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全国政协“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与发展”调研报道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9-2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9月21日,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与发展”调研组在雨中驱车3个小时,行驶150多公里,来到一座大山脚下,再沿着盘山路向山顶行驶,才到达此次调研的目的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黄洛瑶寨。

 

一块“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牌子首先引起了委员们的注意。县长吴永合是侗族人,他告诉大家,龙胜县里苗瑶侗壮汉等10多个民族世世代代团结和谐地居住在一起。是周恩来总理说,这里的各民族这样和谐共处,就叫“各族自治县”吧!所以龙胜县成为中国中南地区最早施行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

 

这里的人们爱惜生存环境。县长说,龙胜县400多条河流,严禁采砂、挖石、淘金等行为。习近平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山,保护好我们的水。正是这种保护生态的意识,使得生态旅游成为当地一项可观的收入。黄洛瑶寨共七八十户人家,年均纯收入达到500万元!委员们赞叹不已,也惊讶不已。

 

“看来这里实现精准扶贫是没问题的!那么除了旅游产业,戏剧文化在你们这个大盘子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刘德旺委员和特邀专家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李选生问到。

 

“戏剧文化在我们这起的作用可不小哩!这里旅游产业是和本地文化结合在一起的。看戏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委员们被请到一座富有当地风情的古朴木楼中,抬头,见木楼上挂着“黄洛戏台”的牌匾。小小的寨子,有一座大戏台!黄洛“有戏”!

 

侗族琵琶歌《郎才女貌侗家人》、侗歌《嘎九》、《嘎换段》,还有著名的侗戏《珠郎娘美》!《珠郎娘美》讲述的是封建时代侗乡男女青年渴望自由、勇于追求爱情和平等的故事,是侗族地区广为传唱的诗篇,也是当代侗族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在清末,它被改编成侗戏剧本,后来还曾以《秦娘美》的名字搬上了电影荧幕。2008年,《珠郎娘美》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目是由广南侗寨的群众来表演的,他们的身段、唱腔之美,真可以和专业演员们较量一番呢!连男扮女装、插科打诨的丑角儿都惟妙惟肖!

 

正演着,木构建筑的戏台屋顶上开始漏雨,接雨水的盆就放在委员们身边,而这一切都丝毫未能影响委员们调研的热情。“这也是侗戏的魅力所致。”委员们说。

 

委员们问到侗戏在当地的传承情况。县长说,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唱侗戏!尤其在婚嫁、春节这样的喜事、节庆期间,村民自发地集中到寨子的鼓楼里,连演几天。鼓楼平时是寨子集会、议事的重要场所,可见侗戏在寨子里的重要地位。演出的内容基本围绕着村民的生产、生活。如今很多演出都是村民自编自导的,所以这里的侗戏也是“与时俱进”!演珠朗的小伙子,在铁路上工作,每天能收入五六百元呢,寨子里演侗戏时,他都会回来演出。看到侗戏在龙胜县生生不息、有声有色地传承着,委员们很欣慰。

 

演出最后,来自普米族的歌唱家茸芭莘那委员也被当地群众热情地请上舞台。茸芭莘那说,此刻,有一首歌,最能表达我的心情,就是那首《天路》:“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看到当地少数民族戏剧得以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茸芭莘那欣慰之余心中更有一份敬意!她说,我也是人口较少民族中的一员,看到这里的发展,我想到了家乡怒江。党和政府把温暖送到这里,为我们铺就了一条吉祥之路,我们一定会越走越好!龙胜各族自治县,也会永如歌中所传唱的:“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