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党派工作

民建中央“加强经济合作推动长江经济带健康发展”调研报道
长江中游崛起武汉责无旁贷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5-04-2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在高山深谷一路的护佑下,长江穿越高峡平湖,通过三峡大坝,进入平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武汉——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这里万里长江迎来她最有力的助手——第一大支流汉江。

 

4月中旬,民建中央“加强经济合作推动长江经济带健康发展”调研组来到武汉,就长江中游地区发展如何与经济带整体战略对接开展实地调研。

 

调研组来到武汉的时间可谓正当其时。国家发展改革委16日刚刚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规划中提及的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共建等内容,也正是民建中央开展此次调研重点着力的关键点。

 

资料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了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31个市。在这片31.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居住着1.21亿人口,2014年GDP超过6万亿元,分别约占全国的3.3%、8.8%、8.8%。

 

当经济带遇上了城市群,作为中游经济体量最大、区位优势最显著的武汉,显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责无旁贷的发展责任。长江中游城市群能否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之后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第四极?武汉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引人瞩目。

 

经济带的关键在如何形成“带”,拧成一股绳;城市群的发展也离不开各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与调研组进行交流时,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贾耀斌介绍,此前几年,武汉、长沙、南昌包括此次未被列入的合肥四地,已在产业、交通、科技、文化、旅游、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签订了30多项部门合作协议,并率先在建筑业、招投标管理、资源技术、经济合作、区域信息共享等11个领域推进市场一体化。四市之间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机制保障,建立起包括常务副市长联席会议、四地发改部门协调机制和以政府各主管部门以具体项目为课题的联动机制,切实把合作的每项任务分解到位,落实到每个部门。

 

“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为加强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快发展,建立了具有实实在在举措和内容的合作机制,这为长江经济带及其他区域进行合作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借鉴。”率队调研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高度评价了武汉等地此前的探索。

 

滚滚长江东逝水,历史在古老的荆楚大地上演绎出绚丽多彩的故事。武汉三镇也经历了借清末洋务运动兴起,建国初期成为全国重要工业城市,到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落后于沿海地区,再到依托中部崛起战略重新杀回GDP全国前8的波折历程。2014年,武汉市GDP首次迈入万亿俱乐部,达到10069.48亿元,跃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3位,领衔中部各城市。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是中游龙头,应当成为引领中部城市群崛起的核心力量。”调研组成员、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认为,武汉市应当在大好机遇面前冷静思考研判,注重总结既有经验,把握好发展规律,重点在产业布局方面率先实现科学精准,力争在现有量的增长的基础上实现质的突破。

 

对调研组提出的意见建议,武汉市有关方面予以积极回应,详细介绍了下一步开展各项工作的具体打算,并就一些需要在区域乃至全国层面协同解决的问题表达了诉求。“希望能在国家层面加强对长江经济带相关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推动,成立高层次协调办事机构,共同研究明确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整体思路;加大对长江中游地区非工程项目的转移支付力度,共同治理和开发好长江。”

延伸阅读