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要闻

为人民讴歌 为时代明德——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

2019-03-06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发表讲话,委员们反响热烈,持续热议。

正本清源守正创新

“没想到5年了,总书记还记挂着我写的书。”3月5日下午,在文艺界别联组会上,熊召政委员讲述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联组讨论的情景,仍难掩激动。

熊召政回忆,5年前,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他创作的小说《张居正》。“总书记说,好的历史小说应该是教科书,能够把书写到这个地步,还是要下很大功夫的,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历史修养,“我当时觉得,这是对我莫大的鼓励。暗暗想着要力争在下一部作品中做得更好一点。”

如今,熊召政历时多年创作的《大金王朝》马上就要结稿,此次座谈会结束时,又被总书记问起。熊召政表示:“今年7月就要完稿。就像总书记所讲,我希望通过文学的形式,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呈现于当下,激发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担当,这是历史文学应当承担的责任。”

而令社科界郑秉文委员印象最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金句是:“文艺和社科领域的创作一定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

“对我们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所谓‘正本清源’,一定要记住我们研究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研究‘市场经济’过程中,首先要记住‘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这个限定词,这是研究市场经济时应该正本清源的地方。所谓‘守正创新’也存在着辩证关系,就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是指我们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牢记我们的国情和民意,但同时又千万不能忘了‘创新’二字。”郑秉文说。

永远同人民在一起

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对于这句话,王丽萍委员有深刻体会,由她编剧的《媳妇的美好时代》是中国首部走进非洲的电视剧,《生活启示录》也被翻译成阿拉伯语和斯瓦西里语再度走出国门,去年她的《国民大生活》又被翻译成蒙语走进蒙古国,这些作品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在王丽萍看来,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深入生活、扎根生活,这样才能创作出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同时,只有讲好外国人听得懂的中国故事,文艺作品“走出去”才会叫好又叫座。

“目前我正在为新创作的剧本到农村采访,去了很多乡村医院、诊所,也去了很多普通农民家庭,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鲜活和灵动,也因此激发了我的灵感。所以作者只有把自己投身到更加火热的生活中,才能吸取养分。”王丽萍说。

与王丽萍委员有同感,戚建波委员表示,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很激动也很受鼓舞:“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要深入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做的。”在戚建波委员看来,好的作品离不开生活,这些年他谱写了诸如《中国娃》、《开门红》、《常回家看看》等一批深受老百姓喜欢的歌曲,得益于他不断地深入生活、感知生活。“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才有接地气的作品。我经常告诫自己,老百姓喜欢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

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艺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这句话说到了很多委员的心里。

据徐里委员介绍,他所在中国美协以廖俊波、龚全珍、黄大年等先进人物为创作原型,组织全国42位美术名家,以群像式构图,创作了21幅大型组画,并推出“最美中国人”大型美术作品展,一经展出就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和美术界的广泛认可。

“艺术家应该积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选择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徐里表示。

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王建国委员这些年紧跟时代步伐,用镜头和影像记录时代变迁。由他担任总导演、总撰稿拍摄制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95周年历程的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从2016年首次播出到现在受众达3亿人次以上,超过当年央视黄金时间播出的纪录片最高收视率。

王建国表示,纪录片工作者不在拍摄纪录片,就在拍摄纪录片的路上,每一部纪录片的拍摄都要走过万水千山。目前,他正在拍摄的大型纪录片《长江之歌》,现在还有几个摄制组正沿着长江几条支流在采访拍摄,“我的多部纪录片采访制作周期都长达10年以上,其中付出的劳动和艰辛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我认为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出好作品。”王建国说。

反映现实关照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关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这句话引发多位委员共鸣。

最近一段时间,从《无问西东》到《我不是药神》,一批近现代题材的电影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也收获了优异的票房,但在庞大的电影大军中,这些电影显得“杯水车薪”。在尹力委员看来,虽然现实主义题材在电影创作中不断增多,但仍受困于资本束缚,出现了幽灵场、买票房现象。

当前,文艺作品中还存在一些逃避现实、远离现实的现象,有的跳不出一己悲欢,有的架空现实,热衷玄幻、穿越等受到了委员们的诟病。

“现实题材丰富多彩,让观众在两个小时内深刻感受,凝心聚力,成为同心圆,这是电影的使命。”尹力认为。

联组会上,多位委员提到最近大火的电影《流浪地球》,作家李掖平委员表示:“这部科幻题材电影,是立足于——生态环境、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现实、畅想未来的一个优秀作品,它同样是关注当下的。”

会议已经结束,委员们的讨论还没有结束,“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把时代的光彩和魅力表现出来,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委员们说。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