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员建言

骆沙鸣委员: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短板亟待补齐

2018-08-06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补齐心理健康服务短板也是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表现,也是人民群众最普遍、最关心、最直接的健康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但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大部分领域尚未开展心理健康。

我国心理健康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人群中老年期痴呆症患病率为5.56%,焦虑障碍患病例为4.98%,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为1.84%,我国失眠的群体大约有3亿人,心理障碍导致失眠的占很大一部分。然而截至2015年,我国精神科医生不足3万人,心理治疗师不足5000人,能够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的心理咨询师也不到3万人,心理咨询人才稀缺。

为此建议: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健康专业学科建设,大力支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本土化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强中医中药在心理障碍疾病治疗与康复研究应用。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要加紧培养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解决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短板和供需不对称的矛盾。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国民承受能力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布局和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收费标准。治疗费用纳入医保。力争3-5年内所有二级甲等医院以上都应该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治疗门诊室和治疗室。将心理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居民健康签约服务的内容,加强全科医生有关心理健康服务的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同时将基层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和能力作为医院的考核指标之一。

加强社区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全面提升基层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开通心理咨询免费热线电话,建立公民心理疏导机制,注意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提供长期的必要的援助和咨询指导与培训。设立心理辅导中心和规范化的心理工作室。强化社会风险的防范与预警,引导平和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开展“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整合社区的人才资源优势,将心理学专家,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引入精神病科医院,为病人提供心理治疗与咨询服务。在老人大学和社区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科普课程,预防为主,改变人们的认知评价体系和养成良好生活行为模式。

针对特定群体展开心理健康干预。如公务人员易产生心理亚健康,应抓紧出台《关于加强公务人员心理健康工作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公务员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档,建立定期公务员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将心理辅导应用于信访工作中。加强信访工作人员的心理辅导能力培训。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不稳定,应加强每个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和咨询室,在中小学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和心理宣泄室。

(作者骆沙鸣系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副主席)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全国政协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