现东西部数据要素跨区域融通

案由:

2022年2月,“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这是当前数字经济时代一项超大规模的新基建,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当前,我国东西部地区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布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为突出:一是我国数据要素资源整体分布呈现“东部不足、西部过剩”的严重不平衡;二是我国数据要素资源跨区域流通融合机制发展不充分。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大市场是大势所趋,“东数西算”将通过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和应用的空间布局,缩小数字经济时代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有助于形成数据自由流通、按需配置、有效共享的全国性要素市场,并在西部地区打造新的数字经济增长极,形成以数据为纽带的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建议:

在国家层面,应当突破现有行政条块分割格局,强化统筹协调。包括:构建算力资源分级分类调度管理机制,有效解决算力资源结构性失衡问题;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启动算力需求测算和规划编制,启动面向“十四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的国土算力资源配置规划研究;统筹东西部地区能耗指标配置,推进配售电改革,建立跨省能耗指标交易机制。

在地方层面,应改进优化区域间数据中心能耗指标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省内能耗指标集约统筹和省际能耗指标互补交易相结合的调度管理机制;建立数据中心能耗指标“阶梯扶持”机制,在合理范围内放宽能耗指标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中心能耗评价指标体系和覆盖全社会数据中心的能耗动态监测调整机制,实现算力资源“腾笼换鸟”和优化布局。

在基础设施层面,应建立与“东数西算”相适配的“国家数网”体系。包括:探索建立电力网和数据网联动建设、协同运行新机制,鼓励各级电网公司以参股等方式实质性参与西部地区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优化改进电信基础骨干网布局,加大对西部大型数据中心集聚区的网络直联点建设扶持力度;推动建立三大运营商之间“三网互通”机制,建立企业数据中心直联网络准入机制,有效降低跨网跳转带来的网络时延问题。

在产业层面,应构建引导数据要素跨区域流通融合的有效机制。包括:鼓励产业界探索完善跨区域数据中心运行增值服务和产业培育机制,大力促进东西部地区加强国内数据中心市场合作,注重东西部算力供需精准对接;建立以“算力券”为核心的东西部跨区域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统筹结算分担机制,建立国家信息交换体系生态体系,形成“数据不见面、算法模型见面”的数据价值共享流通机制等。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