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为了乡村的蓝天碧水和净土——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与人居环境整治”专题调研综述

2018-08-31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题记: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千万别忘了农村这一主战场,千万别忘了农业面源这一重要污染源的防治,千万别忘了农民朋友对蓝天碧水净土的殷切期盼。”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

中国浩渺的诗词世界里,掩藏着中国古代的乡村,在各朝各代的诗人眼里,那是一个令人艳羡的所在,干净、淳朴、缥缈。随着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中国乡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始料未及的是,这些沧桑巨变也为农村带来了无法承受的“环境”之痛。

进入21世纪以来,污染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是近年来深受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三大战役之一,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

在这场污染攻坚战中,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农村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对我国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并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污染认识不到位、防治意识不强、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以及技术障碍多等原因,我国农村面源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7月23到27日,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在副主任吴晓青的带领下,先后赴河北、河南两省11个行政村,围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与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认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是污染防治短板中的短板,直接影响到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呼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千万别忘记农村这一主战场,千万别忘记农业面源这一重要污染的防治,千万别忘记农民朋友对蓝天碧水净土的殷切期盼。

■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正是夏粮收获的季节,中国北方的金黄田野里,一派热火朝天。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872万吨,虽比去年减产306万吨,下降2.2%,但全国夏粮仍获得较好收成,是历史几大高产年份之一。

丰收是好事,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严之尧委员在欣慰之余也有一丝隐忧,“连年来,化肥农药在稳定粮食生产上功不可没。但近年来,农村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秸秆和旧地膜污染的危害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农业主要面源污染源。”严之尧说,只有把这些主要面源污染物控制好,才能基本控制农村主要面源污染情况,打赢农村主战场上的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了充分了解农村整个面源污染的情况,奔赴河北、河南之前,调研组专门在北京召开情况介绍会,从“面”上听取了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到了河北、河南,冒着30多度处暑的高温,调研组又从“点”上调研了11个行政村、走访近20家农户,与村民、专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管理人员、村污水处理站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县乡干部等深入交流,实地听取意见,掌握基层实情。

从“点”和“面”上的综合情况而言,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扎实做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毫不懈怠。各地有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立以地方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相关专项工作方案,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试点,狠抓工作落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中,2017年,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全国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药使用量已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具体到调研组所到的河北和河南两省,据了解,两省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都已经连续实现负增长,农药化肥秸秆利用率都比过去明显提高。在乡村人居环境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污水治理率和农村改厕普及率都得到迅速提高,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

“但这些成效与改观,与打赢形势严峻的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率队调研的吴晓青用了“不容乐观”四个字形容此行的感受。

农业面源污染形成过程具有分散性、隐蔽性和随机性,潜伏期长,直接危害并不明显,再加上农村发展的需要,调研组发现一些地方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重点源、轻面源,重工业、轻农业,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没有把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真正摆上“三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部分地方工作“等、靠、要”思想严重。

调研进行的几天,正是今夏本地温度最高的时候。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污水处理站,污染出现在哪里,问题指向哪里,调研组就深入到哪里。一天下来,整个调研组所有成员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基层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理解也有不小差距,追求短期效应,缺乏系统深入细致的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一些地方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简单理解为‘城市化’,把本应‘田园化’的村庄进行了整齐划一的改造。”吴晓青说,表面的“美丽”之下,一些已建成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由于运行主体不清、技术选择不符合农村实际、缺乏运行资金和专业管理队伍等,很多设施建成后就扔在那里“晒太阳”。

此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污水垃圾治理、河道疏浚、改水改厕、村庄保洁和绿化等,因此整体统筹上显露的问题同样突出,“这些工作涉及部门多,投入多头,项目使用管理主体与项目建设投入主体不一致,导致政策要求不一、管理程序各异、环境监管力量薄弱、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工作整体推进。”严之尧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基层反映的问题之一,他认为,要“化零为整”发挥出政策合力,当务之急是要统筹谋划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政策知识体系,将各个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出来。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这些“地方重视不够、责任不实、统筹不力、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调研组建议,要推进“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有关部门要利用机构改革的契机,尽快明确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总则,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和实施主体。同时严格落实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督促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还旧账不欠新账

