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政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实践|青稞守望者

2023-08-14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开栏的话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近年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要求,稳步实施“十四五”规划,在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为深入报道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拼搏奋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讲好西藏故事,人民政协报融媒体报道组赴西藏各地进行了深入采访。人民政协报从今日起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实践》栏目,陆续刊发有关报道。敬请关注。

格桑措姆和团队在青稞田里验收。 人民政协报记者 田福良 摄

8月的江孜县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举目远眺,碧空如洗,白云如簇,群山环绕,蓝天白云映衬之下,连片的青稞田青翠欲滴,一株株饱满的青稞穗昂着头,微风拂过,青稞麦浪滚滚,静静地传递着将要丰收的喜讯。

不远处的田埂上有一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来,他们戴着遮阳帽,一边捋着青稞穗一边热烈讨论着。走在最前面的一位戴眼镜的藏族女性就是江孜县政协委员,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格桑措姆。记者到江孜县采访的这天,正赶上她和团队来到藏改乡楚古村,准备对这里的青稞良种繁育基地进行验收。

在江孜县,格桑措姆的名字家喻户晓。在农牧民眼里,她就是青稞守望者,有了她和她的团队,收获就有了保障。

“小苍蝇”变成了农户们的知心朋友

青稞,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农作物,也是藏族百姓的主要食物。有藏族谚语说:“青稞的叶子是绿色的珊瑚,青稞的穗子是黄色的珍珠。”

日喀则是西藏青稞的主产区,青稞产量占到西藏青稞总产量的一半,素有“世界青稞之乡”的美名。而江孜县所在的年楚河河谷地带则是优质青稞的主产地。

作为土生土长的江孜藏族姑娘,格桑措姆对青稞有着深厚的感情。她在中国农业大学学的是农业资源环境专业,2007年毕业后,她放弃了其他收入更为优厚的工作回到家乡,进入江孜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圆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用科技助推西藏农业高质量发展。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有点“残酷”。格桑措姆的专业功底很扎实,但具体到青稞,她还是个“门外汉”。为此,她跟着前辈学习青稞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自己种植试验田。到了2013年,格桑措姆已经能够“出师”独立负责种植这块业务。她积极走村入户为农户送去免费的农业技术服务,比如推广青稞新品种,帮助播种、栽培等。

然而,新的困难又来了——农户们根本“不买账”。在农户们看来:这个姑娘如此年轻,她会懂种青稞?我们种了这么多年地,还用她一个小姑娘来指挥吗?

格桑措姆苦口婆心跟农户们说控制播种量、科学施肥、去除杂株等问题,经常不被理睬,有时还听到他们私下里嘀咕“这小苍蝇又来了,嗡嗡嗡,真烦啊!”

“热脸贴上冷屁股,心里自然觉得委屈。万事开头难,这个过程必须经历。”回忆起那段时光,格桑措姆嘴角仍然带着一丝倔强。

格桑措姆没有让自己“委屈”多久,因为她知道,农户们采用传统方法耕种很多年了,还没有尝到科技种地的甜头,那就用事实说话吧!

于是,这只“小苍蝇”天天往各个村子里跑,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她使出了一套“三管齐下”的办法——

首先是跟农户“比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嘛!她租上村里一块地,按科学方法播下青稞新品种,科学栽培,等丰收时比比谁的产量高、质量好。

其次是打“感情牌”。经常去找农户们唠家常,聊熟了之后,就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宣传党的农业政策和农业技术。比如播种量,农户们普遍认为每亩地播的种子越多产量越高,但是一块饼10个人吃刚好吃饱,20个人吃能吃饱吗?播种量过大,容易产生倒伏、籽粒不饱满等问题,投入大,产量还可能上不去。

最后,“以民为师”。农户们祖祖辈辈种青稞,经验丰富,土办法也可能是科学的办法,要虚心学习,做到好的“来者不拒”。比如“扎扭”——翻好地后先不要忙着播种,等20多天,地里的草长到大约5厘米时,再翻一次,然后播种。这样一来,已经长出的草就成了天然绿肥,播种后的杂草还会变少。

日复一日,这套办法见效了——这只“小苍蝇”不但不让人讨厌了,反而成了农户们的知心朋友、贴心专家。

“老师,你这脸怎么又黑了呀?”

“哎呀,这两天一直在田里跑,为了你们我都跑黑啦!”

“哈哈哈!”

……

每次进村,格桑措姆都能收获热情的问候,还有土豆、青稞酒等各种美食。有时在茶馆里喝茶,忽然有人上来说:“老师,我好像见过你。”

格桑措姆的电话也成了“咨询热线”,“平时每天几个电话很正常,赶到农忙时,手机每天都响个不停,有时候为了接电话,连饭都来不及吃。” 格桑措姆笑着说。

新品种产量让农户“吓了一跳”

对于青稞在西藏的历史,格桑措姆了如指掌。西藏和平解放前,青稞亩产不足200斤。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逐渐在西藏普及,青稞产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你看,我们这块地主要种植的是喜拉22,这种青稞产量高、抗倒伏,相比老品种平均亩产从700斤可以达到800斤,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田甚至可以达到1000斤!”格桑措姆介绍说,农户们看到这个数字不敢相信。“比如农户尼玛旦增家,在我们指导下种植喜拉22号,收获时经过称重亩产达到了1000斤,他惊讶得‘吓了一跳’,连说‘从来没有这么丰收过啊!’”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农业科技发展强劲,农业领域成为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典型。2022年,科技进步对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接近60%。据西藏自治区科技厅提供的数字,近年来,西藏已选育出藏青2000、藏青3000等7个青稞新品种,为西藏过去十年连续八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青稞增产给了格桑措姆更大的信心,农户们的信任则让她干劲十足。一年里她有200天时间深入农牧一线,还经常组织培训,扩大农业科技服务的覆盖面。

“在这方面我还要继续努力,特别是要向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原院长尼玛扎西学习,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田间地头,不但培育出16个适合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的青稞新品种,还与农牧民打成一片。这才是真正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格桑措姆虚心地表示。

2021年,格桑措姆成为江孜县政协委员,对她念兹在兹的青稞,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今年4月,格桑措姆参加江孜县政协以“红色文化教育、城市综合治理、学习先进典型、发挥政协力量”为主题的外出考察。通过学习四川省蒲江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地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她感到,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快在西藏发展现代农业,从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服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为主,从以技术为主线逐步转变为以产品为主线。这就意味着“农业技术服务要形式多样化、内容全程化,既搞好产前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资供应,又要搞好产中技术指导和产后加工、营销服务,通过服务链条延伸,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格桑措姆强调说。

日头渐烈,验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所谓良种繁育基地通俗地说就是“种子田”,田里的青稞收割后,不是当粮食,而是成为来年繁育的种子。种子田每亩价格比粮食平均高出一块多钱,要求自然也高不少,尤其是纯净度,不能有杂株和杂草。格桑措姆拿起青稞穗子仔细观察,就像看待自己最珍爱的宝贝。她希望这些宝贝,不仅卖到日喀则,还要卖到山南、那曲、昌都,甚至走出西藏……

一个多小时后验收结束了,结果很不错,但还是有少许杂株,格桑措姆给农户们布置了“作业”——清除杂株,一周后再来验收。欢声笑语不断传来,青稞飘香,丰收的喜庆图景、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正从他们的笑容里荡漾开来。而她这个青稞守望者是最满足、最幸福的……

(融媒体记者 谢颖 李木元 李京 刘佳政 徐康辉 汪凯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