污染治理,离不开环保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在调研组所到的肥乡区辛安镇镇东贾北堡村,2017年开始实施的秸秆气化气炭联产农村清洁能源集中供暖项目引起了调研组的兴趣。

通过这个秸秆回收利用的供暖项目,彻底解决了当地农村户户烧煤冒烟的污染问题。调研组实地了解了村里的集中供暖、秸秆热解气化制热、秸秆碳存放等具体情况,认为该技术的推广对于解决北方农村冬季清洁能源取暖、减少散煤使用量、降低大气污染等,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技术层面上,有有益探索,但也有一些成本高成效低的技术项目“水土不服”。

在调研中,委员们看到的是,农业农村污染量大面广,与需要治理的污染相比,当前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还是严重不足。数据显示全国仍有78%的建制村没有污水处理设施,近30%的村没有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

而在已经设置了环保基础设置的村里,使用情况亦不容乐观。有委员在调研中特别留意污水处理的管道设置,发现有些纳污管道根本就没有铺设,“当摆设”、“晒太阳”的现象并不少见。

“其实也不是农村不愿意用这些环保设备,谁不愿意生活在一个更加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委员在调研中专门就这个问题与村里管理和维护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她发现,污染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有的村环境检测能力严重不足,无法准确得知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和达标情况,也就不知道污染治理的成效有多大,而有的村生物可降解地膜小规模示范刚刚开始,但成本高,产品性能和关键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们确实没有使用的积极性。

针对农村治污的技术问题,委员们认为,应组织一批领导和专家,集中精力系统深入研究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与人居环境整治问题,突破关键使用技术并予以推广,防止低水平的研发、试点和应用,组织开展环保技术推广使用的相关宣传和培训。

“农村环保技术必定需要适合农村特点,符合农民的心理。当前各地为了农民增收,扩大种植经济作物。但经济作物的化肥使用量是粮油作物的两倍,如何调和这样的矛盾?”北京食品药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晓玲委员提出,对果菜茶等经济作物,要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同时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统防统治,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

除了化肥农药,农村污水是调研组关注的另一关键问题。要知道全国农村全年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20%左右,剩下80%则是就地直接排放,对农村地下水和饮用水造成的直接污染,可想而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副所长孙承业委员,由于职业习惯,对污水处理问题格外留心。他发现,农村污水处理需要资金大,现在的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基本都是小规模低水平运行,“农村污水处理不积极,因为这件事投入大成本高,应该采用政府组织、专业企业牵头、农民参与的模式,推动建立农村污水、垃圾收集、转化、利用的网络体系。同时建议引入市场化运行体系,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和第三方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设施。”

此外,调研组提出要坚持系统研究、重点突破的原则,除了农药化肥和污水之外,积极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出台相关补贴政策,促进秸秆的全量化利用。在地膜污染上,要严格执行地膜新国家标准,推广“谁生产、谁回收”的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加快推进废旧地膜污染治理。

■多元投入换“净土碧水”

调研开始前的情况介绍中,有关部门提到过,由于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全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投入巨大,仅全面完成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一项就需投入3500亿元左右。

在地方,调研组听到的声音和了解到的情况,可谓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佐证。

“调研中基层同志们普遍反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但涉及的中央投资和地方配套资金亟待落实。”吴晓青介绍,据河北省测算,2020年要达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需投入资金约1000亿元,仅靠地方筹集和统筹资金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而河南省部分县农村垃圾清运处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仅此一项每年县级财政需投入近千万元,县级财政压力较大,运转体系极不稳定。

此外,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为公益性项目,投入大、效益低、建设时间长,当前建设和运营费用以财政补贴为主。

河南省总商会副会长宋丰强委员坦言,对中央财政资金“等、靠、要”不如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多种市场调节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同时建管并重,健全农村环保设施运行维护资金保障机制,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就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人居环境整治问题,调研组认为,财政资金的“真金白银”也应该担起责任,建立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建议比照全国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办法,建立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统筹整合机制。

“资金和技术是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人居环境整治的硬环境,在广大农村要彻底打赢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还需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要让农民们以为污染治理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要引导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农村污染防治中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范国强委员来自高校,常年教书育人的他倒是认为,通过对乡村生态环保意识的“唤醒”恰也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新的抓手。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